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得源头活水来”

2012-04-29 00:44:03陈玲萍
考试周刊 2012年28期
关键词:大语文特写班级

陈玲萍

摘要: 语文学习的内涵和外延相等。在“大语文观”的教学思想影响下,中学语文正尝试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语文教师可以在学校开展综合实践的背景下,及时发现并整合语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结合社会体验学语文,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发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

关键词: 大语文实践成果体验学习主体性

“大语文教育”这个概念,是由已故的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提出的,是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使课堂语文教学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各方面语文能力结合起来,让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综合实践就是“大语文观”的极佳体现方式。它通过学生自己组织,打破课堂常规,以学生的兴趣、需要、能力为基础,以走进社会、体验学习、课堂讨论、查阅资料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使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有效。

机缘巧合,在学校大力开展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相结合的背景下,我做了以下的尝试,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语文学习》的封面上印着这样一句话:“语文学习的内涵和外延相等。”生活中,时时处处皆语文。从“大语文观”的角度来看,光以语文课本为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语文不但要从课本中学,还要从报纸杂志中学,让学生的知识和体验丰富起来。由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涌现出许多可以利用的语文教学资源。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好这些资源,不仅可以将课堂知识进一步深化,还能让学生自发感兴趣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综合实践的背景下,我设计了这么一堂特殊的语文课,学习的内容是编写班级简报。40分钟内,学生在班长和课代表的带领下组成团队,分别负责拟写报头和栏目名称,校内外新闻简讯,班级优秀习作,班级好人好事、学习楷模的宣传介绍及编辑和美工工作。与以往学写新闻、活动标语时学生的才思枯竭、抓耳挠腮不同,这次的活动进行得很顺利。10分钟内分好团队,分工明确,20分钟时已按大致版面栏目列好大纲。学生三五个一群编写各种材料,到下课时间,只剩下最后的抄滕工作因为需要书法特长生来完成而延误,可以说是出色地完成了这次学习任务。

拿到这份班级简报,我的雀跃程度不亚于学生。简报被学生命名为《羊山清风》,据说理由一是羊山对应齐贤这方沃土,“清”也跟我们7班谐音;二是寓意咱们班清爽的新气象;三是寓意青春期的同学们焕发活力,如清风拂过校园。报纸共四个版面,第一版设定为“班级大事记”和“百舸争流”,分别介绍班级中近一月中发生的大事,最近学习和团队活动中所取得的各项成绩,优秀同学介绍学习经验等。第二版设定为“真我风采”,一整版收录的都是学生的优秀作文,在编辑的巧妙剪辑下,登上了6篇习作。第三版是“班级风向标”,介绍一位本月表现突出的学生,剩余版面中设置了一个“红白榜”,分别表扬了班级中负责人的班委和好人好事,也含蓄地指出了班级中存在的不足。第四版是“知天下”,分别编入了国际、国内重大新闻简讯,学校本月的新闻动态。

整个活动过程计划周密,组织有序,在各个版块的内容采用上,学生采用了不少方式与方法,有从报纸上圈画出重点新闻再编写成简讯的,有把学生中发生的大事,如运动会传捷报编写成新闻的,有整理班级各种资料的,有收集高分作文再择取优秀者进行编辑排版的,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班级风向标”栏目,学生居然以班级中成绩进步最快的蒋同学为对象写了一篇人物特写,足有1400多字,这对平时以600字为标准作文的学生来说很是不可思议,而且是在30分钟内四个同学一起努力完成的。纵观这次活动,真是“天光云影共徘徊”,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学习热情、合作体验深刻感染到了我。

《羊山清风》的诞生,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结果,是这批八年级学生第一次把写新闻、拟名称、写特写、编短讯等学科知识用到了实践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而这一次成功的试验,正是我从学校的一次综合实践中汲取的灵感,生活即是“大语文”。

二、综合实践——“大语文”的源头活水。

在目前“大语文观”的背景下,“跳出课堂学语文”已经成为了许多语文老师的主张,也就是想方设法将生活作为课堂的延伸,使学生在“用语文”中“学语文”。随着学生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教师如果能在综合实践中精心组织设计,穿插相关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语文,就能汲取真正有营养的源头活水,真正实现以“外延”带动“内涵”。

2012年4月,学校举办了“走进社区,感受幸福”的活动,带领八年级600多位同学走进了兴浦社区,并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八年级七班同学的活动任务是帮助兴浦社区编写社区小报《兴浦新风》,跟随社区办公室的王主任一起工作。

在编写社区简报的过程中,学生经受了各种考验:拟栏目名称,编辑国内外重大新闻,根据王主任提供的材料对一位十几年如一日为社区保洁服务的老人写人物特写,从网络上摘取春耕工作要点加以编辑分类等。一开始学生的热情高涨,可很快发现了工作中的问题:写新闻错误百出,人物特写根本不会,编辑新闻摸不到要点。随着工作的深入,我和王主任一起参与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结合八年级上册中《新闻两则》的写法,我又一次帮学生复习了写新闻的要点,并对记叙事件的六要素加以重申,并针对人物特写,辅导了抓情景片段和描写渲染的写法。同时,社区办公室干事还拿来了四月份的《绍兴县报》供学生参考。我们还安排了四个同学跟王主任学习编辑报头、栏目,并让美术课代表负责报纸的美工工作。一天下来,学生由开始的热情转入困惑,又重涨热情积极合作,临走前,基本完成了《兴浦新风》,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表现也获得了社区办公室的一致好评。

在综合实践活动小结中,不少同学表示对这次活动的印象深刻。

金同学在总结中写道:“以前对新闻的印象,总无非是课堂上教过的标题、导语、主体和结语,却没想到各个部分都起到了什么作用。这次我对照县报上《创洁净家园建美丽齐贤》的新闻,拟写兴浦社区的环境治理情况的新闻,写下来,我才真正体会到了,新闻的标题还是写对偶句好,朗朗上口,新闻的第一段必须介绍完整件事情,使没时间读报的人可以通过浏览了解大致新闻动向。在写新闻主体部分时,还必须以记叙的表达方式为主,像我以前那种写作文描写兼议论的方式是万万不能用的。”

负责编辑国内四月新闻热点的韩同学总结道:“一分到任务我就傻眼了,平时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我哪知道什么新闻热点啊,不过想到万事不懂问百度的原则,我就进行了一番网络搜索,结果更让我头晕,网上新闻多是多,但都很长,四月份发生的这么多事怎么浓缩到看似只能容纳600字左右的版面上去呢?还好有老师的辅导,我就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个要素来筛选,总算把14则新闻要点浓缩成了,一排版,整齐漂亮,一目了然。哎,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啊,以前学新闻、学记叙,到这一刻才知道它们的真正用处啊。”

为社区好人张爷爷写特写的语文课代表刘同学总结时一脸自豪:“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人物特写,王主任提出来的时候,我还以为就像咱们写作文一样写写人物的事迹,然后议论抒情,结果提纲一打就被老师否决了,真是积极性大大受挫。后来我看了《蓝色鉴湖》中不少类似的文章,也看了《兴浦新风》前一期中写社区水电工的文章,才看出一点门路来,特写不同于写文章,它必须是真实的事实,还要选取生活中真实的镜头进行描写,不能像简讯那样干巴巴的,可以用一些比喻句啊,对称句啊,议论要论到点子上,抒情基本不需要。这一次我学到的可比上新闻课时多多了,可谓受益匪浅啊!”

学生的各种感受更是引发了我的思考,尽管在语文课上我费尽心思备课,教学生如何写新闻,如何记叙,如何描写,但因为脱离生活实际,未免枯燥乏味,部分学生甚至提不起劲学语文,“语文课都学些什么啊,尽是些应付考试的”,却忽略了真正的生活才是“语文”的源头,我们教学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生活实际的提炼,即“语文学习的内涵和外延相等”,也就是要树立“大语文观”的教育理念。

这一次实践经验在课堂上的运用也让我领会到,综合实践活动与“大语文观”的有机结合也有其必然性:首先,综合实践活动是跨学科的社会实践,强调课程的综合性,而语文正是综合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其次,综合实践活动讲究“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跟语文的学习是不谋而合的,因为语文能力不是靠老师教的,而是靠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实践中领会的;最后,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与语文教学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读书、自己作文的能力相一致。因此,综合实践正是那“一潭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地滋养了语文课堂,才有了上述课堂上的“百花齐放”。

猜你喜欢
大语文特写班级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从特写到长镜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10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电视新闻特写的采访与写作研究
新闻传播(2018年2期)2018-12-07 00:55:50
特写
能源(2017年12期)2018-01-31 01:42:59
利用小农场 开展大语文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
“大语文”观下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考试周刊(2016年78期)2016-10-12 13:00:16
“大语文”视野下的阅读培养方式探究
班级被扣分后
中国火炬(2013年5期)2013-07-25 09: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