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建英 诸葛英
[摘要] 本文论述了康复护理卫生适宜技术推广运行模式,提出了健全组织架构,明确职责任务;根据基层需求,筛选推广项目;卫生行政部门参与,加大推广力度;采取多种多样的推广方式、实施学分管理、严格制度管理,提高推广质量;扩大辐射面,充分发挥资源是确保适宜技术有效持续推广的保证。
[关键词] 推广;康复护理;适宜技术
[中图分类号] R197.1[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1-0118-02
卫生适宜技术是指医药卫生成果中适用面广、可用性强、易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接受的卫生新技术、新产品或新方法[1]。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是国家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决策之一,是缓解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具体举措。卫生适宜技术操作简单、费用低廉,适合在县级以下的基层卫生工作中开展,但前提是必须有一批掌握这些技术的卫生工作人员,否则,再好的技术也无法在村级医疗机构中得以推广和应用[2]。丽水市中心医院是浙西南地区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于2009年 6月被浙江省卫生厅确定为第一批浙江省基层卫生适宜技术康复护理示范建设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牵头单位,与当地5家卫生院签订推广协议。根据《浙江省基层卫生适宜技术示范基地考核指标》的要求,各项目小组负责人制定详细的推广计划并实施,2年内10项技术推广先后应用于5家联合体的医务人员及患者9398例次,提高了群众到社区等基层卫生院就诊率,降低了医疗费用,达到群众满意和政府满意,项目顺利通过验收。现将2年来组织康复护理卫生适宜技术推广运行模式总结如下。
1 健全组织架构,明确职责任务
1.1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由基地建设牵头单位医院院长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护理部主任为副组长,医院相关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组织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检查和指导适宜技术各技术项目的推广工作。
1.2 成立项目协调小组
由牵头单位医院的书记任组长,区卫生局局长任副组长,各联合单位卫生院院长任组员。主要负责牵头单位与联合体单位之间协调工作。
1.3 成立项目推广工作小组
由护理专家任组长,每个工作小组由2~3名护理专家和1~2名医学专家组成。主要负责项目的推广工作,组织培训、授课,下基层医院实地指导、评估和考核推广使用情况。
2 根据基层需求,筛选推广项目
适宜技术筛选是适宜技术推广的前提,适宜技术的筛选直接影响到推广应用的效果,如何保证科学筛选并与基层实际需要相适应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关键[3]。国家卫生部、省卫生厅的适宜技术推广库中康复护理项目少,我们采取积极调研、广泛征求当地卫生局和基层卫生院的需求,遵循安全、有效、简便、适用的原则,推荐本院技术成熟、又符合基层卫生院需求的常见病、慢性病的康复治疗护理项目,同时又考虑到卫生院护士少、许多工作是医护人员共同完成,在选择项目时也选择了一些由医护共同完成的技术进行推广。由于选择的项目符合卫生院的需求,不仅调动了卫生院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调动了医生的学习热情。
3 卫生行政部门参与,加大推广力度
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政府在加快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5]。因此我们邀请了联合体单位的主管部门——卫生局作为协作单位,参与管理,三方(卫生局、牵头单位、联合体)共同签订了创建协议书,明确了三方职责和义务,卫生局将基地技术工作纳入基地卫生院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并对每个项目的培训和推广进行积极的布置,加大适宜技术推广力度。
4 采取多种多样的推广方式,提高推广质量
培训质量直接关系到技术推广应用品质与成败[6],为了提高推广质量我们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培训推广方式。
4.1 集中理论培训和技术示范
每月集中理论培训和技术示范一次,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对联合体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由各项目组护理专家和医学专家共同完成,并且利用晚上的时间,既省时又有利于各联合体成员之间的交流,同时不影响牵头单位和推广单位日常的工作,有更多的联合体成员可以参加培训,培训覆盖率达90%以上。在调查中学员们普遍反映这种教学方式好,以前学习医护分开,护士学不到医学进展,医生学不到护理知识,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更需要这种医护共同的合作项目[7]。
4.2 发放学习资料
每次培训前我们印制推广技术培训资料,培训时发给各联合体成员,便于他们继续学习和理解巩固。
4.3 实地指导
理论培训后,各项目组推广小组的专家分批分阶段下基层单位或患者家中实地指导及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及时给予指导,解决,进一步巩固理论培训效果,确保适宜技术在临床的正确应用。
4.4 接受进修培训
接受联合体单位医护人员到本院短期进修学习和参观,为项目的深层次推广培养业务骨干。
4.5 组织义诊
由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和联合体宣传,由项目组成员前往联合体义诊,协助适宜技术的推广,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上级医院医生和护士的治疗和护理,当地群众非常欢迎,也激励了联合体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5 管理制度健全,组织工作到位
5.1 建立系列制度
系列制度包括基地培训制度、奖惩细则、基地组织架构、基地工作职责、基地工作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及会议制度[8]。定期召开领导小组、项目推广小组会议及联合单位座谈会等,讨论、研究如何提高培训效果和参与率等相关工作。
5.2 对理论培训建立考勤制度
每次集中理论培训前一周,推广单位将培训内容、授课老师的相关资料通过QQ群及卫生局的工作网站上进行发布,并由卫生局负责布置、组织培训人员,并派专人负责培训全过程的考勤监管工作,确保培训覆盖率。
6 实施学分管理,建立激励机制
由于各基层医院医护人员的学历、职称、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学员培训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一,很难保证培训、推广效果[9],为提高联合体医务人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每次培训后进行理论考试,考试合格者由牵头单位与协作单位卫生局颁发学分证书和培训合格证书。因此我们的培训合格率达90%以上。为激励基地人员不断创新,对各项目推广小组给予专项经费资助;推广项目能列入国家、省、市推广科技计划和适宜技术转化计划的项目,或获得省医药卫生技术成果转化奖者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撰写推广研究报告、项目技术应用绩效报告、研究论文等,并给予相应的奖励;推广结束后,评选先进“基地联合体”,对卓有成效的卫生院给予精神和一定的物质奖励;卫生局每年对基层卫生院适宜技术推广情况进行年度考核。
7 扩大辐射面,充分发挥资源
由于选择的项目符合基层卫生院的要求,经济而又实用,非联合体单位的卫生院也纷纷要求参加学习,因此我们接受区卫生局的要求,将技术辐射至23家非联合体单位,共培训非联合体医护人员448人,并组织专家到其他县市医院巡讲推广适宜技术。
总而言之,选好项目、卫生行政部门合作参与管理、做好组织宣传、严格培训和制度管理、定期指导的做法能有效提高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佳贵,王延中.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07)No13:转型中的卫生服务与医疗保障[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361.
[2]王悦,李兆君,刘玉霞,等.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纳入学历教育的探讨与实践[J]. 卫生职业教育,2009,29(12):32.
[3]李顺平,李雪梅,孟庆跃. 关于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思考[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25(9):623.
[4]蒋健敏,朱炜,夏志俊,等.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中的政府角色定位[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9):921.
[5]屈朝霞,苏金林. 社区服务康复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110-111.
[6]孙荣国,曾智,饶莉. 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工作的探讨[J]. 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5):2841.
[7] 胡玉芝,李晶. 新农合实施后基层卫生院护理现状与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1):115-116.
[8]樊爱青,赵中安,陆军,等.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精神病康复管理服务的探讨[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4):148-149.
[9]孙晓珍,朱水英,胡万海. 有效推广中医农村适宜技术的实践与体会[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6):583.
(收稿日期:2012-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