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龙
摘要:产业聚集正效应已受到各方肯定,但产业聚集同时对区域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工业聚集所产生的负外部性,其归因是抱有发展压倒一切、滥用公共产品和搭车不付费的理念。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政府要加大规划环评与复评,完善环保设施,科学管理,严惩环境违法行为。企业要加大环保资金投入,提高科技水平,正常使用环保设施,走上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
关键词:产业聚集;区域环境;负外部性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3-0060-04
一、对产业聚集的负效应认识不足
产业聚集已呈欣欣向荣之势。产业聚集所形成的正效应正逐渐被我们认知:节约生产成本,形成竞争优势;产生专业分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形成竞争与合作效应;扩大生产规模,产生品牌与广告效应;此外,还能形成规模经济、外部经济等等。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凡是产业聚集发展好的地方,区域经济就取得了大发展。
我国已经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加快集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区域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关注产业聚集(主要是制造业聚集)的正外部性较多,而对其负的外部性关注较少,比如产业聚集带来的环境外部性等问题。对产业聚集所带来的负外部性研究较少,从我们的调研来看,主要原因有:一是研究难度大。研究乏人,深入研究的人少。污染在某些地方是事实性存在,司空见惯,但收集资料困难。环境污染问题是政府怕、企业怕,不愿意配合调查研究。二是对环境污染问题背后发议论的多,敢于站出来批评的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怕得罪人。三是环保措施讲的多,落实到位的少。没有建立环境管理机构,没有按照环保要求检查监督。四是企业单打独斗的多,合作共赢的少。五是事前环评的多,事后环评的少。只要环评过关了,以后生产得过且过。
产业聚集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已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较强现实意义的课题[1]。本课题以安徽S镇铸造业为例重点探讨产业聚集对区域环境的负面影响与治理。总体而言,现阶段我国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而安徽仅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以工业聚集为重点研究对象,符合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安徽S镇铸造业发展历程及污染溯源
(一)S镇铸造业发展历程。S镇是全国闻名的“铸造之乡”,源于清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旺了这里的铸造之火。挑着小火炉,拉着大风箱,伴着吆喝声,走街又串巷。20世纪80年代,S镇的小伙子们就这样“铸造”起家。小火炉、小砂轮、小作坊,铸造出“傻、大、黑、粗”的产品。由于当时的铸造业技术含量低,工艺简单,工匠们只要瞄一眼就能仿造出来,“什么都能铸”成为S镇铸造的招牌。他们也凭此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捞到“第一桶金”。到1993年,S镇铸造业的资本原始积累达到顶峰,出现“十里炉火红”的动人场面。然而由于众多的铸造企业产品品种单一、生产条件简陋、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污染严重,不仅制约了自身的发展,也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以致到了要下马的局面。
S镇铸造真的就此要断了烟火吗?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经过认真的探讨和反思,决定规范私营铸造业,改变过去的小作坊式生产、家族式管理自然发展的状况,用现代化管理模式拯救这个传统产业[2]。2000年8月,以“立足铸造、规模集聚、工业为主、科学规划”为特点的工业园区正式创建。目前入园企业133家。产品涉及汽车配件、电力金具、电机配件、羽绒制品等,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机电设备、新型建材等并存发展的产业格局,产品遍布全国,并远销英、德、日、伊拉克、越南、南非、安哥拉等国家和地区。园内机械铸造业于2005年被确立为安徽省重点扶持的30个产业集群之一,2006年初,园区又成为该县唯一省级开发区。2011年被批准为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汽车零部件基地,正向全国最大铸造基地目标奋进。
(二)铸造工艺流程及污染排放。铸造工艺一般有十二个环节,如下图:
从以上铸造工艺流程及污染排放图可见,铸造工业主要产生大气污染、烟尘、粉尘污染、固废以及较低的噪音,没有工业污水。因此治理污染可以对症下药。目前比较成熟的除污技术有:针对烟尘、粉尘可以安装袋式除尘器、水雾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等除尘设备。S镇工业园即有工厂生产此类环保产品。很多铸造厂安装了除尘设备,效果很好。目前政府正在大力资助推广应用电炉、热风冲天炉和冲天炉—电炉双联熔炼工艺,淘汰手扳炉、退风炉等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对减少SO2、CO2的排放,效果颇佳。对冲天炉实行全封闭,可以有效降低噪音。要建设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而对固废,比如炉渣、废铁屑等固废,处理办法很多,可以变废为宝。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兴建固废处理厂,更利于集中处理,提高成效。
三、产业聚集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及归因分析
(一)产业聚集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区域环境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和。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环境。分自然区域环境(如森林)、社会区域环境(如各级行政区)、农业区域环境(如作物区)、旅游区域环境等。社会区域环境可按社会经济文化特点划分为城市区域环境、工业区域环境等,它们分别构成一个独特的人类生态系统。
环境因素的重要性被人类重新认识是人类经济活动尤其是工业活动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活产生危害已经大大显露的20世纪60年代。从那时起,人类就开始反省自身的经济活动行为,开始有意识或者通过法律形式规定经济活动。宗旨是为了维持与改善人类生活的环境质量,必须限制或禁止某些生产活动的进行或者规定生产活动对环境给予不良影响的程度。为此,各国相继制定了不同的环境保护法规以及规定不同区域的环境质量标准。经济活动尤其是工业经济活动,由于性质以及是否采取了控制性措施的不同,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同。相比之下,机械尤其是精密机械、轻纺与服装工业等对环境的影响相对比较小;而一些新兴工业如电子信息工业则较少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出于来自环境本身以及民众对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的压力,各国各地区均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并开始执行越来越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并强制经济活动必须在不超过某种环境标准之下进行。环境质量标准在各国或各地区并不完全一样。一般而言,在发达国家有较高的环境质量标准;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工业化刚刚起步的国家,则环境质量标准设定的较低。由此导致了一些发达国家的传统污染型企业为了逃避本国严格的环境标准而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环境破坏,成为当前倍受世人关注的国际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局部工业化地区的问题,更是全球性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致使人类本身开始重新审视其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尤其是审视产业聚集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园、开发区如雨后春笋似的,东南西北,随处可见。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发展经济,同时便于集中处理污染,尽可能减少工业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但是,由于诸多原因,产业聚集也给区域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S镇工业园只是本文籍以探讨的案例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S镇个体经济尤其是私营铸造企业一哄而上,这些企业大都污染严重,制约了S镇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难以提高。工业园区创建后,为减少污染提供了客观基础。S镇铸造业由散到聚,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由脏到净,由差到好。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没有工业用水污染,但有生活污水,却无污水处理厂。2.烟尘、粉尘污染没有根本解决。首要原因是生产工艺落后,设备落后,如使用手扳炉等;其次,环保设备质量参差不齐,而且有的时停时用。3.没有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导致乱倒现象。
(二)产业聚集对区域环境影响的归因分析
其一,发展是硬道理被曲解为发展压倒一切。为了获得发展,可以暂时牺牲环境,甚至对环境污染熟视无睹。具体表现为,先发展后治污,或先污染后治理,或边发展边治污。后发地区渴望发展,发展至上的思想已经压倒了环境保护,主导着地方政府领导的决策。经验表明,富国或富裕地区对经济增长给环境带来的负面作用比穷国或落后地区有着更清醒的认识,并采取了更多的环境保护法律、规章制度。穷国或落后地区由于急切的想改变并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必然对污染和增长的其他负面作用关心甚少。GDP崇拜的政绩观诱使地方政府的领导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暂时的繁荣和发展。只要企业能带来GDP的提升,推动当地经济较快增长,官员未来的升迁之路就会一片光明。所以,即使企业在运行中涉嫌污染,地方政府也难以痛下坚决处罚的决心。有些地方政府与污染企业的利益关系纠缠不清,只求权钱双收,不顾环境保护和百姓福祉。
其二,滥用公共产品。从某一特定区域来看,区域环境是一种公共产品,容易受到制造业等企业的滥用,其结果是产业聚集区整体环境及周边地区环境的恶化。群众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往往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只有当自身的利益被滥用公共产品而侵犯时,才敢于控诉,才出来维权。公共产品的管理责任无疑落在政府的肩上,而由于管理主体的单一性,也滋生助长了滥用之风。
其三,搭车不付费。聚集区属于公共环境,它被污染了,很难说是某一个企业所为,很难让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承担治理的责任。因而,聚集区内任何特定企业在治理环境这一问题上都有托词,都想成为“免费搭车者”,不愿主动承担治理环境污染的责任。这使得环境治理难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四、产业聚集对区域环境影响的治理对策
(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何在?经济发展的目的何在?金钱乃至物质主义常常遮蔽了人们对目的的思考。人,才是发展的目的。试想,如果GDP增长了,蛋糕做大了,口袋里钱多了,人却生活不如意,生存有何意义?钱与生活,岂不本末倒置?!促进产业聚集,是为了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同时将污染减少到最小的限度。在发展经济、兴办企业的时候,不是仅仅应付上级检查,获得环评批复,置一个环保设备傀儡,而应实实在在地做到发展不影响环境,否则任何发展都不可持续。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要把环保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要提高环保意识,实现科学发展。这样才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的美好境界。人们应该和政府携起手来,共同保护环境。政府更应该设法焕发群众的主动性,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二)树立正确观念,打造科学有为政府。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载体。但是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不同程度的恶化。这实际上是对未来的一种“透支”。人们现在不但要忍受环境污染和社会秩序恶化所带来的种种短期后果,还要在未来付出更高的代价。中国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政府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不能忽视甚至减弱政府自身应有的“看得见的手”的作用。而且要更加清醒的认识到,政府在转变职能的同时,绝不能放弃公共服务职能。无论是西方现代化、工业化的历史教训,还是我国至今的发展现实,都告诉我们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政府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任重道远。国家节能减排指标已经分解到各地,要充分认识到国家节能减排的力度。这已经是硬任务、硬指标。不可回避,也无法回避。如果不认清这一点,或者敷衍塞责、得过且过,自己碰得头破血流不算,还将贻害子孙。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发展道路和经济发展方式。地方政府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强化科学发展意识,理性看待GDP。不盲目崇拜GDP,也不盲目抛弃GDP,而是追求理性高效、降低自然及社会等成本的“品质好的GDP”、“绿色GDP”。抛弃片面追求GDP增长而不考虑资源投入和环境成本、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需要不顾及后代人利益的发展观。其次,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更要树立全局观和长期观,不仅对自己、对当代,还要对周边、对下一代负责;对待环境问题不可短视,要权衡利弊,科学决策,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速度、结构、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三)科学选择产业聚集区。为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通过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革等在内的多种努力,使经济活动不排或少排污染物质,以及对所排污染物质进行严格的污染治理,使之达标排放。完全达到零排放不仅会大大提高生产成本,有时在技术上也是不可能的。这样的矛盾有时可以通过合理的区位选择得以较好地解决。我们知道,自然界本身是有一定净化能力的,有效地通过自然界本身的自净能力,选择合理的区位也是环境保护的需要。对此,研究者以及实际工作者已经有了大量的经验积累,如制止在城市的上风布局污染型企业等,通过对环境自净能力大小和污染治理经济合理性的认识与把握,进行功能上的划分,并分别制定不同的环境质量标准以及对进驻企业类型的限制,从而尽最大可能在生产(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又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四)明确集聚区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区域开发一般是逐步、滚动发展。由于污染源种类和污染物排放量等不确定因素多,只有对区域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才能保证区域开发过程中始终与环境质量达标要求紧密联系起来。集聚区建设和环境管理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推行循环经济理念和清洁生产原则,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按照ISO14000标准体系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努力将集聚区建成生态型产业集聚区。
(五)大力支持企业完善环保设施。客观而言,购买环保设施确实要占用企业的有限资金,影响企业的暂时发展。政府要发挥财政杠杆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鼓励企业新上环保设备。可以采取一次性奖励、水电减免、税收优惠等具体手段,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同时,大力宣传典型,切实转变企业环保观念。杜绝环保设备不用或不经常用的现象。一旦发现违法违规现象,依法惩罚。要积极培育公司做大做强,因为大公司环保投入和效率较有保障。
(六)加强科学管理,完善公共服务。一要认真做好规划环评与复评工作。只有实施规划环评,才能够防止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盲目上马,避免产业发展布局重合、定位冲突,改变流域和区域开发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针对环评过后,园区或企业不兑现承诺,不按要求补救、完善环保设施的普遍现象,政府应该规定环评之后每隔三五年复评一次,或突击抽查一次。做得较好的,复评费用由政府买单;没有按照要求做的,依法惩罚。二要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1)在保护水资源方面。制定水资源利用规划,提高聚集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及污水处理综合效益。(2)在保护水环境方面。从源头削减水污染,企业采取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加强防渗措施,减轻对地下水的污染。(3)在保护大气环境方面。对地面扬尘进行控制,减少扬尘污染;减少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控制工业点源的排放。(4)在控制噪声方面。强噪声源的工业企业慎重引进聚集区;入区企业要采取消声、隔声措施。三要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要优化资源配置,特别应做好区内供排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实现对区内污染的集中处理和深度治理。四要监管与服务并重,推动产业集聚区健康发展。对入区项目要提前介入,跟踪服务,担责尽职,全力支持项目建设。根据产业集聚区的定位,严格项目环境准入,支持先进,制止落后,限制排污量大的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总量减排控制闸的作用,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采取过程与结果结合式监督方式。发现问题采取倒查式,追究责任人。绝不可睁一眼闭一眼,贻害无穷。加强平时检查,重在帮助企业理清思路,澄清认识。指导企业解决污染治理问题。不是等污染发生了再查,而是防患于未然。越级检查、相互检查、突击检查、依法处理等方法,效果很好。吸收群众、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形成环保合力。鼓励群众举报环境违法行为,谁举报谁得奖的做法值得继续发扬。省级政府及环保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杜绝违法现象。尤其要纠正随意办厂、乱占耕地、污染环境现象。“以罚代治理”监管模式的结果是环保部门罚款增多而企业污染并没有减少。因此,对经济主体(企业)的约束,必须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克服以罚代法,以权代法,下不为例等现象。
(七)克服侥幸心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企业要树立新的效益观,即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要彻底拒绝投机、偷排的侥幸心理。要积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完善环保设施,规范环保流程。想方设法完善环保设施,包括自制环保设施,坚持正常使用,保持环境洁净。第二,加强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工艺,在提高产能的基础上减少污染排放。第三,引进技术与管理人才,提高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提升企业档次。第四,组织产业协会,争取资源共享,实现共同发展,弘扬聚集效应。
参考文献:
[1] 刘军,吉敏.产业聚集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11(8):34.
[2]安徽日报记者.含山县林头镇:重铸传统产业[EB/OL].(2002-08-05)[2012-01-01].http://www.anhuinews.com/history/system/2002/08/05/000081647.shtml .
责任编辑莫仲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