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文人参与八股文选编活动原因之探析

2012-04-29 06:14向明
贵州文史丛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晚明文人

向明

内容摘要:晚明时期,大量文人参与到科举参考书的选编活动中来,使得科举参考书激增。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是因为科举考试在明后期出现了新的变化,科举应试者对参考书的需求增加;其二是因为晚明生员数量激增,大量生员陷于贫困,不得已选文谋生;其三因为晚明文人结社活动的需要。

关键词:晚明 文人 科举参考书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3-71-75

八股文的选编活动,特指选家从乡、会试的试卷及诸生平时所作的科举应试文中,选编出一些具有学习价值的范文,并加上自己或者他人的评点后,结集出版销售,以供读书人学习、参考。由于选编的八股文大多是已中式之人的考卷及优秀学生习作,选本往往非常受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学生的欢迎。这种八股文的选编活动,在宋代就很流行。而晚明时期,此活动最为兴盛。晚明时期的时文选家非常多,导致时文选本遍地皆是。明末文人杨彝就曾嘲讽说:“今天下财用乏绝,但禁刻十八房与天下大小社稿,锓直墨直纸直可得十万而赢。”[1]这种状况前所未有,堪称为当时社会的一大特色。

晚明八股文选家为何如此之多?笔者认为,有三个重要原因。其一,科举考试的新变化;其二,生员的激增并普遍贫困化,为了谋生,很多人成为八股文选家;其三,是文人结社活动的需要。

(一)科举因素

科举考试的应试者是八股文选本的需求者,他们需要临摹、背诵这些选本,以便在考场上取得好的成绩。所以,八股文选本必须紧跟科举考试的新形势,做好选题猜题的工作。自明代中后期开始,科举考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正是因为这些变化,导致了选文活动的泛滥。

首先,科举考试开始尤其重视《四书》文的写作。明洪武十七年(1384),朝廷颁布了科举考试内容的定式,规定乡、会试第一场考《四书》义三道,《五经》义四道;第二场考论一道,判语五条,诏、诰、表、内科一道;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五道。虽说考试的内容并不仅限于四书五经,但是“百年之间,主司所重唯在经义,士子所习亦惟经义,以为经义既通,则策论可无俟乎习矣。”[2]然而,明前期的考试虽重视第一场四书五经的考核,尚还兼顾二、三场作文的好坏。可是后来,由于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越来越多,而阅卷官的人数始终不变,阅卷的时间也没有适当地延长,因此,考官阅卷的负担越来越重,于是索性将二、三场之文弃之不顾,只看首场之文。因此,考生只要第一场《四书》《五经》文作得好,便可荣登金榜。而在首场七道题中,又以第一篇《四书》文为重,因此,到明代后期,就形成了一种“士子所诵习,主司所鉴别,不过《四书》文而已”[3]的局面。

而首场可以出的题目并不多。首先,自永乐年间颁布《四书五经大全》后,科场所出经义之题就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之内拟定,而《四书》、《五经》里又有不少不能被拟作题目的句子,这就使得出题的范围有了很大的限制。明嘉靖朝以后,《四书》、《五经》之中的必读内容又被删掉了不少,因此,考场之中,可出之题不过数十道而已。其次,明中后期,由于皇帝的原因或者政治的原因,科场所出之题变得事先较易猜测。如明世宗的忌讳很多,“主司出题,多所瞻顾,士子易以揣摩,其射覆未有不合者。”[4]还有许多考官出题喜欢谄媚时贵或讥讽时政,如万历七年(1579),张居正大权独揽,山东、贵州第二题俱为“敬大臣则不眩”。而南京出舜禹为首题。十年(1582),湖广出题“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来献媚。[5]这种投上所好的情况很常见,因此,科场猜题的风气变得很严重起来,希望考中科举的读书人往往在考前拟题一二百道,窃取他人的文章背诵熟练,待自己考试时抄誊一过,即有望侥幸中式。当人们发现这种做法的好处后,整个社会便开始靡然相从。由于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猜题、拟题的能力,于是那些时文选家就应市场而生,他们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拟好一些可能出的题目,并相应地选编一些好的范文来刊刻。

其次,明后期开始,科举考试的文体文风开始变换不定。科举考试的文体是八股文,它正式形成于成化年间。然而八股文的格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特别是到了明后期,八股文的格式已经与前代有了很大区别。顾炎武就说:“嘉靖以后,文体日变,而问之儒生,皆不知八股之何谓矣。”[6]除了文体的不断变化之外,在行文的风格上,各个时代也是不同的。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明代的文风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洪武到成、弘这一时期,八股文的内容基本上“皆恪遵传注,体会语气,谨守绳墨,尺寸不逾”。[7]正德、嘉靖年间,文人们喜欢将古文的笔法融入八股文,并且“融液经史,使题之义蕴隐显曲畅”。[8]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为是明代八股文的极盛时期。万历以后,考生为了猎取功名,开始在写作上求新求异,而考官也对新颖的文章颇多青睐,导致八股文的写作开始花样百出。据吕留良介绍:文风自万历十三年(1583)开软媚之端,“至壬辰,格用断制,调用挑翻,凌驾攻劫意见冗逞。再变而乙未则杜撰恶俗之调,影响之理,剔弄之法,曰圆熟曰机锋皆自古文章之所无,村竖学究喜其浅陋不必读书稽古,遂传为时文正宗。自此至天启壬戌咸以此得元魁,占转烂恶,势无复之,于是甲乙之间,继之为伪子伪经,鬼怪百出,令人作恶。崇祯朝加意振刷,辛未甲戌丁丑崇雅黜俗,始以秦汉唐宋之文发明经术,理虽未醇,文实近古,名拗甚多,此犹未备也,庚辰癸未忽流为浮艳,而变乱不可为矣。”[9]总而言之,文风变化之快简直达到眼花缭乱的程度。

正因为首场重《四书》文,而《四书》文中可出题目又有限,导致猜题之风骤为盛行,加剧了文人的投机取巧心理。再加上考试文体和文风的复杂变化,攻举业者不得不紧跟时代的潮流,迎合考官的品味,因此比以往更加依赖于八股文选本。于是八股文选本的市场需求激增,这是文人投入选编八股文活动的根本原因。

(二)贫困生员投入选文活动

明代中后期,由于经济的发达,教育的普及,追求功名的读书人越来越多。但是国家取士有限,所以大部分的读书人都只能做科举的观望者。顾炎武说:宣德时,全国的生员大约3万人,到了明末,增至50余万,[10]较宣德时增长了17倍左右。这些不断增长的生员,倘若既考不中科举,又没有丰厚的家底,那就难免陷入贫困。据陈宝良《明代生员层的经济特权及其贫困化》一文的研究表明:晚明贫困生员非常之多,在有些地方,贫困生员占学校生员总数的一半以上。生员“贫不能葬,身无完衣,长无家室”的现象并不罕见。[11]明人杨继盛记自己为生员时的生活道:“予时居僧人佛永房。予无僮仆,僧无徒众。僧常念经于外,予自操井灶之劳。秫杆五棍,剖开可以熟饭。冬自汲水,手与筒冻住,至房口,呵化,开始作饭。夜尝缺油,每读书月下。夜无食,腿肚常冻转,起而绕室疾走。其苦难言万一矣。”[12]

所以,在晚明,为了生活,很多生员走上了自我谋生之路。他们有的弃儒经商,有的成为塾师,靠教书来养家糊口。但无论是经商还是当塾师,都有着局限性。经商需要一定的资金及商业头脑,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适合;而塾师在晚明,其地位及经济收入也远不如以前。据吕留良讲:“昔者盛时,吴中大家严重师坐,皆不惜厚币丰养致敬尽礼,以聘名宿。今皆不然,栏中之牛抚有数金,馆谷若项,玉弄印刓,敝视善承吾意者与之,亦如其雇工,然不患其无有也。”[13]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晚明文人激增,从而使得聘请塾师的人有了挑选的余地,于是塾师在地位上如同雇工,在经济上报酬日减。在这种状况下,贫苦的文人不得不另寻出路,很多人应市场之需,或受书贾请托,开始卖文为生。有的为书坊创作通俗小说以盈利,如冯梦龙、凌濛初之类;有的则靠选编科举时文以赢利,其中以后者居多,因为看过几篇科举时文的人都知晓它的套路,且这种书又销量好,获利丰厚。《阅世编》里记载:有两兄弟,兄长王光承,每次考试都“冠上海县学”,其弟则每次考试都“冠金山卫学”。崇祯时,因为家里经济拮据,有书贾请他们两兄弟选文,两人于是选了崇祯庚辰科的房稿,一出而当地为之纸贵。[14]这两兄弟选文之后,不仅解决了经济问题,且名声大震,人人争与之相交。晚明很多比较有名气的文人也常因经济拮据而选文,如江西的张自烈,便是其中之一。崇祯七年(1634),张自烈应南京乡试,考试结束后,发现没有回家的路费了,于是决定选当科的《诗经》程墨出售,以换取银两。[15]还有明末清初的大选家吕留良,他也曾说:“选文行世,非仆本怀,缘年来多费,赖此粗给,遂不能遽已。”[16]

由此可见,因贫困而投入选编八股文活动的人不在少数。选文活动的确是文人致富的好手段,而且当时因此而致富的人也不少。如江西艾南英,同乡张自烈说他“家居峻城府”、“盥洗六十余人,车骑服饰宫室妻妾费不訾。”[17]虽说张自烈与他有矛盾,所说之话可能夸大其词,但不可能完全是无中生有的。据此可见,艾南英的生活应该是很富裕的。作为一个家世普通的举人,既无官职又没有经商,他的财产很可能来自选文所得。

(三)文人结社活动的需要

由于科举的原因,文社在晚明时期开始大量兴起。《复社纪略》卷一云:“自令甲以科目取人,而制举艺始重矣。士既重于其事,咸思厚自濯磨,以求副功令,因共尊师取友,互相砥砺,多者数十人,少者数人,谓之文社。”[18]晚明文社非常之多,据何宗美先生《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一书的研究,我们大致可以了解晚明文社的发展情况:明代文社的兴起虽然可以追溯到弘治时期,但却兴盛于万历之后。万历时期,文社的地域范围日益扩大,数量逐渐增多。在昆山有知社继南社、北社而起,常熟有拂水山房社,湖广有淡成社、静明斋社、黄玉社、城南社、阳春社,江西有新城大社等,杭州有芝云社、小筑社、攻玉堂社等,这些都是可考之社,没有见于记载的应该还有很多。到天启以后直至崇祯末年,文社发展进入极盛时期,短短二十几年里,文社几乎遍地开花,据载,崇祯之初除吴郡的广应社外,云间有几社,浙西有闻社,江北有南社,江西有则社,山东则历亭席社,山左大社,昆阳云簪社,吴中另有羽朋社、匡社,杭州有读书社等等。[19]其后,“硖中则有澹鸣社、萍社、彝社,吴中有遥通社,杭之湖上有介社,海昌有观社,禾中有广敬社,语溪有澄社,龙山有经社”。[20]根据以上列举即可看出,晚明文社的盛况非同一般。

这些文社的成员在切磋八股文的同时,也选编一些同社中人的习作出版,此即为“社稿”。同时也选编一些举人、进士及历代八股文名家的文章。几乎每个文社都从事选文活动,生于晚明的选文大家吕留良就说:“凡社必选刻文字以为囮媒。……选与社例相为表里。”[21]

为何文社会投入到八股文选编活动中来?主要有三个目的:首先是以选文养社。文社经常举行集会,集会时必有宴请,还有诗酒唱酬。每次集会,少则数人,多则几千人,所费资金自然不少。这些资金来源除了靠富户资助外,还通过选文来盈利。明万历以后,出现了“以坊养社,以社兴坊、文社和书坊一体化”[22]的倾向。文社多与书坊结合,揣摩时文风气,刻书上市,以此赢利。

其次是文社通过选评文章来互通声气,网罗同志,扩大势力,打击异己。在朝廷激烈党争的影响下,士子结社也有门户之分,而选文是当时拉拢同志、扩大社团影响力及打击异己的常用手段。选文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在大多数读书人都要阅读八股文的社会环境下,选家特别是那些有名望的选家就是在野的提学官、考官,他们衡评文章的标准直接影响着读书人。而那些尚未考中功名的人,倘若自己的文章被名选家收入选集并点评,则会觉得无比光荣。正因为如此,那些希图扩大自己势力的文社领袖,只要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选文范围,便可以笼络一大批人。比如应社的领袖周钟,起初应社只是一个仅有十一人的小社。天启初年,周钟的《华锋》一选,大受士子的欢迎,天下靡然从之。他趁此机会将选文的范围“益扩而广之”,于是“上江之徽、宁、池、太及淮、阳、庐、凤,与越之宁、绍、金、衢诸名士,咸以文邮致焉”[23],应社因此空前壮大。后来张溥又通过扩大选文范围,将吴中、云间、武林、浙西、江北、江西、山左等各地文社汇于一体,名为“复社”。可见,应社的扩大与复社的形成都是以选文为媒介的。

其三是出于拯救文运的目的。晚明时期,由于王学的流行,考生作文多有诋毁程朱者。天、崇年间,考生更喜将佛经、《老》、《庄》、野史之语及街谈巷议都写入科试文字,以此为新奇来博得考官的青睐。当时的明朝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一些正统、严肃而又敏感的文人都认为“文运即国运”,文运不振,即表明国运在衰落。要想为国效力,对于那些没有一官半职的文人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拯救文运。因为社会上大多数读书人都要学习时文,于是他们就思“以时文救时文”。即选编社会上最流行的时文进行点评,对酸腐空疏、违背圣学宗旨的文章大力批驳,对典雅充实、遵经笃古的文章大力赞赏,希望以他们自身的名气来吸引其他人认同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除恶扬善、拯救文运的目的。比如松江的几社和江西的豫章社,他们并不热衷于通过选文来扩大势力,而是力求文社成员少而精,以自己的标准来选编时文,拯救他们认为已衰的文运。

由于文社有选文的需要,那些文社的领袖纷纷投入到选编八股文的活动中来,一些领袖还成为闻名全国的选家。如江西豫章社的艾南英、应社周钟和复社的张溥,艾南英是最早闻名全国的选家,直到天启初年,被应社周钟所取代。崇祯初年,复社张溥成为继艾南英、周钟之后的名选家。崇祯元年(1628),张溥选的房稿《表经》被天下人争相传诵,其受欢迎程度不啻于万历末年艾南英的选本及天启初年周钟的选本。次年,张溥被吴江令熊开元迎至邑馆,巨室子弟皆从之受学。

科举考试的新变化、贫困生员的增多、文人结社的需要,这三点正是晚明时期文人投入八股文选编活动的重要原因。由于选家的增多,导致晚明时期的科举参考书前所未有的激增,这也进一步刺激了科举考生的投机取巧心理,这对晚明的学风、士风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明)陈际泰.已吾集[M]卷三“杨子常全稿序”,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2](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M]科举部艺文二王鏊“制科义”,北京:中华书局,1986.

[3](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卷一六“三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257.

[4](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M]卷一六“会场搜检”,北京:中华书局,1980:413

[5](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M]卷一五“出题有他意”,北京:中华书局,1980:387

[6](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卷一六“试文格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267

[7][8](清)方苞.望溪先生文集集外文[M]卷二“进四书文选表”,四部丛刊本.

[9](清)吕留良.吕晚村先生文集[M]卷五“东皋遗选前集论文”,续修四库全书本.

[10](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卷一七“生员额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279

[11]陈宝良.明代生员层的经济特权及其贫困化[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2).

[12](明)杨继盛.杨忠愍集[M]卷三“自撰年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清)吕留良.吕晚村先生文集[M]卷五“程墨观略论文”,续修四库全书本.

[14](清)叶梦珠.阅世编[M]卷四“名节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2.

[15](明)吴应箕.楼山堂集[M]卷一七“尔公诗经程墨序”,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16](清)吕留良.吕晚村先生文集[M]卷四“与董方白书”,续修四库全书本.

[17](明)张自烈.芑山文集[M]书牍卷之七“与艾千子书”,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18][23](清)陆世仪.复社纪略[M]卷一,续修四库全书本.

[19]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38.

[20](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M]卷二一“孙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649.

[21](清)吕留良.吕晚村先生文集[M]卷五“东皋遗选序”,续修四库全书本.

[22]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36.

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the Selection of Baguwen by Intellectuals in Late-Ming Dynasty

Xiang Ming

(Department of 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enjiang,212003)

Abstract:In Late Ming Dynasty, Many Intellectuals threw themselves into selecting Baguwen, that made the explos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guidebooks. There were three main reasons that accounted for selecting Bguwen. First, there were many changes took place on imperial examinations, that expanded market requirement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guidebooks. The second, the number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candidates had ran up, many candidates were poor and they wanted to earn money from selecting Baguwen. The third, scholar associations in Late Ming Dynasty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aguwen selection.

Keywords:Late Ming Dynasty; Intellectuals; Imperial Examination guidebooks

责任编辑 黄万机

猜你喜欢
晚明文人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文人与酒
文人吃蛙
宋代文人爱睡觉
文人与石
试论虞山诗派对晚明吴中诗风的继承与发展
对沈士充的研究文献综述
宋代尚意与晚明尚奇书学思想的探析与比较
晚明畅销书:女性诗歌选本《名媛诗归》
明清鼎革之际文人不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