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涛
摘要:民生作为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物质和精神权益之体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民声是民生的反映,是民意对民生的表达和期盼。民生和民声,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在国家社会发展中意义重大,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关键词: 民生;民声;社会稳定;和谐社会;国际形象
中图分类号:D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3-0022-05
重视和改善民生,就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想,它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也是党和政府的基本职责。“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民生,作为民众的基本生存、生产和生活状态及基本权益的体现,标示着老百姓生存、生活的质量、状况,它表征了民众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最基本权利和利益。民生不仅涉及到民众的切身利益,还影响到民众对其发展如何的反应——民声,关系到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国泰民安。
民声,是老百姓围绕自身、群体或国家利益所发出的声音,表达对政府、民间等政策、事件、人物等的关心、喜欢或不满等情绪及意愿表达,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直接表达和体现,它是一个社会中最底层的发声渠道和途径,也是群众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途径之一。在国家政治层面及经济社会发展意义上,民声不是个别声音的表达,而是群体利益或情绪的体现。民声如何,不仅反映百姓的声音,另一方面也是国家和社会在经济政治等发展中某种状况的反映,因此值得关注和重视。
民生和民声,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在国家社会发展中意义重大,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一、民声与民生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的实践和交往是社会存在的根本;在历史的进程中,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存在的实践主体,也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民生作为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物质和精神权益之体现,涉及到民众最基本的生存、生活问题,事关百姓的吃、穿、住、行,以及在此基础上基本政治民主等权益的实现和维护。它是社会存在的最基本表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社会意识是人对社会存在的精神、意识层面上的反映,包括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民声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是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上的反映,主要是对民生的反映。
因此,民生是根本,民生如何,决定着民声如何;反过来,由于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影响社会存在,因此,民声也反映了民生如何,并影响民生的发展。
(一)民生决定民声
民生是根本,民生发展如何,在根本上决定民声如何。老百姓的生存、生活质量提高了,状况改善了,民生状况、质量良好,百姓自然会发出良好的声音,说政府的好话,而且这种话不是违心的,是发自内心的。只有民生的发展有保障,社会发展才有保障,良好的民声也才有保障,社会稳定也才有保障。
作为农业大国,可以说,近代以来,土地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关乎中国国计民生、历史兴衰的基本问题。毛泽东曾说:“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讲,就是共产党一直注重、发展民生——农民的土地问题,从而受到当时中国最广大阶级——农民阶级的支持和拥护,才取得了胜利。也即共产党抓住了人心,得到了民声、民心的支持,进而才能取得胜利。
相反,民生若没有保障,百姓的基本物质及精神权益得不到维护,甚或民不聊生,自然民声就不好,甚至民怨沸腾。坏民生会产生坏民声,影响到政权得失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失败,从根本上讲也是国民党自己没有关注当时中国的民生,搞得民不聊生,以至民怨沸腾,从而失去民心的结果。由于国民党的党风不正,派系纷争严重;政府官员贪污、受贿及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腐败现象泛滥,官僚资本巧取豪夺与垄断;加上当时错误的财经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恶性通货膨胀,致使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加之国民党始终坚持一党独裁,反对民主政治,种种做法既与当时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相违背,又与全中国人民要求民生、民主的愿望相对抗,结果民声鼎沸,丧失了民心。因此,国民党的政治失败实属必然[2]。
毛泽东曾说过:“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在革命政府的周围团结起千百万群众来,发展我们的革命战争,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我们就能夺取全中国。”[3] “得民心者,乃得天下”,民生决定民声、决定民心。这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最基本经验,今天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重要的意义。
(二)民声反映民生
民声是民生的反映,是民意对民生的表达和期盼。民众在实现、维护自身物质、精神权益的过程中,对政府所实施的各种政策及其产生的效果,都会根据自身利益或集体、国家整体、长远的利益自觉或不自觉地来进行衡量。而政府实施的各种政策恰恰是与民生发展紧密联系的,它关涉百姓的基本物质、精神权益的实现和维护情况,甚至决定了民生的发展。因此,民众在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对政策实施情况的后果预设或既成结果的评论就通过民声体现出来。老百姓的生存生活质量状况、基本民主政治权益的好坏,等等,都能通过民声反映出来。一般来说,民声是民生发展的一面镜子,民声好,表明民生发展状况良好;民声坏,则表明民生发展状况糟糕。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各级官吏置民众、国家与民族利益于不顾,利用接收之机,中饱私囊。对于国民党官员的种种劣迹,沦陷区人民愤愤称接收为“劫收”, 称接收大员为“五子登科”人物。“劫收”使国民党更加丧失凝聚力和号召力,不仅使其党派内部人心涣散,还使光复区老百姓乃至全国老百姓原来对国民党政权存在的幻想变成了泡影,正如歌谣所唱的:“盼中央,望中央,中央来了更遭秧”[2]。负面民声体现了当时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民生负面发展的真实状况,也反映了老百姓对国民党统治的不满与失望。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和关注民声,以此为重要依据来关注和发展民生,推动革命和建设的顺利进行。深入到实际中进行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正确认识了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不断发展的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对民声的调查是调查研究方法的重要方面,从中可以发现民意,体察民生发展状况,进而找到正确的对策。如早期毛泽东对湖南农民运动的实地调查,发现、澄清了当时农运的真实状况和农民的真实态度,并从中发现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中心又是土地问题,进而找到了当时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并最终取得胜利。
历史发展到当代,民声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达出来,如民众的口头表达,通过书报、网络等各种媒介传达,利用歌曲、民谣民谚、戏曲、影视作品等形式间接表现等。民众对于民生、社会现象等产生的各种情绪,甚至激愤等,都会通过以上诸种形式表达或宣泄出来,以达到影响社会、改造社会的目的。如民谣对社会现实、现象的反映功能。“民间谣谚正是以民间化的议论形态表达了人们的倾向较为一致的评价性意见。因此,民间谣谚也是社会舆论,只不过它是社会舆论受到社会挤压后的非体制性产物。”[4]历代以来以至到当代,民谣大都具有传达社情民意、醒言警世的功能。“新时期的新民谣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寄寓了严肃的政治思考,它对社会现象做出直接快捷的反应,始终保持着清醒的批判意识。俄罗斯大作家普希金曾经说过:“民谣是时代的一面镜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有必要从这面镜子中观察社会风貌[5]。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关注、倾听民声,体察民生。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各级政府官员和人大代表,应因地制宜让民众有一个便捷、畅通、理性合法的民声诉求表达渠道,认真倾听人民的声音,把尊重民意、反映民意和实现民意当作本职工作,使民声得到表达、重视和最终解决,而不是忽视、掩盖甚至违背民意。如当前民众对农民负担问题、教育乱收费、收入分配、住房拆迁、看病难等具体民生问题的民声反映,体现了民众对收入、教育、住房、医疗等民生问题的关切和期望。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引起重视并切实解决好。
二、民生与民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李景治在《改善民生绝不是“软道理”》一文中提到,民生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直接涉及制度改革和影响到社会稳定,并举了诸如失业、农民工就业、非法征地、黑社会、住房、医疗保险等当前具体社会问题和现象来阐明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6]。
此外,民生与民声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和意义。除了“民生与民声事关广大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和切身利益,直接涉及制度改革” 等方面,在民族、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上,民生与民声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两大方面。
(一)民生与民声关系到社会稳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稳定,包括政治和政权稳定、经济稳定、文化价值等稳定,以及在总体意义上的国家和社会稳定。正是在上述意义上,民生和民声如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政府或执政党政权的稳定性、信誉度与影响力,关涉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实现。
民生作为民众基本的物质和精神权益的体现,它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存在和发展最一般的基础,民生如何关涉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中国自古就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之说,“安居乐业”、“太平盛世”都是民生发展良好的结果。在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中,认为民生就是百姓生活充裕,从而社会安宁。孔子曰:“足实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篇》)孟子曰:“黎民不饥不寒,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所处国际地位的变化及实际发展的状况,民生问题更是受到重视。孙中山主张,社会建设之首要在民生。他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民众的生命便是。我们现在就是用民生二字,来讲外国近百年来发生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社会问题。”[7]590-591他认为,民生是经济和政治活动的中心,也是一切历史活动的中心,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7]802。历代统治阶级大都注重民生发展,因为它涉及到政权与国家、社会的稳定。晚清政府的灭亡,除了制度原因之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清政府没有抓住一切机遇重视民生、发展民生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注重发展民生。新中国成立后,从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早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到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改革开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到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胡锦涛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都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目的,在实践中更是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切实贯彻和实施。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表明,正是中国共产党切实注重发展民生,才保证了中国的真正稳定与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成功,受到群众的拥护,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改革始终注意造福与民,改革的成果始终惠及全体人民。”[6]在此基础上,社会和谐才有实现的基础和可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实现,也是一个不断发现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而归根结底这些问题和矛盾都是民生问题的展现或其引发。比如住房、就业、保险等问题产生的社会矛盾,或在其基础上引发的其他社会问题,甚至会引起诸如自杀、仇富等一些极端现象。虽然这些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从总体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如果不加重视或解决不当,极有可能会使矛盾激化甚至酿成冲突,甚至被敌对势力所利用。“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处理得好,可以增加人民团结,促进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处理得不好,使矛盾激化,小事会变成大事,甚至酿成乱子,就会给我们的社会稳定和事业发展带来不应有的损害”[8]。
而民生的改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十二五”规划能否得到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有赖于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民生长期得不到改善,群众的积极性就会被挫伤,与民生有关的社会矛盾也会激化,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就会受影响,这显然不利于“十二五”规划的贯彻落实[6]。
民声反映民生的发展状况,同时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和无形的社会力量,民声对社会权力、政府公共政策也形成某种约束和制衡,是社会中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9]并进而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邓小平曾多次强调,要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工作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准,党和政府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是民生的最重要和最基本体现,而人民是否拥护、赞成、高兴和答应,就是民声。人民拥护、赞成、高兴和答应,表明政策得当,民生发展良好,民声自然就好,民众自然会拥护,社会自然会趋于稳定。反之,若人民不赞成、不高兴、不答应,则表明在政策上尤其是民生发展上出现了问题,老百姓自然会有不好的声音出现,也会对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安定,要特别重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及时合理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这实际上强调了要通过体察民声、进而保障民生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性。
各级政府应该使政务信息尽量透明化,以利于消解民众的猜疑、误解,增强民众对政府的社会信任度,化解不利民声,促进社会和谐。“在民主政治中,人民群众能够掌握和享有必要的政府信息,这是政府取得社会信任的基础,……事实证明,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实质上是对自己所作判断真实性的确信。”[10]因此,民生和民声如何,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二)民生与民声关系到国家的国际形象与国际地位
民生与民声关涉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及发展,则关乎这个国家和社会在国际上的形象、地位和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与自然要素的综合认知与评价。”[11]无疑在这些因素中,民生作为一个重要的要素,它对国家的国际形象与地位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甚至决定作用。“一个国家要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首先要练好‘内功,即发展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同时奉行和平、友好、合作的对外政策。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推进国家的社会进步,是塑造良好国际形象的基础。”[12]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尤其是民生获得巨大发展。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民财富的快速膨胀,绝对贫困人口的迅速下降,使中国成为世界公认的减贫效果最显著的国家,正是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才逐渐上升。
在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海外专家学者和媒体通过发表谈话、撰文等方式对中国共产党9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钦佩和赞赏,认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出现了经济奇迹,从而使中国的影响和全球性地位得到加强。从全球角度看,中国的发展使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所所长保罗· 埃文斯教授认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经济取得了成就,世界影响力逐渐扩大,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中国在过去30多年里变化速度是惊人的。原苏联驻中国外交官库达舍夫认为,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成绩,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得到提升。“中国的全球性地位得到加强。从全球角度看,中国的发展使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在金砖国家机制、二十国集团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丹麦议会第一副议长摩根斯·吕克托夫特认为,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经济改革让几亿人摆脱了贫困。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中国一样让这么多人摆脱贫困。这一进程仍在继续。由于中国的成功和经济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占有更加主导的地位[13]。
民生得到了良好发展,取得实际显效的结果,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和改善,老百姓自然就会由衷感到高兴,对国家、政府感到满意,民声就好。民声的好坏,也关乎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影响到国家形象。“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是国家一笔雄厚的无形资产。”[14]而国家的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等所给予的总体评价和认定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为民声。
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必然会更加复杂多变。尤其在当今网络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民声的传播渠道具有多样性、复杂性、间接性、传播迅速性等多重特点,与传统渠道相比更加不好把握,如果不及时发现和解决民声所反映出来的矛盾、意愿等问题,极有可能引起国际范围的关注,从而引发不同程度的国际影响,使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受到冲击,甚至给敌对势力造成借口。
因此,各级政府和领导应“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汉书·艺文志》),通过各种有效渠道直接或间接去及时倾听民声,体察民情、民意,使民怨甚或民愤止于疏导,得到化解,及时为民众排忧解难,依法、合情合理地解决民众反映的民生问题,而不是用其他强制手段来“解决”。惟有如此,才能获得老百姓好的评价,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进而形成善的循环,使地区、省市、乃至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得到良好发展,提升软硬实力,从而提升本地区、省市、乃至国家的国际形象。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都有可能突出显现。因此,“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任务。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重视和倾听民声。通过民声“透视”民生发展的状况,体察群众对民生发展的意愿和要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进而改善、发展民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惠勒·斯诺.斯诺眼中的中国[M].王冠恩,申葆青,等,译.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2:47.
[2] 李松林.简析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真正原因[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26-34.
[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4] 祝兴平.转型期民间谣谚与社会舆论评价[J].新闻记者,2002(11):18-20.
[5] 郭远.关于新民谣警世功能的哲学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2-44.
[6] 李景治.改善民生绝不是“软道理”[J].人民论坛,2011(11):127-129.
[7]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8]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18.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37.
[10] 宋惠昌.人民信任政府的前提是政府信任人民[N].新闻晨报,2011-01-26.
[11]管文虎.国家的国际形象浅析[J].当代世界,2006(6):36-38.
[12] 管文虎.关于研究中国国际形象问题的几点思考[J].国际论坛,2007(5):1-6.
[13] 中国道路·中国奇迹·中国影响——国际社会盛赞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取得巨大成就[N].光明日报,2011-06-03(8).
[14] 管文虎.国家形象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3.
责任编辑任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