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本君
[摘要]“小悦悦事件”中对于众人所产生的冷漠行为,包括道德冷漠和心理状态等内因,也包括社会历史文化、群体影响等外因。针对这些内外因,可以从社会层面包括完善相应的制度保障、培育良好的道德环境、建立道德赏罚机制、积极引导群体规范与舆论等和个体层面包括培养健康的道德心理、亲社会行为、良好的价值观、移情能力和强化道德教育等方面减少冷漠行为。
[关键词]社会心理;小悦悦事件;冷漠行为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3 — 0023 — 02
一、事件背景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广东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时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肇事车辆逃逸,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18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人如此冷漠呢?
二、原因分析
冷漠行为是指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个人明知他人受到生命和财产的威胁而需要得到自己帮助时,却坐视不理、袖手旁观。冷漠行为产生的原因可以从内外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内部原因
第一,道德冷漠。是指紧急情况下众人的冷漠行为。它本质上是一种行为主体处于畸变状态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反映了行为主体在具备一定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并具有一定心理意识和心理能力的情况下,对道德感受力的缺乏和与正常道德关系的相脱离,导致行为主体道德认识水平过程出现问题,不能正常发挥道德实践功能的心理状态〔1〕。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为行为主体对道德持冷漠、怀疑、漠视的态度,以及对道德义务的拒斥、逃避和推卸等消极性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
第二,心理状态。一般来说,危难场合下通常存在三种心态的人:一是危难发生时想挺身而出但又不敢做的人;二是无私无畏、义无反顾、勇于挺身而出的人;三是有责任承担义务却又袖手旁观甚至见死不救的人。而“小悦悦事件”中的旁观者,应当以第一、第三种心态为主。
(二)外部原因
社会历史文化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转型的影响。社会转型时期的复杂性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人们的需要暂时得不到满足而产生挫折感,也会滋长冷漠心理的发展。二是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根源于农业社会中的血缘伦理,从消极层面来看,以“人情”特色为基础的同情和信任因“人情”的私人化,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以情感代替理性,将同情与关爱局限在亲友的狭小范围内,而对陌生人不管不问。三是社会公德的缺失。传统伦理文化恰恰忽视了道德首先是一种公共领域的规范,往往缺乏现实生活中应有的公德,缺乏对公共事物热情、热心的社会公民,社会公德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四是社会法制与道德的矛盾。阻碍人们救死扶伤、出手相助的,实质是内心中对社会和他人的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而造成这种不安全感的,则是社会体制、法制、保障机制的不健全。五是社会道德支持的弱化。对社会主体道德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奖赏或批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行为在社会中的存在程度,若社会舆论对正义的宣传力度不够,也会导致社会成员对此漠然置之。六是社会价值观的缺失。社会价值观是指隐含在社会结构及制度之内的一套价值,这套价值的持有使现有的社会架构得以保持。社会制度在这里包括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规范及社会奖惩等。它通过规范、价值、惩罚等,给个人带来外在压力,也通过社会价值的内化,给个人带来就范的压力〔2〕。七是大众媒介的影响。网络道德建设的欠缺使道德冷漠现象在信息时代有所加剧,信息时代的沟通方式彻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往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方便快捷,但这种横亘于人际间的联系媒介却使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少了,从而使社会分隔化和个人孤立化,人与人情感的交流产生了障碍,彼此间的关爱程度以及主体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都在逐渐淡化,表现出一种整体性的道德冷漠现象。
群体的影响,体现在:其一,旁观者效应,指在紧急情况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的情况。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旁观者的冷漠作为一种集体性良知麻痹行为,是当前社会道德风尚中的不良现象,与社会成员现场特殊的心理氛围、道德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磨损、传统消极文化影响、社会保障支持不够有关。其二,社会惰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它极可能致使人们产生冷漠行为。其三,从众心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当个人处于群体之中,他常常被群体决策所牵引。其四,去个性化,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是不会出现的行为。而“小悦悦事件”也可以看出这18名路过的旁人责任感的丧失,是一种去个性化的表现。
三、减少冷漠行为的途径与方法
从社会层面而言,可以完善相应的制度保障、培育良好的道德环境、建立道德赏罚机制、积极引导群体规范与舆论。
“小悦悦事件”之后,社会各界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见死不救行为的谴责、质问和反思。道德冷漠现象的有效消解,必须着重从救助型制度层面来努力,在扬弃既有的道德建设资源的前提下,通过伦理制度的创新,在制度性层面,把救助性、关怀性道德行为和道德力量制度化、体系化,使之真正成为可以普遍而有效地预期和依赖的强大而稳定的道德资源。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是一个道德教育场,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是削弱和扭转道德冷漠的重要条件。如果在全社会范围内都形成一种惩恶扬善、互帮互助、正义和谐的氛围,那么个体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建立健全奖惩机制,重构人们的善恶观。要想让善心者作出善举,需要保障好人得到相应的回报。为见义勇为者解除后顾之忧,重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善恶观,维护道德奖惩机制良性运转,促进人们普遍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习惯,对见义勇为者建立健全保护、奖励机制。助人和利他是社会规范所要求的行为,但是有要求不等于人们就有行动。遵从规范的行为可能因为规范内化为个人的需要而发生,也可能是奖励或惩罚外制作用的结果。群体理论指出,一旦有人不遵从规范,从众倾向将大大降低,不遵从的人随之增多,群体一致性降低,规范力度下降。因此,在大力进行道德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并自觉按规范行为的同时,要维持规范对人的行为约束的力度,使个体在没有达到内化时感到有一定要服从的外部制约。
从个体层面而言,培养健康的道德心理,培养亲社会行为,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培养移情能力,强化道德教育。
道德心理可以真实地再现社会历史文化和社会变革时期道德生活的状况,对于扭转道德冷漠现象、培育健康道德心理首先需要克服传统文化中血亲伦理的消极影响,挖掘并继承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培养良好的责任心和高尚的品德。亲社会行为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合作、自我牺牲等〔3〕。施托布(E·Staub,1979)研究发现,具有强烈的社会动机、相信自己对事情有影响力、有适合于情境需要的特殊能力的人以及同情和理解他人、有责任感、有移情能力的人更可能表现出助人行为〔4〕。值与不值,是价值观问题,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答案;同一个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场合,也会有相异的看法。价值观的教育应与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和社会现阶段的实际相一致,使个体认识到亲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个人高尚的人生追求。移情是个人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感知与体验。移情能力与价值取向一样,是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变量,价值取向属于认知判断,而移情则属于情感体验。研究表明,移情与亲社会行为有高度相关,移情水平高的人比移情水平低的人表现出更多的助人行为,因此,提高移情能力能激发、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5〕。以思想教育为主要途径,通过道德主体认识水平的自我提高而自觉遵守和践行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的社会道德内部控制体系,通过法律、法规、各种利益机制的外在制约力量来约束或诱导道德主体遵守或践行某种道德规范和行为的外部控制体系两面寻找纠正道德冷漠现象的对策。避免去个性化的产生,提高道德发展水平,强化道德机制,强化公民道德责任义务感。
〔参考文献〕
〔1〕 陈琰.道德冷漠的形成及其扭转途径〔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2〕 杨宜音,张曙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8,(08):101.
〔3〕 〔4〕 〔5〕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46,366,372.
〔责任编辑:周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