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借鉴投入产出分析方法,选取中间投入率、成本利润率、直接劳动报酬占产品生产成本的比重、生产税占成本费用的比重4个指标,讨论三次产业对宁夏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宁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提出宁夏产业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产业发展 战略 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30年来,宁夏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结构比重由1978年的23.6:50.8:25.6发展为2002年的14.0:40.6:45.4,尤其是近年来宁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和十七大提出的“三个转变”的要求,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形成了新的特点。三次产业结构最终调整为2011年的8.8:50.2:41.0。其中:农业和服务业所占比重比2002年分别降低5.2个和4.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9.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07个百分点。
一、宁夏三次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每5年编制一次,最近的投入产出表是2007年编制的。根据投入产出表的功能作用,2002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分别代表了2002—2006年、2007—2011年国民经济的投入产出比例结构,本文主要根据2002年、2007年投入产出现金流量表的比例结构关系计算三次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通过纵向数据的比较分析,宁夏农业、工业(矿产资源采选业、制造业、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1.产业附加值进一步提高
中间投入率是指各产业的中间投入与总投入之比,反映各产业为生产单位产值而需从其他产业购进中间产品所占的比重。中间投入率越低,说明该部门的附加值率越高。宁夏所有产业中间投入率的平均值由2002年的0.6335下降到2007年的0.6023,与2007年0.6751的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也较低,表明宁夏整个产业附加值率略有上升,经济发展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其中,第一产业的中间投入率小幅上升,由2002年的0.4246上升到2007年的0.4648,说明与其他产业部门相比,农业部门生产的成本进一步提高,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不能和生产成本同比例变化。农业部门中间投入率0.4648、服务业部门中间投入率0.4477均低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说明农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的附加值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2.产业平均利润率大幅提高
利润率是指本部门营业盈余占全部成本费用(本部门总投入减去本部门营业盈余)的比例。宁夏所有产业的平均利润率由2002年的2.98%提高到2007年的9.61%。分三次产业看,农业部门的利润率由2.2%下降到0.7%,说明农业部门的利润越来越微薄,生产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工业部门的利润率由2002年的2.5%提高到2007年的7.5%,其中矿产资源采选业从2002年的3.9%提高到2007年的12.7%,制造业利润率由2002年的2.2%提高到2007年的6.6%,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利润率由2002年的1.5%提高到2007年的8.5%;服务业利润率由2002年的5.2%提高到2007年的15.3%,在三次产业中最高。
3.劳动者收入在成本费用中的比重小幅下降
直接劳动报酬系数是指劳动者报酬占生产费用的比重,即本部门劳动者报酬除以全部成本费用(本部门总投入减去本部门营业盈余)。宁夏全部产业平均直接劳动者报酬系数从2002年的21.9%下降到2007年的19.6%,劳动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分三次产业看,农业部门的直接劳动报酬系数由2002年的52.4%下降到2007年的50.4%;工业部门的直接劳动报酬系数由2002年的11.4%下降到2007年的10.7%,其中矿产资源采选业从2002年的17.2%提高到2007年的33.2%,制造业由2002年的9.9%下降到2007年的7.9%,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由2002年的10.2%下降到9.5%;服务业由2002年的32.5%下降到28.9%,从三次产业看农业的直接劳动报酬系数最高。
4.产业利税在成本费用中的比重小幅提高
直接生产税系数是指直接生产税占生产费用的比重,即本部门劳动者报酬除以全部成本费用(本部门总投入减去本部门营业盈余)。所有产业平均直接生产税系数从2002年的5.3%下降到2007年的5.7%,部门对税收的贡献度小幅提高。分三次产业看,农业部门的直接生产税系数由2002年的1.6%下降到2007年的不用承担税赋;工业部门的直接生产税系数由2002年的6.5%提高到2007年的9%,其中矿产资源采选业从2002年的9.8%提高到2007年的11.8%,制造业由2002年的5.7%下降到2007年的5.3%,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由2002年的5.8%上升到8.7%;服务业由2002年的6.4%上升到7%,从三次产业看,工业部门的直接生产税系数最高,尤其是矿产资源采选业。
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体上说,宁夏优势产业发展较快,三次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得到了较大提高,但宁夏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必然受特定的发展基础和条件的制约,产业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产业产业化水平较低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第二、第三产业的支撑,但第二、第三产业对农业的支撑作用不强,使农业产业化水平很低。2011年,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等10个和农业发展相关的下游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2.4%,比全国低近10个百分点,农副产品加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不强。支撑农业的服务业发展滞后。农业良种繁育、农业信息技术、农产品质量监测、农产品价格信息、农产品物流等支撑农业发展的服务业发展滞后,对农业本身的带动作用不强。
2.第二产业制造业比重长期偏低
2011年,宁夏工业增加值中制造业比重仅为52.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8.7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也处于较为落后的位置,而高度依赖资源消耗的采矿业、电力燃气水的生产供应业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47.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8.7个百分点。由于制造业不发达,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没有形成完善的制造体系,一方面导致产业配套能力弱,发展条件差,直接影响对外吸引力,在吸引外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难占先机,这是宁夏工业发展的“硬伤”。另外,工业项目所需的大部分设备需从区外或国外采购,客观上增加了工业投资的“溢出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3.第三产业传统服务业比重过大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传统服务业比重偏高,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低,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内部结构低级化趋势明显。从2011年宁夏服务业增加值构成看,交通运输仓储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住宿业等传统行业的增加值比重占整个服务业比重高达45%,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整个服务业比重仅有30%。传统服务业比重大,现代服务业比重小,意味着服务业生产率较低的部门比重大,生产率较高的部门比重小,从而使整个服务业的生产率低。
4.支撑三次产业发展的科技水平低
复合型人才资源的短缺,产业领军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的稀缺。由于待遇低,产业对人才的吸纳能力弱,多年来流出的人才远远大于流入的人才,“孔雀东南飞”现象较为普遍。人才储备不足,外流严重,技术人员特别是高技术人才缺乏,严重制约了发展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2011年,宁夏R&D占GDP的比重为0.73%,显著低于全国水平1.1个百分点。科技发展基础薄弱,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对关键技术、重点产业的研发能力不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企业与龙头企业,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活动覆盖面不足四分之一。高技术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产品品种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成果储备稀缺。
三、对宁夏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对指导宁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宁夏要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服务业向高端服务业转变、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努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需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大力发展新型工业
坚持错位发展与适度集中结合,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举,企业发展与产业配套互动,不断提高新型工业化水平,促进工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提升、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提升、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提升。围绕培育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三大支柱产业,促进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节延伸,提高产业集中度。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三大新兴产业,积极抢占技术制高点,形成先发竞争优势。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着力推进农产品加工、轻纺和建材三大传统优势产业扩量提质增效。
2.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进一步加大投入,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振兴工程,培育一批有规模上档次和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大力促进工农业生产紧密结合,提高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关联度。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合作,鼓励和吸引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嫁接改造区内企业,实现优化组合。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支持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实行优质安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依托“三大口岸”,加快推进九大物流中心和十大专业市场建设,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构筑物流信息平台。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施教育、医疗卫生品牌工程,以优良的消费环境、完善的服务功能把沿黄城市带建成面向周边鄂尔多斯、榆林等500公里服务区域的宜居消费中心。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和网络升级换代,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服务,加快推进沿黄城市带信息服务同城化,建设“数字宁夏”。大力推进旅游业标准化建设,规范旅游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培育国内外知名旅游品牌。建设银川金凤区中央商务区、总部经济区,集中布局一批高端金融商务、企业总部、研发机构、服务中心进驻金凤区。
4.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围绕自治区“五优一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60家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显著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重点加大能源、煤化工、新材料、重大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和节能减排等重点技术研发力度,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加快国家和自治区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夯实基础条件,形成创新合力,提升服务水平。着力推进产学研深层次合作,支持地方、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基地,实现研究项目与企业科技需求有效对接,增强技术研发的针对性、实用性和转化率。
5.扩大对外开放
市场经济的加快发展,使各地不能在封闭条件下得到快速发展,必须加强对外经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因此,要大力支持其充分利用自身条件,以扩大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开放为重点,加快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宁蒙甘陕能源化工“金三角”、呼包银重点经济区、陕甘宁革命等区域合作经济圈,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经贸合作,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重点推进在清真产业、特色旅游、节能环保、生物产业、信息网络、新材料等领域的合作。
参考文献:
[1]徐尚荣,陈晓玲,王琦,王景胜.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
[2]杨艳秋.浅议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及角色定位〔J〕.保山师专学报,2009(3)
[3]《2002年宁夏投入产出表》〔M〕.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
[4]《2007年宁夏投入产出表》〔M〕.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
作者简介:杨学忠,男,1968年6月生,经济师,天津财经大学计划统计专业毕业,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二处处长,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理论政策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