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学生就是一种慈善

2012-04-29 08:53陈燕
慈善 2012年3期
关键词:有度陶行知教育者

陈燕

慈善,不在于你捐多少钱,关键是你的心,你是否真心实意、心甘情愿。慈善不应设指令性指标,应是力所能及;慈善不应是给别人的一种施舍,强加给接受者某种附加条件,比如你必须怎样,不然我取消给你的施舍。作为老师,我认为关爱学生就是一种慈善。

用爱的阳光照亮学生的心

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的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教育者心中的阳光,就是爱心。有了爱心,面对学生才能多些赞扬和理解,少些批评和不满。爱学生,就要爱所有的学生。一个没有爱心的教育者,不可能使学生心里充满爱,也不可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爱,是一条无形的纽带,是连通老师和学生心灵的桥梁。陶行知先生的墓前牌坊写着四个大字——爱满天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的真谛。他爱每一个学生。有谚语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作为一名师德高尚的教师,应该把爱的种子播撒到每个学生的心田。部分教师崇信“棍棒教育”理论,相信“打是亲,骂是爱”、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教育信条,这种行为的直接后果是使学生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出现焦虑、恐惧、嫉妒和反社会心理等,甚至出于一种情绪的转移会把“心中的怨愤”发泄到其他对象上,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这也是严重违背教师道德的。

爱而有度,爱而有则

老师的爱与母亲的爱是不同的,孩子可以在母亲面前“任性”,在老师面前却不行,这就说明老师的爱具有一定的原则性。教师的爱是一种教育的爱,不能溺爱学生。应该爱而有度,爱而有则。不能过度偏袒自己的学生,为他们的种种错误行为找借口,而应该帮助他们分析原因,以自己的耐心、爱心去教育他们。爱学生更不能越俎代庖,是学生的事情应该交给学生自己去处理,给他们充分的信任,教师毕竟不能一生一世、每时每刻地陪伴着他们,照顾着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教育者有教育者的生活,学生也有属于学生的生活。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人,班级应该交给学生去管理。教育者不能因为爱而剥夺学生的权利。我们班曾经出现过一个患有抑郁症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必然得到老师比较多的关注和关爱,但是对于这种学生的爱绝不能上升到纵容。有一次,这名同学在没有请假的情况下离开教室,两节多课没有参加,直到中午都没有找到他,老师非常着急,家长也来到了学校,气氛很紧张。在经过了漫长的寻找后,此学生自己回到了教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并不能因为他特殊而过分的纵容,如果爱他,就采用正当手段教会他如何做人。最后,他认识到了错误。该同学在老师的细心关怀下,很顺利地考上了一所好学校。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以爱施教、如何去爱,永远是教育者应该探讨的课题,也是师德高尚的一个重要体现。

(本文作者系四川省成都市十七中教师)

猜你喜欢
有度陶行知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松弛
用而有度 简洁高效——小学数学教学中课件合理使用策略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书香润泽心田阅读点亮人生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还学生一个“有度”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