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寄语:新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新与旧的碰撞、前卫与传统的冲突引发了强烈的社会舆论,而身为教育者则需用更为理性、通透的眼光去审视现象的背后。本栏目将聚合你我他的观点,每期邀请几位嘉宾,对教育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展开评论式的探讨,以开阔读者的思路,共同促进教育大发展。
话题引导:寒假期间,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的各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这是继2001年印发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后,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又一项重要举措。站在信息技术教育的角度来看,新课程标准从整体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课堂,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新增加的教学内容,既有对中国优秀传统,如《九章算术》、书法等的学习要求,还有关于“新能源”等前沿知识的学习要求,这也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更大的施展空间。各学科标准中,还明确指出了对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实现课程整合的具体要求与建议。
那么相比2001版课标,新课标中有关信息技术的部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各地区教研部门又应该如何组织教育工作者认识和学习新课标?本期特约嘉宾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与分析新课标中的“信息技术元素”。
主持人:在2001版课标颁布后的十余年中,尽管人们对信息技术教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曾经历过深入的学习与培训,但在实际使用提高课堂质量方面,仍然面临着种种问题。那么新课标中,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求,是否弥补了此前不足,它又将引导课程整合走向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