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宇
[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着重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时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作用,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全会所强调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都与大众化有着直接联系。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推动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3-0029-04
一、宽领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高度重视和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历史是一个价值体系演进的过程,整个人类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的变迁史,是一部不断有新的价值观占据核心地位并对其他价值观进行整合的历史,而在整合的过程中必然有价值观占据核心地位,这是因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古往今来,任何一个相对稳定有序的政治秩序,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国家强制力量来维持,同时也需要全社会范围内统一的思想基础作为支撑。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毛泽东同志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2]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大力培育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所创立和形成的时代精神,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和焦裕禄精神等,都是共产党人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3]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江泽民同志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胡锦涛同志指出: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程中,艰苦奋斗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始终激励着我们顽强进取、百折不挠,在各种困难和考验面前巍然屹立、敢于胜利。我们党也历来重视精神的培育:革命时期,我们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广大人民群众翻身做了主人,我们先后形成了以“五爱”、“五讲四美三热爱”、“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形成了改革创新精神、抗洪抢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成功,就在于我们有这些伟大精神的支撑,就是因为我们党在不同时期都把精神文明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第二,高度重视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的政治优势,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理想的有效途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旗帜和灵魂。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是武装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反动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政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取得革命的胜利,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党运用和发挥好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优势。“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涵外延极为丰富的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4]而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立党治国的根本思想,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抵御错误思想干扰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高昂不息的主旋律。中国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是一个民众拥有权利的主权国家,而国家是国民的国家,国民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家。爱国主义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自己的祖国极其忠诚和热爱的浓厚情感,它是民族凝聚力的强大精神力量。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构成了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它作为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成果,是对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和应该养成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具体概括。
第三,高度重视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再次强调,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这表明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激荡的形势下,建设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国内外政党执政经验与教训做出的自觉回应。
“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5]淡化或者终结意识形态只会造成自己话语的流失,被某些西方国家所谓的“普世价值”所迷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人民的主心骨,西方敌对势力想方设法用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和多党制等所谓的“普世价值”来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苏联的解体,为社会主义国家提出了警示,那就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21世纪,要特别注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培育,不断增强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和错误思想的干扰能力。赫鲁晓夫开始执政后,苏联在意识形态领域粗暴地否定斯大林,斩断了苏共意识形态的传统。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苏共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放弃了意识形态领域这块重要阵地,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另起炉灶搬来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必然反映在经济和其他方面。“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形式的,还是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6]苏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迷失,是从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全盘否定斯大林开始的,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一方面使人们从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也使整个社会陷入思想混乱。而“直接导致苏联核心价值迷失的,是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新思维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7]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民主化”、“公开性”、“多元化”试图在意识形态领域做大幅调整和改革以摆脱意识形态僵化的困境,但是这种变革沿袭了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的错误,使得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任意滋长,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汇成一股强大的否定列宁、否定苏共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洪流,最终冲垮了苏联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仰。正如曾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中中央政治局委员雷日科夫在他的回忆录《大国悲剧》中所总结的那样“对于‘民主派针对领导了这个国家整整70年的苏共展开污蔑性的攻击时,苏共几乎没有作出任何回应。当敌人向苏联和社会主义发起实实在在的进攻时,党的意识形态‘机器竟完全丧失了行动能力。”[8]
与此相反,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相继取得了抗美援朝、战胜三年自然灾害、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抗洪救灾、神州七号飞行、抗震救灾等伟大胜利,先后形成了雷锋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以来,我们形成了改革创新精神、抗洪抢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成功,就在于我们有这些伟大精神的支撑,就是因为我们党在不同时期都把精神文明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9]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后也适时地调整了意识形态,但并没有放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观。在处理指导思想问题上,是十分谨慎的,以苏为鉴,注意吸收苏联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历史教训。《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客观公正地评价了毛泽东,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高度重视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和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规律,对于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至关重要。
二、高起点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联系
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内容上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点进行统筹规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核心地位,只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才能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进一步端正人们的思想观念,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形成有效地引领社会思潮和群众意识的良好氛围,达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目标。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实践、由少数人的学术研究转化为全国公民的理论诉求。同时,也是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转化为人民大众乐于接受、喜闻乐见的自觉追求,最终达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二者紧密相关,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面推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扣准两者的契合点,充分把握两者的内在关联,科学实施,创新举措,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多视角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
第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坚持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辩证统一,坚持人类自觉地认识社会和自然的发展规律,并根据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它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理论,是能够回答时代课题和指导中国实践的理论。这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仍然是我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有力武器。恩格斯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10]恩格斯的话实际上指出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是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是我们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有力武器,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理论武装的有力武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已经反复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真理,它具有鲜明的真理性和时代性,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发展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仍然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于西方国家,但其眼光却具有世界性,它不是针对某一个国家的学说,而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11]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能被中国化,并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的发展仍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基本规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改革开放以后,又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正如邓小平在1992年苏东剧变后不久,高瞻远瞩地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12]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几千年人类历史思想与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创立了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逻辑严谨的科学体系致力于对客观事物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和探讨,力求反映事物的真面目,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力求使自己的理论成为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方向,同时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提供了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我们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主体内容和现实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苏东剧变之后,西方国家反华势力更加强劲地对我国进行各种西化和分化策略,不断地在意识形态方面进行侵蚀,以“民主”、“人权”、“自由”为武器来攻击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目前,我们对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还缺乏统一的认同和深刻的了解,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够使我们更加主动地应对西方政治思潮的挑战,赢得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的主动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历程证明,所谓理论精英创立的思想,只有上升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并为大众所接受,才能对社会进行有目标的治理,这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要大众化的客观要求。
第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补充了富有时代气息的思想元素,加入和继承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和社会主义价值传统。民族文化将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与性格凝结在一起,是民族发展的天然纽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尊重中华民族的民族感情,从话语表述到理论内容都是中国气派、中国作风和中国风格,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才能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同,才能在价值观念上自觉认知、在行动上自觉践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和共同的记忆使人们获得了生活的意义和希望的源泉。从形式上来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而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而且在语言上也彰显了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这就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社会化路径。
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的是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取向。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的思想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也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观点和思潮。由于思想观念模糊,政治意识淡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抵挡不住腐朽生活方式的诱惑,不求上进,不是追求真善美,而是以假丑恶为追逐的目标,逐渐丧失了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格调和操守,与社会主义荣辱观背道而驰。“八荣八耻”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2]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
[3]邓小平文选?穴3?雪[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丁军,刘爱军.以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10,(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6.
[7]周玉.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J].科学社会主义,2010,(3).
[8]雷日科夫.大国悲剧-苏联解体二十年反思[J].新华文摘,2009,(24).
[9]张传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人民的主心骨[J].求是,2009,(15).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
[11]习近平.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J].求是,2010,(7).
[12]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责任编辑宋桂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