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能力为本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思考

2012-04-29 10:42孙建萍雅梅郝喜刚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35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能力高职

孙建萍 雅梅 郝喜刚

摘 要: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针对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人才需求分析、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定位、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关键词:高职 职业能力 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我国高职教育在近十多年时间内完成了规模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内涵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新的热点问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订直接涉及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最核心的一项工作—专业建设,同时它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说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订,既是高职院校所有改革与建设工作的“总纲”,也是专业建设能否取得实效的基础性工作和能否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根本保证。目前高职院校设计和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认真分析区域产业背景、行业格局、企业需求和自身条件,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与社会接轨不密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没有进行充分的人才需求调研;课程体系大多数还是本科的“压缩饼干”,“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三段式的教学仍相当普遍;实训基地、师资队伍满足不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效益乃至其生存发展。那么如何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应遵循的总体原则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 号)文件和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2000]2号)等文件精神为指导,遵循德育优先,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的原则;突出实践性教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原则及多证结合原则。

2 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是人才培养工作首先要明确的要素。培养目标是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确定课程设置的前提,准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给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供可靠的依据。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时,必须进行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与分析,通过对专业所对应的行业、企业,进行国内(广泛)和所在区域(重点)的产业政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和人才供求状况的调研与分析及企业岗位需求和工作任务分析,明确专业开设的必要性和方向性;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景与空间;确定专业职业岗位(群)面向(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素质、知识、能力结构(专业培养规格)。

3 基于工作岗位(群)及其任务、工作过程分析,构建以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首先通过对行业、企业调研,对其岗位(群)及其任务、工作过程进行分解,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以支撑专业核心能力,以此为依据构建以职业基础能力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职业综合能力培养、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本技能训练、专业专项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专业发展能力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以实践教学体系为中心,构建培养和拓展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3.1 职业素质模块

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形势与政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这类课程要服务于专业,根据专业需求进行系统设计,着眼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主要在1~3学期完成,所占学时不应超过1/3。将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规划、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始终,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培养学生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尽最大可能将职业素质培养拓展到第二课堂、寒暑假及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约束中,使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道德养成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能力完成和职业道德意识养成相互交融,实现课程的实际效果。

3.2 职业技术模块

职业技术模块包括职业能力基础模块和职业能力技术模块。是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开设的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和职业技术课程。这类课程的设置应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来确定课程门类,依据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排列课程序列。为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要依据专业主要工作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核心能力要求确定3~5门专业核心课程。职业技术模块是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要摒弃职业技术模快只是培养学生仅仅掌握专业技术的思想,在设计此模块是既要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3.3 职业拓展模块

职业拓展模块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完善学生能力和素质结构,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发挥课程的实用性、前瞻性和科学性。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的拓展课程包括专业拓展课及素质拓展课两种,其中,专业拓展课程旨在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应用,同时使专业知识得以进一步深入、扩展和完善,从而增强学生综合应变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素质拓展课程旨在发挥学生个体潜能、兴趣和爱好,在课程设计理念中加强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渗透。

4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保障体系

建立与人才培养方案配套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一支具有共同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理念,专业与公共基础教学相互协调,能够围绕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课程内容互补、互动的师资队伍,并构建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通过校企合作、专兼结合和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工作;建立相应教学运行保障机制,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总之,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行业、企业调研是基础,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是依据,课程体系设计是关键,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及制度建设是保障。

参考文献

[1] 北京电子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李宇辉.将职业素质培养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4).

[3] 李贤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的思考与分析[J].中国高校研究,2010(2).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能力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大学生绿色消费观进行全过程培育的研究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