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锐 张超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是在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系统的学科理论和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连接学生整体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的重要保证。通过调查,发现实践教学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仍存在不足之处仍需不断改进。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信仰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1调查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现状的必要性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思想、主义极度尊崇和信服,并把它奉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为规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正是因为信仰所具有对社会特殊的作用,加之中国处于一个信仰多元化的时代,各种不良的思想信仰以及生活方式对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个极大的冲击。
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2关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中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式,问卷内容主要分为4个方向,分别是对信仰的重视、看法,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信仰的影响及教学效果,实践教学的方式、途径及教学效果,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三观等相关问题)的看法等四个方面,此次大学生道德信仰状况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993份,其中有效问卷986份。按年级分类,其中大一学生人数占27.8%,大二学生人数占29.9%,大三学生人数占21.6%,大四人数占20.7%。根据生源地民族分类,其中汉族学生874人,维族学生36人,其他少数民族76人;中东部地区占83.4%,西部地区占16.6%。
2.1现状调查结果
(1)大学生信仰现状的基本情况。首先有69.2%的大学生认为信仰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扮有很重要的角色,相反有9.7%的大学生却认为不重要,生活不需要信仰,也有21.1%的同学认为无关紧要,可有可无。其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30.8%的大学生认为信仰不重要中,大一年级的占有82.3%。同时,在“你认为信仰的概念是什么”中,有52.2%的大学生对信仰“无概念”或“仅有点了解”,仅有6.9%的大学生能够系统地描述出来并且能系统描述出来的大学生93.5%是大三、大四地年级。在对有无信仰的调查中,有58.7%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有信仰,19.2%的大学生不清楚是否有信仰,剩余22.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无信仰。
(2)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了解途径和基本看法。在有信仰的58.7%的学生中,认为自己的信仰类别分别是马克思主义29.4%,科学主义45.7%,宗教信仰15.5%,其他信仰9.4%。并且在对其来源进行调查中,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学生中,有49.4%的学生选择是学校教育,有33.9%的学生选择是自身原因、家庭和社会。在19.2%的不清楚是否有信仰的大学生中,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科学主义的达76.2%。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正确性上,82.4%的大学生认为其实科学正确的,是主流存在的,仍有16.7%的学生崇拜自由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众多理论体系中的一种,0.9%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过去是指导思想,现在有些过时。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共产主义的认同问题上,有98.3%的学生对社会主义前途表示有信心,仅1.7%的学生表示信心不足。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调查结果。在对教学效果调查的数据分析中,在有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的203名大学生中,有67人认为理论教学效果良好,89人认为理论教学效果比较良好,效果不佳的仅占1.9%;相反的是,在89名选择宗教信仰的学生中,认为理论教学好的学生仅有29人,认为不好的学生却高达12人。综合看来,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学生,认为理论教学效果很好和有一定效果的69.3%,但认为基本没有明显效果的还有6.4%。
(4)实践教学教学效果的调查结果。被调查的986名大学生中,参加过实践教学的学生达到100%,学生们都全部参与到各个班所组织和安排的实践教学中。其中参与的形式多样化,主要集中于撰写调查报告、课外读书活动、校园文艺活动、社会服务以及参观考察等形式。但是,被调查者对实践教学的效果的认识略有不同,35.6%的大学生认为可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39.2%的学生认为基本明白活动的意义,有20.6%的学生认为仅拘泥于形式,有4.6%的学生认为基本无效果。对你更希望增加实践教学的次数时,90%以上的学生愿意增加;其中若增加后你是否愿意更多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其中80%以上的学生愿意将课上多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2.2现状调查结论
(1)学生对信仰的认识模糊。首先,学生认识到了信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好的信号。并且我们发现,仅有58.7%学生对信仰有认识,而将近一半的学生无法清楚表达自身信仰,对信仰问题思考不够深入具体。同时,学生无法正确区分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科学主义信仰,并且科学主义信仰居首位。一方面,说明学生喜欢科学、爱科学的信仰;另一方面,表现出大学生对信仰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无法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正内涵。
(2)信仰的选择影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人是会对自己喜爱的事物多投入经历的。我们的信仰也是如此,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学生,其中仅有1.9%的学生认为理论教学效果不好,而选择其他信仰的学生认为理论教学效果不好的高达13.4%。
(3)学校教育的时间和所处学习环境直接影响信仰教育效果。通过调查发现,随着年级、学科的变化,信仰教育的效果也是不同的。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加,对信仰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断提升。
(4)实践教学是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的必要途径。通过几年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推广和改革,无论从学校的重视程度和给学生搭建的实践平台,无不影响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正是因为实践教学的不断加入,使学生更早、更多地活用理论知识、约束自我言行、接触社会、关注国计民生、奉献爱心、服务社会。
论文受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基金资助项目号:52XJ1003
参考文献
[1]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14.
[2]刘忠礼,林志,吴春芳.人生观和价值论新论[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75-76.
[3]杨超.高职院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