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论和平发展思想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2016-10-26 13:47汪力平冷树青
理论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阶级性理论创新

汪力平+冷树青

摘要:人类文明的存在与发展是纵向层次更替与横向融合一体化的时空统一,阶级性、主权性和人类性构成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国家既是社会分工与阶级分化的产物,同时也与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存在必然的联系。国家是文明的共同体与文明纵横向统一发展中的独立主体。因此,应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高度深刻认识和平发展思想的理论创新,确立和平发展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和平发展思想;理论创新;阶级性;主权性;人类性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10-0064-04

和平发展思想体现出风险社会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和自觉意识,是社会主义历史使命与人类文明发展时代课题的统一,创新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持与发展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平发展思想也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回答,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揭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世界观的重要特征。究其根由,就在于和平发展思想强调文明纵向层次演进和横向融合发展的时空统一性,国家是文明存在与发展的基本载体与独立主体,肯定并追求阶级性、主权性和人类性的相互促进,从而深化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

一、和平发展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

学界通常主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创新。然而,和平发展是否如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拓创新具有同样的价值和地位,这无疑是学界应该重点关注而被严重忽视的重大问题。我们认为,和平发展同样是世界观和实践层面上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科学回答,它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新模式的全面形成。

不言而喻,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源于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扬弃。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和平发展却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文明发展的崭新模式,是纯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产权。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无论是主流的现实主义,还是诸如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等都存在内在的局限。和平发展突破意识形态及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历史局限,强调阶级利益、国家利益与人类利益的统一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身追求,是社会主义内在价值的现实表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重大标志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市场经济与和平发展并举,不但实现了对传统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意识形态的突破,而且亦从根本上实现了对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扬弃,开创了人类社会主义实践的新途径,成为人类文明持续进步的重要支柱。

著名学者徐崇温先生多次强调,自从2004年8月24日胡锦涛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会上正式提出“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以来,和平发展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内外的标志性特征。[1]他进一步认为,和平发展道路与和谐世界思想研究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衔接,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薄弱环节。长期以来,把和平发展道路与和谐世界思想看作一个外交问题,没有看到与国际环境的互动,没有看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理论问题。[2]因此,和平发展是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与时代的变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必须立足世界社会主义实践和人类文明发展模式的转换,从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深刻把握和平发展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实践意义。与此同时,我们看到,近年来学界着力于从中国传统文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和(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探讨和平发展思想的理论创新,这些富有建设性的理论成果,不但十分清楚地表明,和平发展思想彰显出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它既有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境界的提升、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与时俱进、新国际关系理论范式的创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成熟;同时还更进一步彰显出唯物史观基础理论的原创性创新,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3]

二、文明存在与发展的时空性与国家的文明共同体性

人类史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由于温暖湿润的非洲在冰河时期气候变冷,草木枯竭,人类祖先不得不惜别其发祥地的非洲东南部大草原,迁徙至世界各地,由此开始了天各一方的文明创造征程。因此,不论是采集狩猎文明,还是游牧农耕文明,或者既使是当今全球化时代的工业与信息文明,都是一种区域性现象,文明的发展存在十分突出的空间不平衡性。

文明存在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文明横向融合一体化,无疑与国家现象的研究存在内在的联系,应成为深化国家问题认识的新视角。人类文明的存在与发展是纵向社会形态的层次更替与横向区域性融合一体化相统一的时空演进过程,不应顾此失彼。换言之,人类文明的演变,从纵向看,是社会分工和阶级关系的发展,是人的依赖、物的依赖和人的独立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从横向看,是文明发展的区域性不平衡所推动的融合一体化的过程,体现出文明相互间从封闭到开放、从孤立到联系、从战争到和平、从冲突到合作以及从分散到一体化的演进,二者相互促进。

文明存在与发展的时空统一性深刻揭示出人类系统实际上是由种种区域性的共同体构成的,现实的人存在于特定区域的社会共同体中。文明存在与发展的时空性所产生的共同体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进行物质、精神和信息能量交换的平台。没有共同体,人就不能成其为人。

有关研究认为,共同体是在空间性上具体化为实体的表现,具有共同、共在、共存和共通的特性。[4]“共同体”一词源于古希腊语koinonia,即众多平等个体,源于共同目的,通过“共同活动”而实现“共同利益”和“共同善”的联合体。亚里士多德曾指出:“所有城邦都是某种共同体,所有共同体都是为着某种共同的善而建立的。”[5]因此,共同体本身以普遍性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普遍性即共同利益、共同价值观念和共同意志。从文明存在与发展的宏观层面看,社会共同体主要体现为文化形态和政治形态两种形式,前者如宗教,后者如国家。

文化形态的共同体主要是伦理价值观的整合,其主要特点是共享性和依赖性。文化共同体可以是一个享有共同地域和历史的多民族国家的集合,具有共享性,但一般限于人类活动的思想文化领域,从属、依赖经济和政治,低于政治认同,不具有独立性。如基督教中的新教、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分化与发展。这是由于,文化形态的“‘文明虽然能够为人类个体、部族、民族乃至国家提供文化身份,但由于其规模太大,其内部一般说来总是会分化出千差万别的利益群体甚至地缘政治集团”。[6]如伊斯兰文明,人们虽然享有共同的基本价值观,但几乎从阿拉伯帝国诞生起,基于不同层次的政治行为体如民族、部落和教派的利害冲突持续爆发,直至当代也未有消弭的迹象。

与文化形态的共同体迥然相异的是,政治形态的共同体根本上是经济利益的整合,一般表现为国家形式。政治形态的文明融合,既有国家内部经济、文化和政治结构的作用,也存在不同国家经济、文化和政治结构间的关系,甚至也可以说就是对不同政治群体的整合。政治共同体是人的利益或“共同的善”实现的保证。政治整合滞后于文化整合。如,文化形态的儒家文明涵盖整个东亚,但其中却存在多个政治化的(民族)国家;文化形态的伊斯兰文明亦然,其中阿拉伯人、伊朗人和土耳其人等政治上都各有所属。由此可见,政治形态的文明融合异于文化与器物层面的文明融合。这是由于政治的竞争本质,而国家间的竞争性根源于文明发展空间上的不平衡性——尤其是经济利益,文化与器物文明一般是间接反映经济利益,利益的竞争赋予国家在文明融合一体化中的根本作用。

因此,文明纵横向时空发展的独立主体主要应为经济、文化和政治的统一实体,即国家共同体。有别于单一要素的宗教和文化共同体,亦区别于前国家形态的部族或民族,反映人类社会竞争本质的具有独立性的国家不仅是文明纵向层次演进的载体,同时也是文明横向融合一体化的重要形式。国家共同体是通过政治整合所实现的经济和文化的统一,国家以及国家关系揭示出人类活动的基本内容,体现人与自然关系所产生的人类社会的全貌,体现出人类系统纵横向统一发展的内在规律,具有突出的独立性和主体性,是文明存在与发展的高级形式和重要载体。

三、阶级性、主权性与人类性的矛盾及其价值追求

和平发展思想肯定国家是社会主义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载体与历史阶段。和平发展思想立足人类性,坚持阶级性,肯定主权性,在阶级性、主权性和人类性的内在统一中认识和把握人类文明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

1.阶级性、主权性与人类性的统一性。阶级性、主权性和人类性都是人的需要及其实现的层次性表现。阶级是人的社会性的根源和主体特征,属于国家结构内部的经济范畴,主要体现为社会分工,生产方式的演变决定其存亡;国家则是人的社会性的客观形式,是共同性内部阶级分化与外部区域性文明发展不平衡相互作用的产物,作为通过政治整合所产生的地缘性的利益共同体,其生灭既决定于社会内部的脑体分工,也取决于人类文明的融合与一体化演变,因而存在将更为漫长。

然而,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也并非仅限于阶级性和国家主权性。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7]因而,从根源上讲,所谓阶级性和主权性都不过是人与自然矛盾演进的产物。阶级性和主权性都决定于人类性。换言之,人与自然的矛盾形成了人类的共同利益,阶级性、主权性和人类性分别处于人类文明系统结构的不同层次中。阶级性主要反映国家内部社会分工的矛盾,主权性主要体现国家之间文明发展不平衡性的矛盾,而人类性则表明人是自然的产物。阶级性、主权性和人类性三种关系依次形成文明总系统的三个递进性的层次,因而具有各自不同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同时又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人类文明系统的发展变化,而且三者间的相互关系随着人类文明整体性的增强而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在人类文明的矛盾层次中,阶级性是基本形式,主权性是高级形式,人类性是最高形式。

这种阶级性、主权性和人类性内在统一的人类文明的时空结构较好地揭示出人类文明发展变化的内在逻辑。人类文明的纵向演变主要表现为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依次更替,为社会基本矛盾的内部运动和变革所推动,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直接动力;人类文明的横向拓展本质上是历史由各地区(文明共同体)间的从相互封闭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孤立分散到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主要体现出文明的融合一体化,民族国家(或文明共同体)间的竞争与合作是重要方式,作为文明发展独立主体的国家的主权性是根本。人类系统整体性的增强源于文明发展的纵横向统一性,阶级性、主权性和人类性内在统一。由此可见,立足物质生产的根本作用,坚持阶级性、主权性和人类性的相互促进,推动全球化的稳定、协调与持续发展,即是和平发展思想的实质。

2.阶级性、主权性与人类性的当代演变及其自觉。当今世界,全球化推动世界历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彰显阶级性、主权性和人类性的复杂演变。就国家关系的宏观结构而言,全球化是人类利益与民族利益矛盾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在全球化过程中,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动力,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经济日益国际化,人类逐步超越各种共同体的制约因素,加强互动、交流,逐步取得共识,遵守共同规则,采取共同行动,各民族国家与地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了一种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衡的关系,人类的共同利益逐渐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特别是当代社会非传统安全的产生,风险社会的到来,表明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界线的淡化,以及传统进步观念乃至阶级矛盾和意识的弱化。社会系统演进的整体性,实质上是一种利益的相关性。从一定意义上说,风险社会问题,既非社会基本矛盾中的阶级问题,亦非国家关系中的主权问题,而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应从人类系统发展的时空统一性中,从人类文明的整体性演变中认识和把握。另一方面,随着人类对自身社会管理的规模、内容、速度和效率等的空前发展,文明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落后国家南北之间的发展差距在扩大。由于西方资本主义还占据着主导地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南北矛盾必然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主要矛盾,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的根源。民族国家的主权性仍然是全球化稳定推进和人类共同利益不断增强的基石。

从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内部结构考察,不言而喻,阶级性仍然是文明发展中最基本、乃至最核心的问题。只要物质生产的脑体分工客观存在,贫富分化与阶级矛盾必然构成民族国家共同体演进的实质。因此,当代人类系统的整体性嬗变,无疑是社会分工所导致的贫富分化、文明发展所产生的南北分化以及人与自然的矛盾深化所形成的风险社会相互间共同作用的产物,阶级性、主权性和人类性的并存与相互交织是我们探索当代世界演进规律的客观尺度。正是这种变化制约着文明发展模式的创新,同样制约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选择与变革。把国家关系归结为阶级关系,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为无产阶级世界革命,这种意识形态化的思想方法曾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人类社会从革命与战争向和平与发展的跨越标志着人类文明存在方式的深刻转变。突破传统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忽视主权性、片面强调阶级性的历史局限,在坚持阶级性中,实现阶级性、主权性和人类性的统一,势必成为创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和平发展思想正是立足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实际,深刻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坚持与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思想,深化了对国家及其关系的认识,实现了阶级性、主权性和人类性相互统一的系统方法的自觉,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创新。一方面,其坚持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强调国家的主权性以及国家利益的至上性、阶级从属于国家。正如《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所指出的,“在世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无论什么主义、什么制度、什么模式、什么道路,都在经历时代和实践的检验。各国国情千差万别,世界上不存在最好的、万能的、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只有最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8]17另一方面,强调国家利益和人类利益的统一性,倡导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中国的和平发展》强调,“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以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新理念,寻求多元文明交流互鉴鼎新局面,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寻求各国合作应对多样化挑战和实现包容性发展的新道路。”[8]26

因此,和平发展思想肯定不同民族国家和社会制度对文明发展的独立性与主体作用,坚持民族国家间的平等合作与共同繁荣,要求各个国家不同制度和文明之间不仅是和平相处、互不干涉内政,还要和谐共存、彼此尊重、相互借鉴和共同发展。它既强调我国要借助世界和平的机遇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国际环境的良性互动;既认同和参与现存国际体系,又积极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建设;既坚持独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充分参与经济全球化、谋求互利共赢。

社会主义中国从现存国际体系的批评者和挑战者转变为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从一球两制、和平共处到和平发展、共建和谐世界,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价值信念,又创造性地发展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途径。现实社会主义的国家形态将是较长时期的历史现象。社会主义必须将阶级利益、国家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统一起来,和平竞争、共同发展具有必然性。和平发展思想融自身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要求于一体,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时代信念,开拓了文明发展的新途径。

简言之,社会主义是阶级性的坚持,独立建设社会主义是阶级性与主权性的层次性统一,和平与独立建设社会主义则是阶级性、主权性和人类性的现实统一。和平发展思想突破了将社会基本矛盾等同于人类系统结构以及仅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认识国家和人类系统的局限,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强调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与自然关系的深化有赖于人类系统整体性的不断增强,人类文明发展的纵向社会基本矛盾与阶级性和横向国家间的竞争合作与主权性不可分割,阶级利益、国家利益与人类利益内在统一,人类文明的整合是阶级性、主权性和人类性相互促进的过程,实现了从社会基本矛盾观到人类系统观的发展。[9]因而,和平发展思想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认识的与时俱进,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是唯物史观基础理论的重大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推动人类社会主义事业迈向了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徐崇温.中国和平发展道路面对的新课题[J].红旗文稿,2013,(8).

[2]徐崇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薄弱点[N].北京日报,2007-05-14.

[3]冷树青,汤瑶.和平发展思想理论创新研究的一般现状及其深化[J].九江学院学报,2014,(2).

[4]马俊峰.马克思社会共同体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53-54.

[5]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9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3.

[6]阮炜.文明的表现:对5000年人类文明的评估[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2.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9]冷树青.从社会基本矛盾观到人类系统观——论和谐世界思想的理论创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4).

【责任编辑:黎 峰】

猜你喜欢
阶级性理论创新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偏误与修正
习近平历史评价的三维向度
论正确认识党性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邓小平南方讲话关于生产力问题的理论创新
国家本质刍议
2015~2016年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热点述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