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萍
摘要: 课堂是教育教学关键的一环,好的课堂纪律才能保证高的教学效率,教师是影响课堂纪律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课堂“乱”的原因,认为教师可以从学生、自己、课堂这三个方面着手规范课堂纪律。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堂课堂纪律学习态度兴趣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是完成课程目标的关键所在。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曾出现过不良的课堂现象,例如有学生和老师发生冲突的,有老师被学生骂的,竟然也有学生动手打老师的情况发生。信息技术课堂的纪律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乱,并且与其他课堂相比较更难以管理,这已经成为阻碍信息技术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瓶颈。因此我们应该认真思考该如何规范信息技术课堂纪律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课堂为什么会“乱”
1.没地位。
在高中,不管是信息技术课还是信息技术老师,在学校中的地位都是比较低下的。如在学习周活动中,九门主科都被要求开公开课,但本属于会考科目的信息技术课却从来没有此要求。
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程度也不够,以为就是玩的课。这直接导致相当数量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以为上信息技术课等同于上体育课和音乐课,应该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上网、QQ聊天、玩游戏是正常的,也是理所应当的。
2.教学环境复杂。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大部分课时是在计算机房进行的。学生对电脑有一种新鲜感和好奇心,自控能力就随之下降了。我校基本上能实现一人一机,一个机房64台电脑,但机房里所有的计算机同时开启后,就会产生一定的噪音,这也与在普通教室里安静的学习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而且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中既要关注学生的表情,又要关注计算机桌面的动态,需要相当的精力,也会比较累。
3.对学生了解不够。
信息技术课时少,老师与学生接触少,培养感情的时间少,面对的学生多,不少学生的姓名叫不出来。
二、维持好课堂纪律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也是影响课堂纪律的关键因素,但是绝对不能忽视学生的重要性。毕竟在课堂中,一个教师要面对着几十个学生,所以要维持好的课堂纪律,我们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
1.了解学生。
(1)了解学生的认知及能力。
教师要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进行分析,特别是对高一新生,就要了解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的差别,学生动手能力的差别。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可以让有一定基础、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继续展示才华,并指导他们帮助其他学生。
(2)向班主任了解学生。
这种间接了解主要是看看所教班级当中有没有特殊的学生,也就是常说的“捣蛋鬼”,通常这种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纪律极具“破坏性”。还有就是了解有没有根本不服从管教的“高问题”学生,对这种学生不能要求太高,一定要搞好师生关系,尽量避免出现师生矛盾,也尽可能地规范好信息技术课堂。
2.教师对自己高要求,提高自升的魅力。
虽然信息技术课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地位比较低,但信息技术老师不能看不起自己,而要认真对待这门课程,不能得过且过,放任自己,放纵学生。
(1)研究教材,认真备课。
教师要依据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处理,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根据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以上这些都应该在备课当中体现出来,在备课时还要体现出各个教学环节,不打无准备之仗。
(2)及时充电,与时俱进。
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更新教学理念,就要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教学的总目标,而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会操作计算机。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课堂管理能力,积累更丰富的专业知识,不能只注重技术。
3.抓好课堂,用好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的重头戏,在课堂中的活动影响着教学效率,所以教师一定要抓好课堂,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1)老师要建立威信。
在第一节信息技术课中,老师要让学生了解机房的规章制度,并让其严格遵照执行,使学生明白在机房里哪些可做、哪些不可做、哪些绝对不能做,坚决奖优罚劣,确保教学活动有序地开展进行。老师也要注意学生的违纪行为,抓“典型”,不能让犯错行为蔓延。
(2)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要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且认真学习了信息技术这门课,对以后的生活会有很大的作用。因此信息技术课不是副课,更不是玩的课。
(3)小组合作,加强互动。
小组合作实际上是一种优差的合理搭配。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优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后进生尽其所能,学有所得。优差互动也实现了学生资源的共享利用。这种互动能够调动优、后进生的积极性,会明显改善课堂纪律。
总之,教师要多一些人性,多一些理智,对学生多一些关爱,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信息技术教师要用多多努力,规范课堂纪律。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及时总结、适时运用,只有如此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而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