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思均
摘要: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国际资本大量流入新兴市场经济体。资本本来是物物关系,但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全球化的今天,资本已经成为了主体性存在。国际资本具有主体性、阶级性和牟利性的本质特征,其大量流入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关键词:主体性;阶级性;国际资本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003-02
一、马克思的国际资本理论
(一)资本过剩是国际资本的物质基础和必要前提
马克思认为,基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资本主义国内不仅存在相对于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生产过剩和相对于资本增殖需要的劳动力过剩,而且也存在利润率下降规律作用下相对的资本过剩。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资本的积累与集中过程总是伴随着资本过剩与人口过剩,并使资本主义固有的各种矛盾激化。可见,“过剩资本”是国际资本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而资本国际化则是过剩资本的必由出路。
(二)追求剩余价值的本质属性是资本国际化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或利润,资本家不仅在国内寻找并控制有利的投资场所,而且还突破国界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出路,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本质属性必然导致资本跨越国界进行扩张,形成国际资本。
(三)社会化大生产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客观动力
当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得国内生产变成了国际生产时,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世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体系就形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求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取消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生产国际化必然导致资本国际化。通过商品资本输出和借贷资本输出这两种资本输出形式,资本主义国家将世界上的一切国家都纳入到自己的生产体系之中。
二、国际资本具有主体性和阶级性
(一)国际资本的主体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资本的“主体化性质”,意指资本对商品社会的一切对象性形式以及与此相关的生产关系、财产关系和思想关系有着主体性支配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生命就是资本;经济规律盲目地支配着世界。在某些人看来,人是不足道的,而产品则是一切”。于是,人的主体性从对抗一个异己客体世界的生命活动中被取代了,资本以目的和工具合理性的符咒窃取了主体的地位。国际资本的主体性是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国际资本凭借其物质财富、生产力、暴力机器、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巨大优势,以战争和市场竞争两种形式向全世界扩张,先后完成了流通、消费、政治、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合理化进程,取得在世界经济文化中的绝对控制地位;而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为资本所驱使,都是资本之特定生产要素的人格化。
(二)国际资本的阶级性
从社会层面上说,资本是一定组合的社会关系,资本与社会的链接体现在物与物交换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说:“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这种物质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里,很大程度上就是阶级关系,也就是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关系。资本的国际化使这层剥削关系扩大化和国际化,它已成为多样性主体利益的组合体。不仅体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两大对立的阶级,而且体现在国际资本逐步与国家政权紧密的结合,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是资本利益的忠实代理人,为资本的剥削和增值保驾护航,发展中国家和人民成为国际资本剥削的对象。
三、持续涌入的国际资本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之密切联系的资本形态也在不断扩展,资本从单一的物质资本形态向虚拟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形态并存发展;国际资本也同样呈现出多样化,并且进一步强化了其主体性和阶级性特征。国际经济发展史充分证明,拥有资本者便拥有着社会控制的权力系统,同时也就拥有着对权力合法性予以解释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正因为如此,二战后,许多国家都打开门户,放松管制,欢迎国际资本的到来,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促进本民族的资本形成和经济发展。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主动选择。但是,由于资本追求利润的本性,大规模的资本流入,既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又蕴涵着很大的风险。
(一)经济可持续增长出现变数
在目前微观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的条件下,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不是靠本土企业,而是靠政府每年规模庞大的基本建设投资的支撑以及外资企业在中国持续增长的直接投资。但对外资依赖程度越大,经济的稳定性就越差,受国际环境的影响也越大。中国的对外依存度高达70%,如此高的对外依存度,将使中国的经济非常容易受到外部冲击力的影响。
(二)区域经济增长格局会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首先是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开始的,所以东部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环渤海湾地区成为承接国际资本转移的最主要的平台,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随着区域性竞争优势出现转换,国际资本转移开始向更具竞争潜力的地区转移。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性布局将从东部沿海地区沿长江向中游转移,沿陇海线向西转移,跨越环渤海湾向北转移。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将在传统的长三角、珠三角及環渤海湾三个区域的基础上,呈现多极化增长格局。
(三)国内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将会向多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外商直接投资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纳入到世界制造业分工体系中,但中国企业在国际制造业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是靠产业内的垂直分工体系来维持的,处于世界制造业产业链的底端。中国制造业的增长主要靠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来推动,因为中国企业自身缺少完整的产业链,不能掌握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一旦外商转移直接投资,原有的国内分工体系将会迅速瓦解,所以,许多国内企业已经意识到其潜在的风险,从而在战略上和发展模式上应当向上游延伸产业链,拓展产业纵向分工,与国外企业结成联盟。
(四)中国的国际资本形成存在着严重的“挤出效应”
目前,在国内储蓄持续超过国内投资的情况下,国际资本仍然大量流入,说明国际资本形成存在着严重的“挤出效应”,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国有经济、民营经济与外资经济存在制度性、结构性的失衡问题。自1990年以来,除1993年外,中国经济出现了国内储蓄剩余与国外资本大规模流入同时并存的现象。在我国经济发展史上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绝无仅有,它是我国经济在转轨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这表面国际资本流动越来越不以东道国特别是作为东道国的发展中国家的意志为转移,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无力左右国内资本形成与国际资本形成的关系;国内资本形成与国际资本形成之间究竟是互补还是竞争排挤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资本的本性及其意志。
(五)国内金融市场风险增强
虽然目前国际资本流入结构与我国经济金融化、经济国际化程度基本相适应,但由于我国金融体系十分脆弱,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国际资本形成仍然存在潜在的金融风险。据国际金融协会(IIF)预测称,2011年全球资本将有10410亿美元流向新兴经济体,其中中国是最大的国际资本净流入目的地,约占新兴经济体吸引资本总量的四分之一。报告所说的资本中大约40%是外国直接投资,除此之外还包括投向股票市场的外资以及银行间的资本流动,其中不乏“热钱”。这些“热钱”到中国牟取暴利,直接助推了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扰乱了我国的金融秩序,使中国经济前景孕育着明显的不确定性。
四、加强国际资本监管,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国际资本的流动既是资本牟取利润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我们应在充分认识其主体性和阶级性的基础上,深化国内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本带来的技术、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深化金融改革,借国际资本之力,提升本国资本质量
单从数量上看,中国市场对国际资本的数量需求己经基本饱和。但从质量上分析,国际资本在改善经济运行中的资产质量、促进技术进步、提升产业结构等方面,又具有国内资本形成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面对这样地困境,应以金融深化为突破口。
1.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为不同产权属性、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主体提供金融支持。
2.加快银行业重组、市场化运作,规范证券市场,加快金融行业的审慎监管。
3.创造条件推行间接货币控制,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完善汇率管理体制,推行较为灵活的汇率制度安排。
(二)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避免资本过度流动产生的不利影响
鉴于我国证券市场的不完善,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应该有一个渐进性的安排。首先,间接开放证券市场。主要是设立中外合资、合作基金,以及引入合格的外国投资机构参与投资国内证券市场。为避免大量投机性国际游资流入对国内证券市场的冲击,对外国机构投资者资格、外资流入规模、资金投向与比例、资金汇出等进行严格的限制;然后,有限制的直接开放证券市场。境外投资者可以直接购买国内证券市场上的证券,但投资范围与比例有限制。在此阶段,我国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对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规定外资的最大投资比例限制;最后才是全面开放证券市场阶段。境外投资者可以自由进入国内证券市场,投资范围与比例也不受限制。
(三)提高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水平,加强监管力度,并完善对非FDI的监控体系
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给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增强对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机构的监控,准确评估和控制相关风险。
1.出台一套健全的管理办法,改进与WTO不相适应的法律规定,协调相互冲突的政策和法规。
2.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包括对金融危机的精确定义和金融危机的预测方法,利用现代化信息系统把这些指标组合起来进行实时动态监控以及时化解风险。
3.加强金融监管政策的协调和国际监管合作。在分业监管的格局下,要进一步明确分工,防止监管疏漏和重叠,影响监管效率。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郭飞.马克思、列宁的资本输出理论与当代国际投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6):31-37.
[3] 张雄.现代性后果:从主体性哲学到主体性资本[J].哲学研究,2006,(10):27-34.
[4] 郑兆力.警惕国际资本在我国制造金融危机[J].决策探索,2008,(6):76-77.
[5] 杨玉凤.我国国际资本流入的虚拟经济效应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0.
[6] 董晋宏.国际资本搅动世界经济[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19-20.[责任编辑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