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的心理表征看语义场中词语的搭配关系

2012-04-29 18:13杨莹
现代语文 2012年3期
关键词:原型词典语篇

摘 要:词语的搭配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语义关系,也是实现语篇衔接的内在因素和重要手段。在同一个语义场中,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也可分为纵聚合关系和横组合关系两种,而搭配关系属于词与词之间的横组合关系,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放在一起使用会有不同的意义。本文从语义场理论出发,借用词的心理表征的原型理论和激活扩散模型两个假设,旨在分析语义场中词义搭配关系的形成,并强调搭配作为语篇衔接重要手段的作用。

关键词:语义场词心理表征搭配关系原型理论激活扩散模型

一、引言

语义场(semantic fields)是指意义有关联的若干词出现在类似的语境中,或者说出现在同一个场中(王文斌,2000)。在一个语义场中,词语的意义要靠词语之间的关系来彼此界定。因而,词语之间的关系是语义场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语义场中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语义关系,更是实现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根据词的心理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s),语义在心理词典得到反映的整个过程中,还牵涉到了语义与语义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王文斌,2000)。语义借用词汇形式表达人心理词典中的概念所指,这些词汇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不同种类的语义场关系,其中,在特定语境下有规律的词的共现(co-occurrence)就是这里提到的搭配关系。以下我们将借用心理词典组织中的原型理论(The Prototype Theory)和激活扩散模型(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s)两个假设,对词语搭配关系进行探讨。

二、词的心理表征和词的搭配关系

(一)词的心理表征

词的心理表征又叫心理词典(mental lexicon),是指“永久地储存于记忆中的词的表征”(Carroll,1999:102)。心理词典论者认为人的大脑中存在一个组织,这个组织可以像词典那样储存词语并且随时可以搜索查阅。Radford等学者(1999:233)将“mental lexicon”称为“the mental dictionary of a language”。然而,心理词典又不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词典,其词义获取方式依靠提取(retrieve)和激活(activation),因此研究词及其语义如何在心理词典中得到组织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正是心理语言学家们研究中遇到的难题。目前在心理语言学界比较流行的关于心理词典中的词的组织的假设有三种:原型理论、层级网络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我们在此仅借用原型理论和激活扩散模型来讨论词语的搭配关系。

(二)词的搭配关系

现代语言学鼻祖Saussure在研究词语间组合关系时提出“纵聚合关系”(paradigmatic relations)和“横组合关系”(syntagmatic relations)两个重要概念。当一组语言单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相互替代时,它们之间构成纵聚合关系;而当几个成份连在一起时可以组成一个较大的语言单位时,它们之间则构成横组合关系(罗思明、李建军,2001)。这里的横组合关系从广义上来看是最初研究词语之间搭配组合关系的萌芽。

所谓词的搭配关系,是指词与词之间的横组合关系,即什么词经常与什么词组合在一起(王文斌,2001)。搭配是语言学、特别是语义研究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很多语言学家都有论述。Firth(1957)认为语言既有情景意义,又有形式意义。形式意义可以体现于三个层次:搭配层、语法层、语音层。Palmer(1983:75~76)还引用了J.R.Firth的名言“You shall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看一个词在一块儿出现,你就会懂得它的意义)。Halliday(Halliday & Hasan,1976:284)认为搭配即词语的共现,还把英语中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互补等现象视为英语搭配的种类。朱永生(1996)从搭配的灵活程度上将其分为三种:固定搭配、常规性、创造性搭配。

语义的组合关系指在语流中各个语义成分通过前后连接而形成的关系,这种关系首先表现为词与词的搭配关系(戚雨村,1985:173)。根据Leech对意义的七分法,搭配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指适合用在某一上下文中的意义。词可以通过和一些经常同时出现的词的联想来传递意义,即指因词的固定搭配而产生的区别性特征(王寅,2001:66)。如:“pretty”和“handsome”都有“漂亮、好看”的意思,但是因为搭配的不同,所联想产生的搭配意义也不同。

三、原型理论视角下的搭配关系

所谓原型理论,就是认为词或概念是以原型的方式存储于大脑,这个词或概念的原型一经掌握,它便能被理解(王文斌,2002)。因此原型理论可以看作是人脑对概念的范畴化,每一个范畴中都会有一个原型即中心,在人们的认识领域中,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必然要反映到人脑中,人们再用语言将之表达出来,因此语义是客观世界的必然反映。尽管人们可以编造出假想的故事,但也是以对客观外界的认识为基础的。

Rosch认为,每个范畴都由原型组织起来,原型是一系列典型特征,其中一些特征较其他特征更重要,如果某个物体的特征与范畴的原型特征匹配,该物体就被看作是该范畴的一个成员(王文斌,2002)。人类的思维活动源自概念,在任何语言中,概念的范畴化都是词语搭配的基础,因而这种特征的匹配可以看作是词语的搭配关系。换句话说:客观世界决定语义,语义决定搭配。例如“snow”是一种客观存在,根据我们对它的认识,可以将“snow”心理表征为“white and cold”,因此就有了“white snow”及“It is cold when it snows.”这样的搭配。又如“child”的心理表征为“a boy or a girl”,当我们听到“a handsome child”就会知道这个“child”一定是“a boy”,这不仅取决于我们对“child”一词的理解,更取决于与之搭配的“handsome”一词的语义表征。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全人类具有基本相同的客观外界,因而思维也大致相似,这正是操不同语言的人得以相互理解、使不同的语言文字得以互译和理解的基础(王寅,1999)。语言作为一个整体,任何的语言形式都只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要受到其他语言形式的约束和限制,同样的,在同一语言内部,用于表达相近意义的词语之间也有着选择性的限制。例如“old”和“aged”,两者都表示“老”的意思,“an old bird”是可以接受的搭配,而“an aged bird”却是不对的。这是因为,在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中,“old”常要求与具有(+Det[+Animate])语义特征的语词搭配,而“aged”则只能与具有(+Det[+Human])语义特征的词搭配,所以我们只能说“an aged man/woman”。

四、激活扩散模型视角下的搭配关系

激活扩散模型表明心理词典中的词汇结构非常类似于一张网,它由各个节点互相联系而成,在这张网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取决于词与词之间的结构特征,如上下义关系,同时也取决于词与词之间的相关概念联系(王文斌,2001:287)。

激活扩散模型可以说是抓住了人脑思维活跃性和连贯性的特点,将人脑对心理词典中词汇的提取过程看作是一个扩展式的激活过程,在词汇结构这张网中通过节点环环相扣,从而形成对概念认知的系统性。

我们知道,同一个词语与不同的词语搭配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是因为词语之间的相关概念联系有差别。如“suspicious”一词,在“a suspicious woman”中表示“多疑的”意思;而在“a suspicious character”中则要理解为“可疑的”。这样看来,词语搭配关系可以出现在心理词典中词汇结构网中的任何一个节点处,与不同的词语搭配使用,得出不同的意义。例如说“heavy”一词,可以是以“container”为中心的词汇网中的一个节点,以这个节点为中心可以有不同的搭配来丰富词汇结构:

a heavy blow有力的打击a heavy crop大丰收

heavy traffic拥挤的交通 heavy applause热烈的鼓掌

heavy news令人忧愁的消息a heavy odour强烈的气味

heavy sorrow折磨人的悲哀heavy weather阴沉的坏天气

heavy casualties重大伤亡heavy smoker烟抽的很多的人

a heavy vote大量的得票a heavy heart沉重的心情

同时,只有通过这些不同的搭配,我们才可以确定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真实意义。又如汉语中的“打”,它有二十几个义项,只有靠其前后搭配关系才可以定义:

打毛衣(编织)打酒(买)打杂儿(做)

打拳(练)打水(取)打官腔(操)

打铁(锻造)打枪(发射)打针(注射)

五、语篇中的词语搭配

以上从词的心理表征方面分析了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然而搭配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语义关系,还是实现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

Halliday突破传统的搭配观念,将搭配纳入语篇加以考察,把搭配看作一种有效的语篇衔接手段,搭配不仅受语法规则和语义选择特征的制约,同时也与整个语篇相联系。衔接的概念是个语义概念,指存在于语篇内部并决定语篇是为语篇的语义关系。当对语篇中某一成分的解释取决于另一成分的解释时,便出现了衔接:一个成分成为另一个成分的前提(Halliday & Hasan,1976:4)。在一篇文章中,语词之间的纵聚合关系和横组合关系共同构成语篇的衔接,这其中包含了词的上下义关系、同义关系和反义关系等,更主要的是词汇的搭配关系所构成的上下文的衔接力。词汇搭配关系的篇章衔接力在于它们在同一上下文的共现。词汇之间由于某种语义联系,以组合搭配的形式共现在语篇中,形成组合搭配关系语义场。

A minute later Dixon was sitting listening to a sound like the ringing of a cracked door—bell as Welsh pulled at the starter.That died away into a tremble humming that seemed to involved every component of the car...With a tearing of gravel under the wheels the car burst from a standstill towards the grass verge,——They moved towards the road at walking pace,the engine maintaining a loud lowing sound...

该段落中的黑体词和斜体词通过语义上的搭配分别起到了衔接的作用,通过对声音的描写和对汽车各部分的作用描写了一段精彩的场景。提到“sound”,人脑海中就会搜索与之相关的各种词汇,如“ring、quack、bark、high、whisper”等等与之搭配,文中黑体词均可与“sound”搭配,达到语义上衔接的目的;同样,文中有关“car”的描述,也是通过对以“car”为中心节点词汇结构的扩展激活来提取与其搭配的一系列词语,如“starter、wheel、engine”等,实现了上下文词语共现而达到衔接。

六、结语

意义是人类对世界认识内化的产物,词语是意义表达的外在形式,人们将自己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通过词语这一外在形式表达出来的过程是复杂多变的,但是不管如何变化,都要经过心理词典进行提取,因此词语通过心理表征构成了许多不同的语义关系。通过以上对语义场中词语搭配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搭配的根本问题在于词语共现后的语义是否符合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否可以帮助人们更多、更全面地去了解和认识客观事物,具体到语篇的写作当中是看词语的搭配是否可以使文章前后衔接连贯、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加深读者对语篇的理解。

(本文为2012年度许昌学院科研基金项目“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研究及其对教学的启示”[编号201205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Carrol,D.Psychology of Language[M].New York: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99.

[2]Firth,J.R.Papers in Linguistics[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

[3]Halliday,M.A.K.and R.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

Longman,1976.

[4]Palmer,F.R.Seman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5]罗思明,李建军.词语搭配浅论[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1,(1).

[6]戚雨村.语言学引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7]王寅.论语言符号相似性——对索绪尔任意说的挑战与补充[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8]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9]王文斌.英语词汇语义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0]王文斌.词及词义心理研究——对心理词典论的考察[J].现代

外语,2002,(4).

[11]朱永生.搭配的语义基础和搭配研究的实际意义[J].外国语,1996,

(1).

(杨莹河南许昌 许昌学院国际教育学院461000)

猜你喜欢
原型词典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包裹的一切
米沃什词典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词典例证翻译标准探索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原型理论分析“门”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