宋俊杰
摘要苗族姊妹节是贵州省黔东南地区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活动闻名于世,于每年农历的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举行,地点主要集中在台江县的老屯和施洞。在节日中,很多具有苗族特色的活动相继呈现,如斗牛、盛装游行和吃“姊妹饭”等等,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节日中的部分民俗活动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文章通过对苗族姊妹节的历史,来源的描述以及对各种民俗活动的探究,简要提出对当今姊妹节民俗活动继承发展的看法。
关键词苗族姊妹节;民俗活动;发展现状
一、苗族“姊妹节”及其相关的民俗活动
1.苗族“姊妹节”的由来
苗族姊妹节,是“东方最古老的情人节”又被称为“姊妹饭节”,苗语叫"浓嘎良",“浓”意为吃,“嘎”意为饭,“良”意为了却姊妹心愿。关于苗族姊妹节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大多与一些当地的传说有关,而流传较为广泛的当属施洞的传说,因为有长达五百多行的《姊妹节歌》可供考证相传,有两个姨妈的子女,男的叫金丹,女的阿姣,他们俩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彼此产生了爱情,金丹一定要娶阿姣,阿姣也非嫁金丹不可,却遭到父母及族人的反对。阿姣的父母要让她嫁回舅家(旧时苗家习俗称还娘头)。阿姣不愿嫁回舅家,一定要嫁金丹;金丹也不愿娶别人,一直在等着阿姣。他们为了忠贞的爱情,天天都偷偷约会。因怕父母和寨老发现,他们俩相约在野外谈情说爱。每次,阿姣都用她装针线的竹篮偷偷地藏着饭带去给金丹吃。年复一年,经过一番磨难和顽强不屈的抗争,他俩终于结成了夫妻。于是便有了"姊妹饭"的典故,即苗语叫带给情人吃的食物为"藏饭",汉语意译为"姊妹"。后来,不知过了多少年,传说台江县施洞地区有八百个姑娘因找不到男朋友而嫁不出去;三丙大塘地方有八百个青年男子,也因找不到媳妇而打单身。老年人们想起了阿姣、金丹"姊妹饭"的典故,教姑娘们用阿姣、金丹的办法,把三丙大塘八百个青年男子邀请来吃"姊妹饭"。这样,人人都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一双双、一对对结成了眷属。从此以后,吃"姊妹饭"就演变成为以青年男女间挑选情侣为主要内容的节日活动,姊妹节也由此而来。
2.吃“姊妹饭”的习俗
吃“姊妹饭”是“姊妹节”必有的活动,“姊妹饭”的做法也是很有讲究的,在农历三月十三这一天,苗族各个村寨的姊妹们都上山去采摘“姊妹花”与“姊妹叶”,这花与叶就是当地所产的香木叶和细白花,苗族姊妹们将这些五彩缤纷的花草树叶碾磨成汁,之后加到糯米里一起蒸,蒸出来的米饭也是五颜六色的,而在当地也有吃了姊妹饭蚊子不叮人的说法。笔者在亲自参加苗族“姊妹节”时,也经常看到很多苗族的当地民众背了很多姊妹饭在篮子里,来送给参加“姊妹节”的外地游客吃,味道确实很香。而这姊妹饭不仅吃起来香,在节日中还有一份特殊的作用,如果一个小伙子看上了某位姑娘,就向女方讨姊妹饭。姑娘们在姊妹饭里包上不同的物品送给小伙子,就可以表达出不同的含义。倘若糯米饭里放着一对红筷,则表示姑娘愿意成双成对;如果只有一支,那是姑娘客气的暗示小伙子不要再单相思;放香椿芽表示姑娘愿意与后生成婚。苗语称椿芽为“娥”,其意思是“引”和“娶”,姑娘的意思是希望后生早日来迎娶;放棉花则暗示姑娘很思念后生。在苗语中称棉花为“忍”,与苗语“想念”同意,故借以暗示思念的情谊;倘若糯米饭上摆有辣椒葱蒜,知趣的小伙子就该转移目标了,因为这暗示以后不愿再来往或绝交;对待尚未成熟的爱情,姑娘们会摆上树叶或松针,暗示后生以后要回赠姑娘绣针和花线。得到这样的暗示,小伙子自然不会沮丧,谁都明白,红丝线最后将牵连起什么。
3.姊妹游行的故事
三月十五至十七日是节日的正式活动时间,也是苗族“姊妹节”的高潮,活动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施洞。在苗族,母亲以女儿的美为骄傲。女儿一生下来,母亲就开始为女儿刺绣华丽的衣服,年复一年,等到女儿长到十六岁,母亲就推出盛装的女儿参加姊妹节,即使不嫁人,也要亮出自家的美女以及多彩的盛装,而这一身盛装,要花上母亲十几年的工夫。所以,苗家以养女为骄傲,谁家养了一个美女,不仅本家自豪,而且全寨的人都引以为荣。在这一天,姑娘们都穿着华丽的衣服,佩戴着很多银饰,在当地观看像斗牛、吹芦笙还会亲自参与到跳木鼓舞的活动。而此时,姊妹饭也就派上了用场,男方开始向向女方索要姊妹饭,至于女方如何回应,那就天知地知了,而这也正是“姊妹节”真正有意义的地方。
二、苗族“姊妹节”部分民俗活动继承和发展现状
苗族姊妹节作为一种民俗、婚恋、社交方式,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对于苗族人来说,已经成为了不可缺少民俗文化,对于贵州来说,也已经成了具有象征意义的地域标志。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外地甚至外国游客慕名前往,就是为了感受一下原汁原味的民俗活动,也为了能够体验一次最古老的东方情怀。
当下,人民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娱乐的时间也增多了。笔者在台江参加“姊妹节”时,看到了各式各样的民俗活动,其中一些是自发举行的,一些活动则是由当地政府组织举办的。在老屯晚上所参加的篝火晚会便是自发的,虽然进行活动的场地以及各种设施都是当地政府提供的,但篝火晚会中当地民众所跳的舞,所唱的歌都是老一辈所传下来的,并没有受到任何限制。自由性很强,在这期间,苗族人民还会给游客送上自己酿的米酒,使游客们能感受到很淳朴的民风。
在“姊妹节”当天举行的盛装游行中,可以看到整个的队伍是由很多个不同的单位构成的,每一小部分前面都举着本单位的牌子,各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特色。这就属于是政府组织的民俗活动,因为苗族各寨都比较分散,而且也考虑到民俗活动能更好的继承,当地政府就将它们统一到一起,在一个时间段进行。当然,各个单位在游行活动中所能表现的内容有限,不一定能将自己的全部特色展现给游客看,但就形式而言,这的确是当地政府在继承优秀民俗活动上所做出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而且,从游客角度来看,也能更加直观的领略到苗族的“姊妹节”所带来的魅力。相比来说,笔者在施洞观看的民歌比赛效果却并不是很理想。民歌比赛主要来源于一个名叫“游方”的活动,是指如果有本寨的男子看上了别寨的女子,便会叫上几个朋友状着胆子一起去女子所在的寨子唱歌,以达到吸引女子的目的。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通信越来越方便,“游方”活动便不再流行,或许是为了将这一民俗活动传承下来,也或许是为了让游客或学者欣赏到当地的民歌,政府或民间组织便举行了比赛性质的民歌演唱活动。然而,就笔者在现场看到的情况却并不尽人意,一方面,歌手演唱的大多都是游客所熟知的一些歌曲,即经过当代作曲家创作出来的歌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歌。绝大多数游客都是本着能听到原汁原味的“游方”活动中的歌曲而去观看欣赏的,所以效果不是很好。另一方面,活动以比赛的性质举行,多少让一些游客觉得乏味,大部分游客无论是在电视上或者其他场所都观看过各种各样的比赛,而且在专业水准上大多都比施洞的民歌比赛高一些,就技术上而言,可能不能达到游客们所满意的要求。
更好地传承下去
面对如此有民族魅力的民俗活动,努力将其继承下去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而这也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在此,提出笔者的几点个人的看法。
(1)将部分民俗活动深入到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不仅仅只在特定的时间进行,如上文提到“踩鼓”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这样能够让群众随时随地接触到自己的文化,不断的传承下去。
(2)在民间发掘调查关于苗族“姊妹节”各种历史以及传说,并出书或永久保存,通过媒体宣传,加强人民群众对“姊妹节”文化的了解。
(3)走访民间艺人,记录关于苗族“姊妹节”的各种艺术文化,包括音乐、刺绣以及服饰等等。
参考文献:
[1]余洋,田正文.走进苗族“姊妹节”[M].照相机,2007(8).
[2]吴若峰.姊妹节—五彩饭里的狂欢[M].旅游,2008(8).
[3]姜燕.贵州施洞苗族“姊妹节”中的“踩鼓”考察与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