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的育人之道与教学方法

2012-04-29 20:47谢慧霞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31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谢慧霞

摘要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是其他活动的重要基础,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培养学生德性,将育人与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将语文教学与培养学生德性糅合,学校中语文教学理应成为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这对学校中语文教学而言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道关系;读书育人;德性培养

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更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一种责任。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语言文字的同时,必须结合所教课文的内容,挖掘教材的育人内涵,把对学生的品行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德育、智育、美育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发现并解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对育人之“道”理解的偏差,主要表现为对其窄化和泛化理解,这也必然影响到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道关系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文道关系展现出来的论争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解决当时语文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而出现的。偏文或重道都是一种人为的“工具性”或功利性的表现,从本质上说文道本来是一体的,二者的统一并不是两者皆重,而在于回到二者最初合一的状态,找到二者天然一体的原点。这就要求我们对“文”“道”的含义进行深入探究和升华,而不单单将育人之道等同于语文教学道德教育方面的意义,而应关注语文教学的育人之“道”更为丰富的内涵。

语文教学中的“文”“道”关系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和关注的重点。几十年来,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摇摆不定,有时过于强调了“道”,语文课便被上成了思想教育课,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被挤到一边;有时强调了“文”,语文课又上成了纯粹的语言文字课,思想教育被置之脑后。如今,对“文”“道”的研究和认识主要集中在对二者含义的理解以及如何实现二者之间的结合等方面。所谓语文教学中的“文”,大多数学者和教师比较认同的含义是指语文基本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然而对语文教学“道”的理解却有多种不同的理解,主要的表现有对语文教学育人之“道”的泛化理解和窄化理解。而关于二者之间如何的结合更强调“文道统一”,但又出现了不少“贴标签”、“隔靴搔痒”、硬性灌输的现象。

没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是实施教育的基本手段。由于道德的目的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因此,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的目的和教育的最高目的一样,就是培养德性”。如此他将道德教育与学知识教学统一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教育学教学”要求学校教育一方面通过情感和意志的训练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中通过知识传授对学生进行智慧的启发,其中包含有道德教育的成分。具体到教师个人,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教育目的,要求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任何教学对学生的发展都具有教育性,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同数学、外语同时被人称为三大基础工具。但掌握数学和外语又必须借助语文,以语文为基础。由此可见,语文是基础的基础。但是,近年来出现的泛语文化的现象不断出现,成为阻碍语文教学顺利进行的障碍。如何认识语文教学所具有的独特教育功能,成为顺利开展教学的关键。

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把语文教学与培养学生德性结合在一起:要抓好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要一边研究教材,把握语文教学的性质、目的、内容、体系、方法以及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特别是课文所体现出的思想教育内容。一边研究透学生,这里包括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水平。准确的把握课文的思想方法、教育内容,是向学生进行德育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透彻的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教师只有真正的理解这一点,才能在教学中体现出来,才能使他的学生从作品中受到教育熏陶。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初中的学生正处在少年与青年的过渡时期,他们逐步消失了童年的天真。而对事物认识又很肤浅模糊,可他们都有着强烈的成人感,对他们既不能像小学生那样简单说教,也不能像对高中生那样更多的他让他们自己去消化理解。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把德育寓于教学之中,使学生的思想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启迪和陶冶。一、把握教材的针对性。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模式与普通高中不同,它比较灵活,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结合各方面的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时间进行相应的教学。如: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可选择韩愈的《师说》这篇课文进行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辛勤的栽培。从而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优良品质。在“父亲节”来临时,我选择讲解《背影》一文,让学生深刻领会父爱平凡中蕴含的伟大。二、挖掘教材的育人内涵。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品行教育的特殊优势就在于其教学内容是以文学作品为主。作品中的思想观点、品德情操等,对学生的品行培养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陶冶作用。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学习这些课文,感受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针对不同的课文、不同的教学资料、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教师要切忌让学生整天或整堂课坐在教室内,进行满堂灌,否则,学生对语文学科就会失去兴趣,更难达到对学生进行品行教育的目的。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將课文中的各种知识转化为自己内在的思想品行。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绽放诗意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