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粮食危机中重新思考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2012-04-29 00:44:03张洁丽
商场现代化 2012年30期
关键词:全产业链粮食安全基础设施

张洁丽

[摘 要]当前,世界正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粮食在价格一直处于高位并频繁波动。因此,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当前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了此次粮食危机成因之后,论述了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并对造成的影响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文认为,我国应该在当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粮食补贴力度;同时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应对国际粮企的挑战,还应该提高国内粮企的全产业链发展,从而有效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关键词]粮食危机 粮食安全 补贴 基础设施 全产业链

世界粮食危机让粮食安全问题重新突显,也让我国在粮食连续9年丰收之后,依然需要采取对策来应对粮价上涨的局面。粮食危机对我国粮食安全在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当前粮食价格不断上涨、频繁波动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是一个重要问题。

一、世界粮食危机的成因

自2003年开始,国际粮食价格开始大幅上涨。有些地方的粮食价格在几年内翻番,有些地方甚至在数月内就翻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这次粮食危机上涨的最高峰时期——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全球的粮食价格增长了74%(大部分地区的价格在数月内就大幅增长);而小麦的同期价格更是上涨了130%,翻了一倍还多。另外一些地区的价格更是涨得惊人。一系列长期和短期因素使得粮食的产量在增速缓慢下降的同时,粮食的需求却在增强,供需因素共同影响造成了粮食价格的上涨。

1.能源价格

能源价格的上升对粮食价格的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主要是石油和化肥价格的上涨导致粮食生产价格上涨。在2007年3月至2008年6月,石油价格和玉米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上涨。石油价格上涨了1倍多,玉米价格的涨幅与石油价格的涨幅大体相当。高涨的能源价格也增加了生产、加工、运输粮食的成本,并且刺激生物燃料产业扩大规模。

2.生物燃料产量

由于石油价格的上涨,美国和欧盟开始了生物乙醇的生产。生物燃料产量的扩大增加了对谷物和植物油的需求,这影响到了整个粮食体系。2005年~2008年中期,生物燃料的产量开始急剧扩张,仅美国的乙醇产量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就翻了1倍多,而同期的粮食价格也大幅飙升。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的世界粮食价格指数显示,在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价格峰值期间,粮食价格上涨了85%。乙醇产量和粮食价格同时提升的现象让很多人相信,乙醇产量的扩张就是粮价上涨的原因。有学者分析表明,生物乙醇的生产和由粮食的低库存及土地大量轮换、投机行为、出口禁止等造成的后果要为粮食价格上涨负担70%~75%的责任。

3.国家政策

当世界粮食价格在2007年开始快速上涨时,许多国家做出政策调整来试图限制国内粮食价格。一些传统的粮食出口国采取手段限制粮食出口,它们选择将更多的粮食留在本地将增加国内粮食供应并降低国内价格。然而,这也意味着其他国家消费者的供应量下降,结果就是粮食价格上涨。

与此同时,一些粮食进口国临时性地降低了关税并对其他政策做出调整来鼓励进口粮食。这有助于抑止这些国家的粮食食品价格的上涨,但也增加了世界整体对于粮食进口的需求,推高了世界市场上的粮食价格。

库存政策也对粮食价格上涨有较大影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在2008年底,世界谷物库存已降至40,500万吨,比历史最低水平的1982年还低2000万吨,世界小麦库存将降至14,700万吨,而历史最低水平是在1977年。库存的减少刺激了近些年投机行为的加强,进一步加剧了粮食价格的上涨。

4.气候

2006年~2007年极端的天气导致了一些主要谷物出口国产量的下降。澳大利亚和大部分欧洲地区的干旱严重降低了2006年和2007年的谷物产量,在2004年~2007年间,这些出口地区的合计谷物产量减少了7700万吨。这个数量足以对谷物价格构成强大的上涨压力。在未来,全球变暖或者自然气候变迁导致天气更加多变,粮食价格的波动可能有增无减。

5.经济增长和饮食变迁

收入水平左右着粮食价格。这是因为,对于收入水平很低的消费者而言,当收入增加时,他们可能会增加整体食品花费,并且这意味着即使是对最基本的谷物需求也可能会增加。对另一部分消费者而言,收入的上升会增加对肉类和奶制品的消费,为生产这些动物产品,就需要饲养更多的畜类和禽类,这些动物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谷物和油籽饲料。而畜禽饲料对于谷物需求的增长可能超过了人类直接食用谷物量下降的总和。因此,收入提高的净效果可能会增加全球的谷物需求和价格。世界上一些快速发展国家的粮食需求扩张对全世界的粮食形成了上涨压力。由此,有学者指出,我国和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了粮食价格的上涨。尽管这一因素确实在2005年~2008年间的世界粮食需求和价格增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2004/2005至2007/2008市场年度之间,世界玉米、小麦和稻米消费总量增长了大约6%,中国和印度对这三种谷物的全部消费量也增长了大约6%。换句话说,中国和印度的谷物消费量增长速度与全球整体的步调几乎一致。一定程度上,美国乙醇产业谷物消耗量增长对世界谷物消费量的拉动作用超过了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的作用。只是在油籽的情况中,中国和印度的需求增长是主导因素。

6.美元价值

汇率影响着每件商品的价格。对于美国出口的货物来说,美元贬值使得以其他国家货币计价的美国产品更加昂贵。大部分粮食品种都在国际市场上交易,因此汇率是影响粮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2005年~2008年中期,美元对许多主要货币贬值,这在减缓其他国家粮食价格上涨的同时,使得以美元计价的粮食价格上涨速度更加惊人。大豆价格和汇率在2005-2009年的变化过程一致。美国的大豆价格在2005年9月至2008年7月期间,上涨了186%。如同谷物和众多其他的粮食产品一样,大豆价格在2008年最后几个月的时间里急剧下跌,其在2008年7月与12月之间的跌幅达到了43%。随后,中大豆价格在2009年年初出现了反弹。欧盟是大豆和大豆制品的主要进口方之一。在2005年9月至2008年7月之间,美元相对欧元下跌了22%,在2008年最后几个月里,美元相对欧元在升值。这种规律同样适用于其他粮食。

事实上,汇率对粮食价格的影响远非如此。汇率会对石油价格产生重大影响,而且汇率的变化来还会对投资者和投机者的决策产生一定影响。

7.市场投机

谷物主产区不利的天气、经济高速增长、美元贬值、生物燃料产能扩张、石油价格上涨以及世界市场上对供应的种种限制政策都在2005年~2008年间助推了粮价的上涨。天气好转、世界经济危机、美元升值、生物燃料产能扩张趋缓、石油价格下跌以及政策调整也都在2008年后期促成了粮价下跌的局面。在粮价不断攀升的时期,针对大宗粮食商品期货的投资规模迅速膨胀,投资规模的扩张推高了粮食价格。

二、粮食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尽管粮食产量逐年上升,但是人均产量依然很低。在我国融入全球一体化、进一步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过程中,粮食安全问题也受到了很大的威胁。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及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都加深了这一威胁。在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越来越深的情况下,中国的粮食市场开始与国际市场接轨,并且深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当前,我国的粮食及其深加工市场如大豆和食用油市场已经被外资企业垄断,使得我国目前的粮食安全形势极为严峻。

1.国内威胁因素

我国现在的粮食生产经营方式缺乏规模效应,再加上国家对粮食补贴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高。更多的农民愿意种植经济作物,或抛荒土地进城打工,以此增加收入,从而造成种植粮食的耕地减少。此外,近几年天气的极端情况和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也严重影响了粮食产量,使得粮食供需矛盾不断突显。

2.国外威胁因素

随着我国粮食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许多国际资本开始对中国粮食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进行渗透,并力图加以主导和控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我国的粮食产业链中,还未形成种产加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而且我国的粮企在粮食储备管理、技术水平、国际竞争力和资本动作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都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在进一步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国际的粮食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将越来越深,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提高我国粮企的全产业链程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

三、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目前我国人口众多,而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人口的增长会同时伴随着粮食需求的增长。而目前,我国耕地、水资源等问题日益突出,极端的气候又加重了粮食增产的难度。因此,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面临极大挑战。目前,我国的大豆、玉米等大宗粮食已经或将面临不能完全自给的情况。然而,粮食安全问题涉及粮食种植、生产、加工、运输和存储等多个方面。要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实行多项投入和建设。

1.提高粮食补贴力度

我国当前的粮食补贴水平较低,相对于不断上涨的粮食生产成本来说,现有的粮食补贴可谓是“杯水车薪”。对于农民而言,面临现今不断上涨的物价,要想保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现有的粮食补贴水平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由于种粮收益不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很多农民选择种植经济作物,还有些地区的农村土地抛荒严重,农民更愿意选择进城打工来增加经济收入。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粮食产量的增长,从而降低了我国粮食的有效供给。因此,我国应该在WTO框架协议内,进一步加大粮食补贴力度,为我国粮食的数量安全提供保障。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要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应对极端气候天气的破坏。农业是弱质产业,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生产完全靠天吃饭。近些年,我国很多地区出现了极端不利天气和频繁的天灾,导致粮食生产受到重大影响。要想更好地抵御自然灾害,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农田水利和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尤其是粮食主产区的农田水利修建,有利于增加粮食作物的灌溉面积及播种面积,减少水资源匮乏对粮食生产造成的影响,从而为中国粮食数量安全提供更可靠保障。

3.支持粮食全产业链发展

目前,发达国家的粮食企业已经充分实现了粮食的种产加销一体化,并且充分重视粮食的质量安全。以美国ADM公司为例,它始终把自己视为连接农场到餐桌的关键纽带。从田间开始,ADM通过对粮食的生产、运输、加工、配送和市场销售等,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并扩展产品的品种,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在此基础上,ADM还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和作物的地理覆盖率,并利用自己雄厚的资金实力和遍及全国的发达的运输系统和物流配送体系,扩大自己在市场占有率。此外,ADM公司还运用其不断创新的经营理念和独特良好的企业文化来保证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由于国外大型粮企的垄断地位,在国际粮食供给方面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而粮食话语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一国的粮食安全。而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形势仍旧不容乐观。与国外的跨国企业相比,无论在产业链在发展还是竞争力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国内的大型粮企目前还是以储备为主,而且生产规模化水平不高,同时缺乏相配套的粮食加工企业和自己的物流和销售体系,无法形成种植、生产、加工、仓储、运输和销售一体化的综合性大型粮食全产业链企业。

因此,为实现中国的粮食安全,我们需要从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角度,打造我国的粮食大型企业集团,并实现企业集团的全产业链发展,实行粮食种植、生产、加工、仓储、运输和销售一体化发展。这是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也是我国提高粮食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要求。这种全产业链的发展有利于控制粮食价格,掌握粮食话语权。

要实现粮食全产业链发展,首先需要资金支持。可以主要以农发行信贷资金为主,并综合运用商业银行资金,支持推进全产业链发展,有重点、分批次地支持粮食全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逐步实现种产加销一体化。其次,可通过优先对各地规模较大的批发市场和龙头企业进行支持,在此基础上,促进其向前向后延伸产业链条,从而培养符合具备全产业链条件的粮食企业。再次,要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标准化程度。产品的标准化有利于对产品的分级、包装和配送。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的流通效率,为粮食的高效流通服务。最后,要健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粮食一体化经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主要包括市场准入、企业管理、产品质量标准和交易的规范性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徐振伟.世界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东北亚论坛,2012年第3期

[2]顾国达,方晨靓.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成因研究述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3]郭军,郭庭双,聂伟.2012耕地赤字6000万公顷.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第28期

[4]姜大刚.美国ADM公司的运作对农发行支持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全产业链的启示.2012年第6期

[5](美)帕特里克.韦斯特霍夫.《粮价谁决定》.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

猜你喜欢
全产业链粮食安全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中国公路(2017年14期)2017-09-26 11:51:43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微电影的商业模式创新
艺术百家(2016年3期)2017-01-18 17:56:55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基于全产业链的住宅产业化发展思考
城镇化加速背景下河北省粮食储备形式转变分析
强化农田水利改革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农村科学储粮与粮食安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