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建设研发中心城市的可行性分析

2012-04-29 00:44黄珂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年3期
关键词: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指标体系

摘要:文章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将南京与同类别城市进行比较,剖析了南京建设研发中心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因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南京建设研发中心城市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南京加快研發中心城市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研发中心城市;指标体系;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04-0011-03

在国内外研发资源的不断集聚下,一种新的空间形态开始出现,即具有强烈的产业创新和研发功能且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城市和区域,如纽约、硅谷、底特律、班加罗尔等。这些城市和区域在经济发展动力上以产业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研发推动创新,而创新又反过来大大推动了产业的进步和升级,一般将这类区域称为国际产业研发中心或者研发中心城市。

建立各种研发和创新中心城市是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南京作为我国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科教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区位优势突出,通过研发城的建设将有助于推动南京的企业由劳动力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的生产环节向智力密集型的研发和管理环节升级,从而缓解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衍生压力,保证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发展。

一、建立指标体系

本文采用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并参考产业研发和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相关评价指标的研究,从经济政策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相关产业环境、产业研发投入、产业研发产出和产业发展潜力等方面尝试建立相对全面的指标体系。表1列出了具体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

二、选取样本数据

样本城市选取国家发改委两批公布的17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除烟台以外,烟台统计数据缺乏)及北京和上海,这些城市都逐步形成了以政策环境、技术服务、人才支撑、科技管理和技术创新五大体系为支撑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具有打造研发城市的基本条件。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相关城市的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

三、综合评价

(一)综合实力评价

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二级指标的判断矩阵,按1-9标度法对二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标示,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和积法计算二级指标层权重,通过二级指标取值与权重相乘加总求和,各城市研发城建设环境综合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南京研发城建设环境综合排名第六,次于北京、深圳、上海、苏州和广州,是有必要也是有可能建设研发城的。

(二)制约因素分析

将同层次城市的二级指标进行排名,南京教育发展水平得分排名第一;经济政策环境、产业研发投入、产业研发产出和产业发展潜力得分排名均为第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得分排名第三;基础设施环境得分排名第四。从二级指标排名可以看出,同层次城市中南京基础设施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且产业研发投入具体指标相对较低。将这三方面因素进一步进行因子层面分析,得出制约南京建设研发中心城市在具体指标层面的主要因素如下:

1.基础设施环境薄弱。基础设施环境是跨国公司研发中心选址,建设研发城的基础因素。从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看出,南京基础设施环境得分偏低主要由于城市信息化程度得分较低,2008年南京人均邮电业务量仅为1161.77元/人,在同层次排名第五,仅为长沙的1/2;南京万人移动电话用户数8632户/万人,仅为苏州的3/4。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弱。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是建设研发城的重要产业环境因素。从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看出,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得分偏低主要表现在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和增加值较低、高新技术出口创汇不足等方面。2008年南京高新区企业数232家,在同层次城市中排名第五,仅为西安的1/16;南京高新区企业工业增加值276.8亿元,在五个对比城市中排名第四,仅为西安的1/2;高新区企业出口创汇72.6亿元,仅为苏州的1/3。

3.产业研发投入偏低。产业研发投入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进步水平的关键指标。对比同层次城市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南京产业研发投入得分偏低主要表现在R&D经费支出这个方面。2008年南京R&D经费支出93.62亿,在同层次城市中排名第四,仅为苏州的3/4。

四、对策与建议

从上述指标体系的分析可以看出,南京具备了建设研发城的基本条件,但与国内外发展态势良好的研发城相比,南京仍在一定的差距,研发环境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是政府楔入全力推进研发城建设的好时机。

(一)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创新环境

与南京、苏州、无锡、郑州和西安五个同类城市相比,南京的基础设施得分评价最低,城市信息化水平尤其亟需提高。近期需要做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对于邮电业务量不高的情况,要对邮政事业进行适当的战略调整,增加现代化设备,提高邮电事业的运转效率和服务水平,开展特色化服务,及时应对市场变化。其次,信息基础设施是创建研发中心的必要条件。对于人均移动电话用户数和人均互联网用户数相对较少的问题,要鼓励企业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行成本,开展特色服务,发展信息产业,提高城市信息化程度。最后,针对南京市人均道路面积较低的状况,要树立城市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利用有限的资源对城市道路作出合理布局和统筹规划,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优化道路环境。

(二)强化集聚效应,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科学技术间的相互联系、知识的集聚与扩散,决定了研发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因此南京应当依托江宁、仙林、浦口三地众多高校“集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优势,坚持“集聚”发展研发产业,形成高技术产业集聚和大学集聚的良性互动。此外,研发城市需要以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柱。而高新技术产业由于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并存的特性,要建立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体系。南京应培育和发展促进资本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一套的金融机制和模式,调整社会的融资、投资布局,改善金融结构,培育资本市场。

(三)培养研发人才,构筑创新人才高地

研发人才是研发城建设发展的不竭动力,研发人才是研发城建设中具有核心价值的资源。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深化高校教学体制和科研机制改革,为研发城建设奠定人才基础。高校可以通过听取企业专家意见、增加校企互动等方式与市场对接,调整课程体系,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重新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减少课堂学时,加强实践环节,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合格人才;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不断创造条件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实践经验,制定政策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教师在为企业发挥作用的同时,也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丰富自己的实际经验。第二,构建自主研发平台。从长期看,南京研发城建设依靠自己的研发人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构建自主研发平台有利于企业增加对本地研发人才的投入,最终提高基础研发人才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杜德斌,张仁开,等.上海创建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战略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4).

[2]匡娴.北京建立研发中心城市的可能性分析[J].经济师,2009,(8).

[3]李玺.国际产业研发中心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4]任伟宏,黄鲁成.产业研发评价指标与方法的探讨[J].经济论坛,2008,(6).

[5]陈梅.基于创业者的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评价体系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4.

[6]孟春丽,李连举.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

[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

[7]陈明.中国汽车工业研发人才培养问题分析[J].当代财经,2008,(8).

作者简介:黄珂(1972-),男,江苏昆山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软件管理与开发。

(责任编辑:王书柏)

猜你喜欢
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析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基于聚类分析的互联网广告投放研究
“县级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统计一套”表辅助决策模式研究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