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汉语存在句看句法像似性

2012-04-29 18:48朱锡明
现代语文 2012年3期
关键词:汉族人语序句法

摘 要:文章从现代英汉语存在句的语序和古今汉语中一类存现句的历时变化这两个角度来考察句法像似性问题。已有实验证明,英语民族在空间认知顺序方面存在由整体到局部的倾向。由此出发,本文假设英汉民族在空间认知顺序方面是一致的,从而根据句法像似性原则对现代英汉语存在句的表层语序做出统一的解释。此外,虽然现代英汉语中由动作动词构成的存现句的表层语序符合“时间像似性”原则,但是本文的历时考察表明,表达同类意义的古代汉语中早期的存现句并不受“时间像似性”原则支配。

关键词:存在句像似性空间认知顺序时间像似性

一、现代英汉语存在句的语序与句法像似性原则

像似性(iconicity)也称临摹性,在认知语言学中一般是指“人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而形成的概念结构跟语言结构之间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沈家煊,1996)。张敏(1998:139)认为,像似性是指“语言的形式与内容(或者说,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有着非任意、有理据、可论证的一面。”

已有国内学者以像似性理论为基础研究英汉语言中的存在句,如刘宁生(1995)从分析现代汉语存在句内部成分的语序着手,认为汉语中存在着一个“参照物先于目的物”(“背景”→“目标”)的语序原则,如“桌上有本书”。沈家煊(1996)考察了英语剧本的场景描写,结果表明:“在英语存在句中,‘目标→‘背景和‘背景→‘目标两种次序的使用频率大致相当,因此还不能说英语有很强的由‘目标到‘背景的感知倾向,只能说英语不像汉语一样具有很强的由‘背景到‘目标的感知倾向。”沈先生在该文中不无遗憾地指出,“我们还是缺乏独立于语言的、来自认知心理学的证据,能证明英汉两个民族感知空间关系的过程确有差异。”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王甦、汪安圣(1992:41~45)介绍的国外认知心理学家在1977年进行的一次实验恰好提供了一些相关实证依据。该实验的受试是以英语为母语者,实验结果表明,英语民族存在从整体到局部的空间知觉顺序倾向。这样就初步证实了沈家煊(1996)的猜想,即“说英语的人在感知空间关系时……倾向于由‘背景到‘目标,只是英语的语序不怎么受‘像似原则的支配,而是受约定俗成的句法规则的支配。”

受上述实验结果的启发,我们进一步认为,英语存在句句首的“there”所表示的是一种抽象的处所概念,是空间认知过程中一种高度虚化的“背景”。因此,英语存在句的表层语序实际上对应着英语民族从整体到局部的空间认知倾向,它是受句法像似性原则支配的。这一看法的着眼点在于,将来如果有认知心理学实验能证明汉族人也存在从整体到局部的空间知觉顺序倾向,从而刘宁生(1995)的假设可以成立,那就可以最终得出一个跨语言的概括性结论: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的存在句的表层语序都受像似性原则的制约,反映的是相同的空间知觉顺序倾向。这一结论也与蓝纯(2003)的研究结论相吻合。

二、古今汉语存现句的结构差异对某些句法像似性分析的挑战

张健(2002)根据句法像似性理论中的“时间像似性”认为,由动作动词构成的现代英汉语存现句所遵循的顺序是人们的认知顺序:人们先认识处所,再认识动作,最后认识存现的实体。

该文对“树上飞出一只小鸟”所反映的感觉过程进行了分析,大致如下:“试想有人在乡间小道散步,路旁有树,树上有鸟,他会先发现、注意哪一个呢?按常理,他应先发现、注意到的肯定是树,因为与树上的小鸟相比,树是大目标、突显目标,更容易引人注意……他只有先听到‘扑的一声,看到树叶一闪,然后才能看到飞出来的东西是一只小鸟。他对此的感觉过程是先感觉到‘飞出这个动作,后感觉到‘一只小鸟这个施事,而汉语表达式‘飞出一只小鸟正好反映了他的这一感觉过程。他对整个事件的感觉过程是‘地点+动作+施事。汉语存现句‘树上飞出一只小鸟也正好反映了他的这一感觉过程。”

以上分析简洁而形象,但是一旦考虑到古代汉语早期的情况,这种分析就会马上遇到困难。石毓智(2007)认为,“树上飞出一只小鸟”之类的存现句在魏晋以前是不存在的。此类意义在当时的表达格式为:(有+NP)+PP+VP。例如:

有蛇自泉宫出。(《左传·文公十六年》)

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上例的现代汉语对应表达分别为“(从)泉宫爬出了一条蛇”“(从)桥下走出了一个人”。两相对比,人们会问:如果汉语存现句的表层语序真的是对汉族人空间认知顺序的像似,为什么魏晋以前的汉语存现句格式和现代汉语存现句中“地点”“动作”和“施事”这三大要素的语序完全不同?是因为古代汉族人的空间认知方式与现代汉族人截然相反?还是因为古代汉语是和现代汉语性质根本不同的一种语言?

我们认为,如果不能起古人于地下并邀请其参加认知心理学实验,那么不妨假设汉族人的空间认知方式从古至今没有根本的改变。当然,汉语的根本特性也没有改变(王力,2003:1),只是汉语系统内部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具体而言,在动作和处所关系的语言表达上,汉语存现句的表层语序从古代主要受“任意性原则”制约转变为近现代主要受“像似性原则”制约。这一历时变化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汉语语法系统内部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①考虑到本文的篇幅和题旨,以下仅举古代汉语中“VP+于(於/乎/诸)+处所词”的存现句式为例略述之。

蒋绍愚(1999)的研究表明,“于(於/乎/诸)+处所词”在先秦汉语中一律置于动词之后,即“V+(O)+于+处所词”。例如:

秦伯以璧祈战于河。(《左传·文12)

但是到了西汉,由于这种句式中的处所词和方位词“中”“下”等高频共现的原因,处所表义足够清晰,因而该句式中原先的“于”可以不要(蒋绍愚,1999)。例如:

以挫晋兵河上也(《史记·晋世家》)

蒋先生在文中指出,“于”这个标记的消失,动摇了“于+处所词”一律后置于动词的语法规则。“Φ+处所词”②可以置于动词后,也可以置于动词前。这种结构从西汉到南北朝逐渐增多,而且是符合“时间像似性”原则的。

由于“Φ+处所词”位置的松动,到了唐代,处所词位于谓语动词前且谓语为具体行为动词的存现句开始萌芽(储泽祥,1997)。例如:

本是楚王宫,今夜得相逢,头上盘龙结(髻),面上贴花红。(《敦煌变文集·下女夫词》)

这种存现句到了宋元时期发展成熟,在近现代汉语中普遍使用(同上)。例如:

白纸上写着黑字儿哩。(元杂剧《看钱奴》)

只有中间七八张桌子还无人坐,桌子却都贴着“抚院定”“学院定”等类红纸条儿。(《老残游记》,15页)

王德的嘴还满塞着冰渣。(《老舍文集·第一卷》,17页)

三、结语

以上讨论启发我们,下述几点值得注意:

(一)独立于语言系统的认知心理学实验材料

在语言学(特别是认知语言学)研究中,单纯在语言系统内部进行的思辨有时可能会有循环论证之嫌。仍以存在句为例:

试问:如何知道汉族人在空间认知方面存在“背景”先于“目标”的倾向?答曰:根据像似性原则,从现代汉语存在句的表层语序可以看出这一点。

又问:为何现代汉语存在句的表层语序是“背景”先于“目标”?答曰:是因为汉族人的空间认知有此倾向。为了避免这种逻辑上的问题,独立于语言系统之外的认知心理学实证材料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共时材料与历时材料相结合

邢福义(1990)在总结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经验时指出,“研究现代汉语中的现象,不妨看看其在古代汉语中有什么样的表现。”很多共时语言现象往往蕴含了历时过程。如果能够在语言的历史中找到实例,就能证实或证伪先前的理论、假说或猜想,推动研究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语言学是任何语言学理论或假说的试金石。

(三)汉语材料与外语材料相结合

在现代语言类型学看来,光凭对少数语言的发掘(哪怕是很深入的挖掘)是无法全面了解人类语言的共性所在的。单纯从汉语某种现象出发所进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可能把一些现象或规律看作是汉语独有的,不必要地夸大汉语的“个性”(刘丹青,2003:5)。反过来说,从人类语言存在相当普遍的共性这一理论起点出发,就有可能对不同语言中的相关现象(如现代汉语和英语中存现句的语序)给出统一的解释。

注释:

①石毓智(2007)认为是汉语动补结构演变的连带效应,可参看。

②Φ表示原先被“于(於/乎/诸)”等所占据的句法位置。

参考文献:

[1]储泽祥.汉语存在句的历时性考察[J].古汉语研究,1997,(4).

[2]蒋绍愚.抽象原则和临摹原则在汉语语法史中的体现[J].古汉语

研究,1999,(4).

[3]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M].北京: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2003.

[4]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刘宁生.汉语偏正结构的认知基础及其在语序类型学上的意义[J].

中国语文,1995,(2).

[6]沈家煊.英汉对比语法三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

[7]石毓智.语言学假设中的证据问题[J].语言科学,2007,(4).

[8]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9]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0]邢福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两个“三角”[J].云梦学刊,1990,

(1).

[11]张健.英汉语存现句的句法像似性探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3).

[12]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98.

(朱锡明上海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公共英语教学部 201306)

猜你喜欢
汉族人语序句法
句法与句意(外一篇)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社会版(一)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汉韩“在”字句的语序类型及习得研究
闽南的汉族人
元朝亡于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