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彦青
摘 要 在我国面临教育投入不足、经费短缺、教育资源有限、教育需求空前扩大等一系列矛盾的时候,如何有效发展教育,尽快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实现“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的平衡,引发人们对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观念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思索,“教育产业化”问题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问题。
关键词 教育 产业 产业化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3-0011-02
“教育产业化”的提法流行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高校收费。当时,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一些学者甚至说是社会的倒退。对于教育是不是产业、教育产业的内涵是什么、教育可不可以按产业办等等,教育部门和经济部门的专家、学者开展研讨,也存在很大争议。那么,究竟教育能不能产业化,下文笔者将浅析自己的看法。
一、教育是不是产业
产业经济学认为,产业是商品生产、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细胞(企业)与宏观经济学的单位(国民经济)之间的一个“集合概念”。这一概念具有三个层次:一是以同一商品市场划分的产业,即产业组织;二是以技术、工艺的相似性为依据划分的产业,即产业联系;三是以经济活动的阶段为依据划分的生产、经营单位(企业)的集合概念,即产业结构。
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2年在《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决定中》明确规定“教育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因此教育是产业,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教育产业又不同于一般的产业,教育生产是一种服务产品,它的产品是由人形成而非某种物化形态的东西;它的社会收益率和个体收益率都是难以准确量化的。教育过程的长期性决定了其经济效益的长效性,教育目的的多样性及受教育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其回报的丰富多元性,即不能以单一的经济收益来衡量教育的价值。教育产业既有市场调节的一面,又有市场无法调节的一面,办教育既有盈利的一面,又有无法盈利的一面。所以,笔者认为教育既是事业,也是一种产业,不过是一种特殊的产业。
所以,就教育育人功能而言,除了教育进出口(如招收留学生高收费)外,并不具备产业属性,不是产业;就其科学研究功能而言,其中的技术开发具有产业属性,可以发展成为某一产业;同时,高等教育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另外,还可以发展校办产业,但应该作为学校兴办的“企业”从属于相应产业而不是“教育产业”。
二、教育能不能实行产业化
目前人们对“教育产业化”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笔者根据前文所分析的教育是产业的方面,认为“教育产业化”本身是针对“书本内容与生产实践脱钩”这一现状来说的,强调的是产学研应相互结合,让所学的知识能直接用于生产,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种尝试,教育产业化并非意味着教育的整个过程,教育的整个领域都可以产业化,笔者认为应该将义务教育排除在外。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在学校所受教育的内容在生产中基本用不上。基础教育、高中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升学,一旦升学失败,毕业后仍无一技之长。升入大学的学生,即使是应用学科,所学的知识也偏重于理论,例如计算机专业,主要学一些复杂的编程,多知道一些专业术语,毕业后从事工作还得从简单的操作重新开始学,动手能力也未必比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强。研究生阶段比较重视科研,但真正从调查实际情况开始研究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却很少,大部分人只是从不知道是第几手材料中找问题,并提出对策。学习理论知识固然十分必要的,但学习的目的最终是能够指导实践,并运用到实际中去。有人可能说那是职业教育的事,但目前中国的职业教育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中学的教育内容仍是脱离实际的,教师知识陈旧,学校的实验基地,计算机等设施并未对学生完全开放,甚至有的职业中学都没有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条件。社会上大量存在的技校,例如:厨师、美容美发等培训学校所提供的教育能直接应用到实践。但这些人的文化修养又较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不足,根本谈不上科研。总之,现行的教育体制没有使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教育质量也不高,所以应大力提倡产学研相互结合的教育方法,即应该大力推行教育产业化。我认为中国现在面临的最大的教育问题是教育没有正确的产业化。
硅谷,就是世界上“教育产业化”的一个成功典范。数十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开辟了学校工业园,使教学活动、科研成果与工业园的发展双向互动,彼此推进最终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开发区,这就是“硅谷”。之后,美、英等国家的大学,也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教育产业化”的尝试,开辟了一些既有社会效益,也有经济效益的研究项目。“教育产业化”是大势所趋,我国也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大力实行“教育产业化”。
三、教育怎样产业化
1.不同的教育形式应区别对待。从广度方面来讲,属于非义务教育范畴的部分(专科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可实行类企业化运行,以机构为单位与社会形成市场性关系,向社会提供人才和知识产品,从而形成自己的投入产出,形成投资与收益的良性循环。另外,我国还存在许多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正规的教育形式(自考辅导班、短期职业培训学校、继续教育机构等),因其产出的“人才产品”以及科技成果,可以直接进入市场进行等价交换而必须实行产业化。而以义务教育为主的基础教育、部分国家必须重点保证的高等教育以及某些特殊的专门人才的培养(如国防高等教育及专门军事、外交人才的培养等),生产的不是可以在人才市场上进行等价交换的“人才产品”,是作为公益性和非盈利性的教育活动而必须由政府和一些非营利非政府机构来投资,所以不可以由市场化的产业机制来调节。
2.应该从深度上把握产业化的尺度。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尺度把握还要注意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注重科学技术的研发,避免受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驱动盲目加大其产业化的力度。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愈加明显,不可否认这是受了市场经济的影响,学校对教师的职称评定多以科研成就为主,这必然会引起教师重科研而忽视教学的情况,但教学任务依然是高校提供的主要服务项目和承担的主要任务。因此应改变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将教学水平与科研成果结合起来。
3.各级政府要履行好公共服务功能,承担起教育经费投入责任。将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预算、决算置于各级人大的审议议程及其监督之下,通过调整拨款政策与比例,将确保义务教育经费的基本需要和资源均衡配置作为硬性指标,纳入政府预算框架和各级政府政绩评价内容。各地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要及时调整政府—社会—学校的关系,改变仅对公办学校拨款的传统做法,把对民办教育的扶持也纳入职责。在实践中探索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最佳组合,充分运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缺陷。
4.合理收费,加强监管民办学校须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核算成本,设立合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各级政府要建立相关督查和定期公布审计结果制度,将违规办学和乱收费的学校予以曝光;对以营利为目的、以办学牟取暴利的学校,取消其减免税资格,并予以限制招生、停止招生等处罚。
四、结语
教育产业化不是坏的,我们不应该敌视,但我们对它有太多的误解,它被人拉出来当替罪羊宰杀,掩盖了许多教育问题产生的真相。当前我国教育产业化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如“乱收费、高收费、教育不公平、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并不是教育产业化本身引起的,而是在社会转型期教育改革的制度失范以及不同教育主体的价值与利益冲突所导致的。只有找到这些问题的真正原因,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教育产业化其实是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然过程,也是顺应国际发展趋势与世界接轨的重要一步,我们不能因为对它的误解,而停止了教育产业化的改革步伐。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挪.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3.
[2]巴班斯基.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3]宁本涛.对“教育产业化”争论的再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