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体系构建研究

2012-04-29 03:20李伟杰王越芬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制度体系党风廉政建设农村

李伟杰 王越芬

摘要: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基层组织广泛,因此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就成了重中之重。为了推进黑龙江省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必须构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体系,加强思想教育、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措施、科学考核激励,以完善工作机制,破解工作难题,使黑龙江省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关键词:农村; 党风廉政建设; 制度体系

中图分类号: D2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3-0096-03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通过扎实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起来,密切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和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更加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占据着我国粮食生产的半壁江山,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基层组织广泛,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既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组织自身建设水平的迫切需要。近年来,黑龙江省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双述双评”、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和村民询问质询活动也已经推开,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深入推进,一些地方开始探索建立“村情发言人”、“村民议事堂”等制度。但同时工作中也存在着教育学习“被动化”、“形式化”,廉政制度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等情况。为进一步推进黑龙江省农村党风的好转,全面进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就必须构建适合黑龙江省农村特点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体系。

一、教育体系

制度规范和行为约束只是“外化于行”,要实现“内化于心”,还必须加强教育,创建廉政文化,这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保证。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是治本的重要措施,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内容。[1]然而,由于中国农村的特殊性,在农村进行党风廉政建设的教育必然也要有多样化的措施与方法。

1.注重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增强教育内容的主题性和通俗性

由于历史的原因,部分农村基层干部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理论水平不高,组织纪律观念相对淡薄,对党的方针政策领会不够深刻。因此,在农村开展廉政教育,必须以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和维护党章为中心内容,重点抓好党的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经验教育,解决好基层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密切结合当前在农村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结合急需解决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以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为目标,广泛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执政为民”教育。教育广大基层干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不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切实增强政策观念,认真学习掌握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带头执行政策,严格按政策办事,决不胡乱决策、盲目蛮干;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虚假浮夸、掩盖问题;带头学法、守法,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尊重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改进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民主的方式和法律的手段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提高农村干部依法办事的水平能力;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始终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办一切事情都要精打细算、讲求实效,决不能好大喜功、奢侈浪费。

2.注重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身份具有特殊性,他们本身是群众中的一员,同时又是领导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因此,要针对他们的具体特点,重实际,重效果,有的放矢地开展廉政教育,使他们正确使用手中权力,自觉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严格依纪依法办事。

首先在教育方式上突出经常性受教育机制。避免“一阵风”式的教育,要着眼长远,通过加强阵地建设,建立完善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机制,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干部。根据不同时期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举办乡村党员干部专题培训班。依托乡镇广播站、文化图书室和农村网络信息服务站,建立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基地,配备相应学习资料和必要的电教器材,为乡村党员干部提供固定的学习场所。

其次在教育效果上突出干部群众双赢互促。通过教育实现这样一种良性互动:乡村党员干部自觉做表率当模范,不偏亲向友、违纪谋私,不大吃大喝、挥霍浪费等等,以此来带动影响农民群众不主动找关系挖门路、助长歪风,而群众能够正确对待腐败问题,不以个人的感情好恶来评价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果,不以偏盖全,片面地看问题。[2]

3.注重教育对象的文化环境,积极探索教育的新方法、新载体

因地制宜,采用农村党员干部易于接受、乐于参加、丰富多元的教育形式和载体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活动。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和现代化教育手段,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民主生活会、上廉政党课、廉政书画作品展、制作廉政文化长廊,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组织观看教育录像片、组织廉政小品小戏汇演、寄送警示卡、编发廉政短信、看廉政书籍、写廉政体会文章等方式,使党风廉政教育力戒教条化、概念化,增强感染力、亲和力,在广大农村营造“崇尚廉政”、“褒扬廉政”和“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新风尚,促进农村基层党风民风的根本好转。

二、制度体系

制度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治本之策。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斗争的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和总结。结合我省实际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来分析,乡村以“人”为主的重大事项决策,以“钱”为主的财务管理,以“事”为主的资产资源发包始终是农民群众最为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党员干部容易出现腐败问题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人、财、事”相关制度,努力把住关口源头。

1.用制度管“人”是民主决策的重中之重

要严格执行领导班子民主议事规则,坚持“一事一议”,乡级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由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切实防止“一把手”或少数人说了算。凡是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大事小情,都要严格按照民主决策程序来办理。同时,健全和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制度、述职述廉及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

2.用制度管“钱”是规范财务管理的坚实基础

乡村财务收支是群众最关心,也是最容易滋生腐败问题的环节,做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必须管住“钱”。要严密财务支出程序,如村级财务支出票据必须由经办人、助理会计、村主要领导三人联签,由村理财监督小组集体监督审核后组长签字盖章,经乡经管站审计后入账;乡级财务支出要有经办人签字、主管领导签字、乡(镇)长签字,最后经乡镇党委书记监督审查后核销。

3.用制度管“事”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所谓农村工作的“事”,主要就是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和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管理、资产资源发包、“三补”资金发放、低保人员确定、五保户供养等工作。要从根本上入手,不断健全完善加强农村资产资源管理、重大事项决策监督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要从过去的“由人管事”向:“制度管事”迈进,加大制度的规范力和制约力,使这些“事”在阳光下运行,保证乡村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监督体系

严格检查监督,规范权力运行体系,这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强化监督制约措施,解决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怎么抓”的问题,重点加强对决策和人权、财权、事权的监督。

1.以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小组)为核心,强化村务民主监督

要按照重点培训、检查规范、典型引导、事后救济的思路,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小组)建设。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大培训力度,规范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切实解决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小组)运作过程中的缺位、错位和越位问题。尤其要建立健全保障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小组)有效运转的救济机制,及时为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小组)履行职能提供支持。

2.以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制为载体,加强对农村财务的监管

进一步深化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制,逐步把自然村(组)等的集体资金财务纳入代理中心统一管理。加强对村级集体资金“入口”的监督管理,真正做到应收尽收,规范管理。保障资金安全,村集体资金一律不得为个人和外单位提供担保,各地各部门一律不得挪用、占用村集体的委托代理资金。加强财务委托代理中心建设,加大对财务委托代理中心人员和经费保障的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县(市、区)、乡镇、行政村三级电算化网络监管体系。推行“网络+屏幕”的监管模式,在乡镇(街道)应设立电子屏或触摸屏公布财务委托代理数据和信息。

3.以乡镇(街道)招投标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程的监管

加快乡镇(街道)招投标中心建设,基本建成乡镇(街道)招投标中心。健全招投标制度,完善管理办法。村办公设施、道路桥梁、农业基础设施及其他公益事业工程项目的建设,较大工程项目的维修,大宗采购和大宗集体资产处置等实行公开招投标。建设项目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加强对工程项目立项、预决算、招投标、工程变更、质量验收等重点环节的监督管理,构建村级工程全过程、各环节的监督机制。

4.以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为抓手,加强对村干部经济行为的监督

健全审计机构,充实审计力量,落实审计经费,完善有关制度。开展“万村审计”活动,建立健全“三年一轮审”制度,推进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立村级工程项目审计制度,做到招投标项目必审。建立健全村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县(市、区)、乡镇(街道)要加强对涉农资金的审计和稽查。

5.以加大信访和违纪案件查处力度为保障,加强对村干部工作作风的监督

拓宽信访渠道,畅通民意表达途径。通过开通举报电话,在人流密集广场悬挂举报箱,实行实名举报奖励制度等,广泛收集案件线索,并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加大违纪案件查处力度,对村民意见大、反映属实影响稳定的大案,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从快从重查处,决不姑息,决不手软。注重惩治向预防成果的转化,对大案要案认真执行“一案两报告”制度,达到“查处一个,教育一批,建制一套”的效果,对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常鸣警钟。完善责任追究,认真落实《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综合运用法律、纪律、组织处理和批评教育等方式和手段,增强办案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提高执纪执法水平”[3],改善村干部的工作作风。

四、激励考核体系

“农村党员干部在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因此,建立健全对村干部的激励考核机制,对于稳定干部队伍、提升干部素质、激发干部活力,推动农村各项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树立典型,精神激励

各级党组织要在思想上重视村干部,在情感上关心村干部,在政治上爱护村干部。“对那些工作努力,为农村发展和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干部,要树立典型,充分肯定成绩,大力宣传他们的精神风貌和先进事迹,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心。”[5]

2.稳定待遇,物质保障

健全薪酬制度,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农民的收入情况,确定村干部的工资待遇标准和社会保障,并逐步提高村干部的工资待遇,以解除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有条件的地区还应该建立离退职村干部生活救济制度,对那些经济上特别困难的离退村干部进行经济资助。

3.科学考核,客观评价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农村工作的特点,建立并完善农村基层干部考核机制,通过村干部述职述廉、组织考核、村民评议等对村干部的工作进行综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同时,也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村干部客观公正地宣传评价,引导村干部廉洁奉公,努力工作。

今后,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和运用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完善工作机制,破解工作难题,创新工作方法,使黑龙江省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从而为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继容.腐败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王学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应注意把握几个问题[N].黑龙江日报,2011-09-08(11).

[3]黄庆华.对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8(20):17-18.

[4]王成波.构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2009(10):10-13.

[5]禹淑莲.河南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问题的思考[J].社科纵横,2010(10):24-26.

[责任编辑:成方哲]

猜你喜欢
制度体系党风廉政建设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绩效管理的应用探析
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体系及实施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抓好医院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反腐败工作的关口前移
探索纪检监察工作的新思路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在中国的适用
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国企改革发展的作用分析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