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培养学习兴趣的策略

2012-04-29 00:44胡进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3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师

胡进

一、上好序言课,抓好入门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升初中是一个角色的转变,学生从初一进入初二知识层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他们将接触一门新的学科——物理。物理课是八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如何吸引学生,培养其学习物理的兴趣?一些老师认为树立威信最重要,因此在第一节师生见面的开场白上,多数老师都宣布了“铁”的课堂纪律,课堂上的要求,以及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和对将来中考的影响,也许这种方法保证了以后的课堂纪律,但同样也必然对学生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情学习物理,他们会处处小心,担心自己出错或学不好物理影响将来中考,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第一堂课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老师应该是和蔼可亲的,而不是又凶又恶的“老虎”。师生之间应建立“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的乐趣

课堂教学原则的确定,核心是要摆正学生为主体,确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坚持教师面对学生的讲授、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活动、学生主体之间相互启发、学生个体独立活动等四种教学活动形式;调动眼、耳、口、手、脑协同参与;力争实现学会双基、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做人。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加积极的参入到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乐之者”。那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教师做到:合理处理教材,力求教学内容新颖别致。

正确的教学目标确定后,下一步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要根据授课类型、知识内容、学生基础的不同,“善于设计相应的最优教学方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讲大气压时,先通过空瓶倒提水、马德堡半球等实验,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体会到大气压的存在。然后再通过托里拆利实验,建立对大气压大小的认识。又如,在讲授单色光和复色光内容时,课本上只作一般性介绍,我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以同位为单位,每两个人发给一个三棱镜,一张白纸做光屏,到教室外面去做光的色散实验。学生容易理解太阳光是复色光这一结论。在讲授色光的混合时,我没有按照课本的顺序去讲授,而是给学生准备了一些材料,如光源、多种颜色的玻璃纸等。学生很快得到结论:红色、蓝色混合得到品红,红色、绿色混合得到黄色,红色、蓝色、绿色混合得到白色。这样从感性到理性,从定性到定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难点分散,降低了学习难度,便于学生掌握。

三、加强实验教学,强化物理教学的实验性,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大多数的物理定律,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归纳得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再现规律、定律的生成过程,有利与学生的理解。而且,初中生朝气蓬勃,动手的欲望强,好奇心盛,实验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课本上的内容是间接经验,要让他们亲自动手,掌握第一手资料,获得直接经验。同时,实验也不是一个单纯的“体力活”,要在实验过程中,启发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不仅要想是什么?还要想为什么?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学生发的安全,由于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它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身体,影响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这类事件也会导致学生对物理产生畏惧心理,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严守安全关,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稳妥地带领学生进入精彩的物理世界。

比如讲蒸发吸热时,让学生自己在手臂上涂上酒精亲身体验蒸发吸热的感觉,让他们身临其境。再发两支温度计给学生,将其中的一支涂上酒精,待一会后,对比两支温度计的读数,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验证蒸发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1.认真对待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有许多实验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八年级上册上有这样一个实验:在密封的锤型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对玻璃泡微微加热并仔细观察很快,容器内就充满了紫色的碘蒸气。我在上课时先演示一下,然后让学生亲手试一试,结果学生在做实验时,却把碘熔化了。升华中的“直接”二字就体现不出来了,实验也就失败了。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时,一些老师是先了透镜成像的特点,再让学生去做实验,这样学生带着结论去完成实验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在上这一内容时可以调整一下,先让学生去完成实验,再和老师一起总结。这样更利于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我们还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用废牙膏皮来完成“核潜艇”浮沉实验、用气球来演示力的作用效果实验等。

2.注重学用结合,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指导生活实践的意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物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学生对物理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这样才会更加努力的学习物理这门课。例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出“小小秤铊压千斤”的道理,并可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运用了什么原理?如何识破这些“小伎俩”,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呢?接着引导学生列出“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画出杆秤杠杆示意图。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感觉到这部分知识很有趣很实用,自然兴趣盎然,对“杠杆平衡的条件”也会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运用自如。再例如学习了《家庭电路和家庭用电》这章内容后,教师可安排指导学生在家中观察电路,利用家用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学习灯头线、开关接法,了解保险丝的作用并会选用。此外,还可安排学生根据家用电器的标识算出家中各种电器每天或每月的耗电量,进一步启发学生要学会节约用电。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现才华的平台

初中生的心理状况很明显不同于小学生,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具体而言,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同学们自我意识逐渐浓厚,已经不满足那种“上课由着教师灌,自习围着习题转”的旧教学模式,他们最乐意按照自己的意图思维,来学习,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应该满足中学生这种心理要求,组织板报组、无线电小组、小家电维修小组、小制作小组等这些活动的开展都能够让学生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既能够巩固已学到的物理知识,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同时,他们的能力也能够得到锻炼。第一课堂打基础,第二课堂展才华,让他们在实践中受锻炼,长才干。同时定期举行各种小型竞赛,让物理爱好者充分发挥特长,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师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需要互相的配合。现代教育观念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起引导作用。学生要掌握知识,必须依靠学生自己吸取。许多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对学科的好恶,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教师的个人魅力。如果遇上一个学生喜欢的任课教师,学习的积极性普遍较高,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习心理更加放松。这必将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因此,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群中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关心他们的生活困难。平时多找学生聊天,多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体育或文艺活动,在娱乐和游戏中拉近与学生的关系。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学生人生的引路者,做学生的益友。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教师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只因是物理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处处留心皆物理
做个怪怪长实验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