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儒学神化看《五经》特点

2012-04-29 22:16:13刘峰久
贵州文史丛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神化五经春秋

刘峰久

摘 要:儒学神化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独特的历史政治现象,它根源于先汉《五经》,又创造了不同于先汉《五经》的新儒学体系。它依据自身神化的理论需求和《五经》的特点,在神化的过程中,直接吸收了《五经》之一的《春秋》理论,又委婉地排斥了其它四经,完成了儒学在西汉的神化。从儒学神化的发展变化过程来考察儒学《五经》,既能全面考察《五经》的特点,又能全面认清儒学神化与《五经》的关系。

关键词:儒学 神化 易 诗 书 礼 春秋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3-45-49

一、儒学神化的含义:

儒学神化是区别于先汉儒学世俗化的提法,其本质是儒学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儒学神化是对先秦儒学不断改造以适应新的历史形式所做出的自身调整,这种调整以《春秋公羊传》为基础,以大量吸收阴阳五行家思想为主要特点,最终形成了有别于先汉的儒学新体系。新的儒学体系,作为官方政治哲学,不仅统治了有汉一代,而且对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阎步克认为,儒学早期(主要是汉代)含有较多的非理性因素,包括经典崇拜,古礼崇拜,天人感应,三统五德说之类神学成分。这是对儒学在汉代自身特点的中肯评价,任继愈、侯外庐等前辈对儒学也有类似的看法。汉代儒学神化以《春秋》(尤以《春秋公羊传》)为基础,以董仲舒《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的完成为标志,实现了儒学第一步神化。

二、汉初《五经》的发展与儒学神化的需求

“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1]《艺文志》至武帝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1]《艺文志》以《易》、《诗》、《书》、《礼》、《春秋》等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在经历秦朝焚书坑儒的打击后再次全面复兴,逐渐形成了新的传授系统。“汉兴,言《易》自淄川田生;言《书》自济南伏生;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燕则韩太傅;言《礼》,则鲁高堂生;言《春秋》,于齐则胡母生,于赵则董仲舒。”[1]《儒林传》为了能引起统治者对该学派的重视,进而能登堂入室,各家传人都在思想和理论上做着不同的准备。

与此同时,在秦汉的特殊的政治背景和神秘主义的环境下,儒学要战胜道家学派,实现经世治国,必然要完成《五经》与神秘主义的结合。五经作为儒学学术体系的核心内容,从儒学本身来讲,亦各有侧重,五经的这种区别,构成了《春秋》在汉初特定历史条件下受到统治者重视的内在基因,也为儒学神化提供了选择的空间,适应了儒学神化的需求。我们从儒学神化的角度来考察《五经》,更能够全面的认识《五经》和了解儒学的全貌。

三、儒学神化视角下《五经》特点分析

司马迁云:“闻之董生云:《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纪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雌雄,故长于风。……《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2]《太史公自叙》董仲舒以简约的语言归纳了《五经》的特点,为我们研究《五经》奠定了基调。从儒学神化的理论来源和儒学神化的需求看,《五经》又呈现出新的特点。

1、《易》——儒学的哲学本体文化

《易》也称《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易经》是一部占筮书,《易传》则是一部哲学书。班固认为“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1](《艺文志》)后世儒学所继承的主要是《易传》关于探讨万物的本原和世界运动规律的哲学思想。“《易》曰:宓戏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1]《艺文志》此所谓用一而统万端。由此提出了一个包括天道、地道和人道在内的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

《易传》指出“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 “天地感而万物生”,把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本身当作万物生成的本体,天地在万物生成中起主导作用。同时把阴阳二气交互感应看成是天地生成万物的具体过程,使阴阳上升成为表述自然界普遍联系的范畴。《易传》还把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联系起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3]《说卦传》阴阳范畴就成为了一个贯穿天道、地道和人道的总规律。在世界本原问题上《易传·系辞下》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即天地未分的整体,是天地的本原。《易传》的太极论奠定了儒家本体论的基础。揭示了自然世界及社会生活的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并提出了一个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本体论,这是《易》作为儒家经典最重要的特征。

《易传》也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上为统治阶级提供理论上的辩护。“天地尊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3]《系辞上》把社会实际的尊卑关系用天地乾坤的本体理论进行论证。《易传·系辞下》讲“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阳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坤卦·文言传》也指出,“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用天地阴阳等理论论证社会的阶级关系和社会现象,开儒学神化之先河,但《易经》的占筮功能,《易传》过于抽象和难懂,与汉代政治现实又有着较大的距离,这就决定了《易》作为一本大众化的神学教材和普及性神学意识说教是不适应社会中基本社会阶层。步入汉代随着文明的进步,《易》所留给后世儒家依据易经的法则来察往彰来,索隐探赜,在政改中可以作为理论的依据与来源,其独立行使经世治国则难成其命,但其探索世界与宇宙的本体论思想则成为《易》代代相传的不竭动力。

2、《诗》——儒学的生活百科文化

《诗》共收诗歌305篇,郑樵云:“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4](《总序》)因此《诗》是反映不同阶层、不同生活方面的乐歌。

《诗》少量来自上层,大多采自民间,是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生活的真实写照。如《大雅》、《小雅》、《颂》的作者,大部分为朝廷的公卿士大夫及乐师、太师等,反应的则是庙堂之事。《风》多为民间乐歌,多数作者在流传过程中已不可考,反应的则是乡土人情。如果说反应上层生活的《雅》《颂》有纪录的话,那么《风》的传承则主要依据民间的口头的流传。《诗》之所以数百年流传而不失,根本原因还在于它强烈的生活性和与民众生活的贴近性。

从《诗》产生的时空上看,作为儒学生活风俗文化的集大成,《诗》一点也不为过。“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取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2](《孔子世家》)作为一部诗歌总集,这么长的时间跨度,在中外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并且《诗》所产生的地域极广基本包括了当时中国的全部地域。这充分表明《诗》材料来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是数百年不同地区生活内容的提炼和浓缩。

关于《诗》的主题,《鲁诗》提出了著名的“四始说”:“《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2](《孔子世家》)这基本是文学界和史学界的共识。从四首诗歌所反映的生活内容看,《关雎》是一首爱情诗,反映的是民俗生活;《鹿鸣》是周王宴请群臣的乐诗,反映的是贵族生活;《文王》是赞颂周公并告诫成王之诗,反映的是政治生活:《清庙》是周的后人祭奠先祖的乐诗,反映的是庙堂生活。除此以外,《诗》中还有大量体现人情冷暖的思念诗、怨诗、忧诗,写场景的狩猎诗、宴会诗、劳动诗等等。因此,《诗》涉及到了爱情、婚姻、悼亡、尊贤、行役、田猎、农事、征伐、祭祀等等,反映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500年间有声有色的历史画卷和雄伟迤逦的社会生活场景。”[5]p4可以说《诗经》是一部记录自西周到春秋前期的丰富生活内容的百科全书。

由此,在儒学主动积极地进行自身神化改造的历史进程中,《诗》所具备的强烈的现实生活特性,决定了不论对其进行怎样的神化包装,它与统治思想所具备的政治功利性都具有较大的理论差距和现实差距。况且,《诗》中还收录了大量的反映阶级矛盾,讽刺统治阶级贵族的诗篇,这类诗篇不论在任何朝代都是影射当朝政治的一面镜子。所以企图通过神化的途径拉近《诗》与统治治世思想的距离,不仅是无法实现的,也是自相矛盾的。但其体现出的君王至尊、宗法等级等基本理念,为下层人民体会君权神化提供了基本理解素材。

3、《尚书》——儒学的历史文献文化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这是史学界的共识。《荀子·劝学》云:“《书》者,政事之纪也。”《史记·太史公自序》云:“《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四库全书总目·书类》亦曰:“《书》以道政事”。因此,《尚书》又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政治”书。主要记载了当时的典章制度,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和祭神的祷告辞,君王和诸侯的誓众辞,帝王任命官员、赏赐诸侯的册命等,同时还记录了当时政令军令、社会形态、阶级对立、军事权谋、司法刑狱、宗教祭祀、民族关系、经济地理等等。这些珍贵的历史档案记录,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是研究我国上古史和各种古代文化史的宝贵史料。唐代刘知几甚至把《尚书》列为六经之首。“夫《尚书》者,六经之冠冕,百氏之襟袖,凡学者必先精此书,此览群籍,譬夫行不由经,非所闻焉。”[6](《断限》)因此,《尚书》在中国先秦历史学术史上文献价值,是独树一帜的。

《尚书》崇高的历史文献价值还在于它在记载我国虞、夏、商、周四代史迹的同时,确立了一套沿袭中国数千年的二帝三王传授系统,这套系统成为中国古代史的正宗。顾颉刚认为:“从帝系方面来说,最先有儒家确立起来的尧、舜、禹、汤、文、武这一古史骨干系统,就是由《尚书》的《尧典》、《皋陶谟》、《禹贡》及全书各篇建立起来的,因此,《尚书》可以说是封建史学的奠基者。”[7]p502《尚书》自身所具备的这种特征,决定了《尚书》在政治生活中只能是一种参照和辅助,崇奉黄老之学的汉文帝“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济南伏生)受之《书》),就是一个特例。这表明,在汉初,《尚书》已处于中心文化区域,与黄老之学没有明显的理论冲突,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但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自身并不具备神化的因素,也很难挖掘出新的政治理论素材自成体系,为现实政治提供指导。因此在儒学追求自身改革的进程中,《尚书》只能充当儒学体系的配角,为新儒学的诞生提供历史文化的支撑。

4、《礼》——儒学的人生立世交际文化

后世所谓儒家《礼》经包括三礼:《仪礼》(汉初称《士礼》)、《周礼》和《礼记》。汉武帝时被列入五经的只有《士礼》(晋代以后称《仪礼》)。《士礼》最早单称《礼》,共十七篇,是西周春秋时期各国礼仪记载,学者大都赞同为孔子所作。荀子认为“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8]《礼论》把“礼”看成是以人为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神,人与鬼、人与人关系之间关系的依据。因此,礼是一个人的立世之本。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9]《泰伯》《礼记·曲礼上》也强调“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这都把礼与人的修身立命结合起来。

中国古代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在《士礼》中都有记载。《仪礼》开篇即是《士冠礼》,一个人成人,就意味着他开始独立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参与人间的各项事务。《礼记·昏义》特别强调婚姻礼仪的重要性,载:“昏礼者,将以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士礼》中的《士相见礼》、《觐礼》等八篇规定了不同层次和级别的人互相互会见拜访、聚会、公宴请大夫以及觐见皇帝时的多方面交际礼仪。《聘礼》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交礼仪规范的文本,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外交礼仪规范的文本。《丧服》篇,规定了所有贵族依据社会等级而着不同的丧礼服装。《特牲馈食礼》和《少牢馈食礼》规定的是不同级别的献祭礼仪。对这些礼的掌握和恪守,应该是士大夫阶层区别身份、行使权力、维护个人尊严的重要依据。所以孔子讲“不学礼,无以立”[9](《季氏篇》);《礼记·曲礼上》也强调“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汉代贾谊则把是否讲礼、守礼看作是人与兽的区别。可见,礼对于一个人的素质修养和立世交际有何等的重要。

战国时期,周天子已名存实亡,诸侯之礼亦废不再实行,而民间的生、冠、婚、丧等礼仪仍行。虽然孔子制定礼的目的不在于使礼仪的平民化,但在礼崩乐坏的战国到秦汉却起到了平民化的作用。《士礼》在汉初虽也得到最高统治者的青睐(汉高祖曾任用叔孙通制礼),但其政治性的作用依然没有发挥出来,它只是为“三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于士大夫乃至普通百姓来讲,礼成为安身立命的行为规范,对于汉初儒学来讲,《士礼》则是在人生立世交际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礼”作为一般性的社会规范,它满足了统治阶级社会重构中对人们行为模式的考核和奠定,但其具体内容中对一般士人过多的规定性,越是具体的行为规范,越是要求民众实施,从而失去了神秘神圣的宗教性意义,使之缺乏了对统治政治整体性的认识和服从,更不能通过神化的方式执行统治治国的使命。

5、《春秋》——儒学的王道治世文化

儒家五经中唯《春秋》经在秦汉以前获得了较大发展,孔子编修《春秋》后先后出现了三家解释《春秋》的传,即《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这表明《春秋》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了后世的推崇和重视,并且各学派的传承从先秦到秦汉从未断绝。其中的原因要从《春秋》本身探求。

孟子认为孔子作春秋是因为“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强调“《春秋》,天子之事也。”[10](《滕文公下》)司马迁认为“孔子之时,上无君……故作《春秋》,……当一王之法。”[2]《太史公自叙》又讲:“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2](《孔子世家》)“《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形于传,是以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1](《艺文志》)这都肯定了《春秋》这部著作的政治性。孔子甚至讲:“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2](《孔子世家》)可能他自己也意识到这部著作将会给后人带来褒贬不一的评论,而这又源于《春秋》的微言大义。

所谓微言大意就是孔子用极其简练的语言,表达其思想态度和用意。对《春秋》而言即是孔子贬乱臣贼子、主张尊王攘夷等王道思想不便明言褒贬,而是在字里隐藏着。《史记》载《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2](《十二诸侯年表》)它记事每事一条,每条最多不过几十字,少的只有一字,这便为后人的解经附会提供了足够的语言文字空间,以《春秋·隐公元年》开篇“元年春,王正月。”为例:《公羊传》从政治大一统的角度解经;《左传》则指出经中“不书继位”的原因是隐公曾摄政治国,并非嫡传;《谷梁传》的解释较为复杂,但也从王道大统的角度阐明观点,使《春秋》之本意有了更多的政治阐释,这基本上也类及其它。《春秋》之微言大义主要保存在《公羊传》和《谷梁传》中。这种差别也直接导致了西汉王朝重《公羊传》、《谷梁传》轻《左传》的政治现象。

从孔子作《春秋》的目的考证,一定是为捍卫王道而作,如《史记》所言“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別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2](《太史公自叙》)唐刘知几云:”逮仲尼之修《春秋》也,犯乃观周礼之旧法,遵鲁史之遗文;据行事,仍人道;宜就败以明罚,因兴以立功;假日月而定历数,藉朝聘而正礼乐;微婉其说,隐晦其文;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6](《断限》)但不论是《公羊传》还是《左传》和《谷梁传》,都涉及到了王道政治的重要概念,政治的统一问题,嫡庶继承问题,君臣父子伦理秩序问题,而这都关系到王道政治的稳定与统一。特别是《公羊传》和《谷梁传》有关政治治世的解释充斥了二传大部分篇幅。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隐公元年》云:“《春秋》将以理人伦,序人伦,因制治乱之法。”充分肯定了《春秋》的政治价值。

要之,《春秋》为后世提供了解经据典的蓝本,其蕴含的微言大义成为了经世治国的政治依据,《春秋》及其三传构成了儒家的王道治世文化。《春秋》的这一特点,为董仲舒神化儒学提供了直接的理论需求,也迎合了汉代统治者的治国安邦的理论需要。

四、结语

汉初,在道家思想占据统治指导思想政治背景下,儒学要实现从民间到高堂的历史性跨越何等困难。但儒学与法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相比,作为“王教之典籍”,具备“明天道”、“正人伦”、“治之成法”[1](《儒林传》)的特点,决定了儒学登上统治指导思想的宝座乃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分析不难看出,汉初儒家五经中,《易》过分玄理化,《诗》太过生活化,《书》虽具政治基因,实乃历史汇编,《礼》侧重于士这一阶层的处世与交际,唯有《春秋》微言大义,适合后人依据现实政治环境与条件解释附会标新立异,最具备王道治世的理论内核。所以,大统一的汉王朝发展到武帝时期,随着道家思想的衰弱,春秋公羊学开始显现其潜在的政治锋芒,成为儒学神化的第一选择。《春秋繁露》把《春秋》的微言大义发挥到了极致,使《春秋》经学为代表的儒学笼罩上了神化的政治气息,并迅速与君主专制指导思想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1962.

[2]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59.

[3]傅以渐、曹本荣撰.《易经通注》[M].台湾商务出版社,民国72.

[4]郑樵.《通志》[M]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0.

[5]屈小强.《诗经之谜》[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6]刘知几.《史通》[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7]刘起釪.《尚书学史》[M].中华书局.1989年.

[8]安小兰译注.《荀子》[M].中华书局 .2007.

[9]孔丘.《论语》[M].北京出版社,2006.

[10]杨伯峻译注.《孟子》[M].中华书局.2005.

Researching "Five Classics" features by the Deification of Confucianism

Liu Fengjiu

(Chongqing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and the Ministry of

Social Science Center, Chongqing 400035)

Abstract:Confucianism deification is a unique political history phenomen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ought. New system of Confucianism different old "Five Classics" has been created, rooting from "Five Classics" before Han Dynasty which has been based on "Five Classics" features and self-deification of the theory. The deification of Confucianism has been completed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by absorb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theory one of "Five Classics", by the exclusion of the other four. Researching "Five Classics" by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Confucianism, we can get a clear understanding about not only the "Five Classics" features but also the rela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deification and "Five Classics".

Keywords: Confucianism;Deification; Yi Classic; Song Classics; History; Ritual Classic; Spring and Autumn.

责任编辑 黄万机

猜你喜欢
神化五经春秋
“四书五经”包括哪几部书
走下神坛的姜子牙
勤向窗前读五经
醒狮国学(2019年3期)2019-09-16 04:42:06
试论《秋海棠》在20世纪40年代的媒介传播
春秋礼乐文化的研究探讨
戏剧之家(2016年15期)2016-08-15 20:25:45
论“神化”学校教育倾向
考试周刊(2016年62期)2016-08-15 06:59:28
“神化”与“人化”的《伊利亚特》
穀梁春秋哲学构建及其意义
人民论坛(2016年5期)2016-03-24 22:28:23
论春秋时期的师保
求是学刊(2015年3期)2015-05-21 01:41:56
做精做深央企新闻,提高影响力、话语权——神化集团加强新时期新闻宣传及内容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中国记者(2014年3期)2014-05-14 06: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