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复兴

2012-04-29 00:44郭秀清
人民论坛 2012年32期
关键词:民族复兴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郭秀清

【摘要】生态文明的本质或核心内涵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一定程度的生态文明作为基础和支撑。在当代,中国共产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 民族复兴 可持续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在当代历史条件下逐渐追赶并超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明发展程度和水平,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当前的国内外形势下走一条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这条道路最为关键的方面就是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根基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统一体,渗透并统领其他文明建设。从特定的历史时期来看,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程度的生态文明作为基础和支撑。尤其是在现代工业社会,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无限扩张,人类对自然改造和利用达到了自然承受的极限。如果没有相应的生态文明建设,那么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就会走向它的反面—自然对人类的惩罚。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给予生态文明建设以应有的地位和重视,除了我们发展观念的因素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在我们工业化初期人和自然的矛盾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民族生存的威胁还不像现在这样迫在眉睫。经过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在创造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人与自然的矛盾全面爆发,与此相关联,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生态文明主要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而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在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在这些文明建设方面体现出不同的人与自然关系,表征着不同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和水平。随着近年来实现民族复兴步伐的不断加快,一些发展中带来的矛盾和问题也愈加突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及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等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华民族复兴步伐加快的重大障碍,也成为我们必须直面的重大问题。为什么近年来我们会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并把它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呢?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出于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压力的现实考虑,而从最根本的原因来看,生态文明构成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根基和基础,因而,也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与基础。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开创了人类文明新的发展模式

中国能否找到一条新的文明发展道路,从而解决整个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文明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不仅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因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不仅仅是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追赶和超越,最根本的意义还在于中国选择何种发展方式以及以何种方式来影响和引导世界的发展。

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实现社会主义目的和本质的过程,也就是让人民感到愈加幸福安康的过程,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进步的过程。社会主义作为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从最根本目的来说,就是为了实现人类自身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江泽民曾经说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生态文明主张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实现人与自然的完全和谐,完成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一体,而这正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更加美化,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已经成为更多人对于未来生活的新期待。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未来生活的新期盼,我们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使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换句话说,建设生态文明顺应了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也是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制度从理论上来说,具有解决生态问题、实现生态文明的优越性。生态文明是当今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和追求但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其制度优越性。不可否认,当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要高于我们,但我们应当看到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工业文明发展的惯性,以及其依靠环保产业、产业升级和污染转移,一个又一个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从而丧失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强大动力。当然,更为根本的是西方国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机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中存在的外部性问题,致使彻底解决环境问题成为难以完成的历史任务。而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结合存在着制度性优势。从现实国情和具体政策来看,社会主义国家虽然面临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挑战,但也面临着重要机遇。当前中国的现代化仍在进行之中,但生态环境问题已非常严峻。接下去的现代化道路如何走?如果按照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化道路走下去,不但我们现有的资源环境条件难以承受,而且会引发大量的人与自然不和谐乃至人与人之间不和谐的重大事件,从而成为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重大障碍。所以现实国情促使我们不得不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坚持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将改善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国际环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有稳定的国内环境,同时也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没有良好的国际环境作为基本条件,中华民族的复兴就会中断或夭折。当今,随着中国实现复兴步伐的加快,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及对环境影响的程度都在加大。毫无疑问,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些敌对国家制约和掣肘中国崛起的重要因素,他们设置各种名目的绿色贸易壁垒、碳关税、碳减排等所谓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对中国的发展权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历史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曾经的生态殖民主义和生态帝国主义政策,但正是因为这种政策,不但造成了世界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加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分化和不同国家之家的矛盾和冲突。无论从当今的国际环境还是从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来看,中国不可能走生态输出或掠夺的老路,因此,中国的发展只能走一条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这不但可以克服历史上因环境资源问题引发的国家间冲突和矛盾,而且顺应了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真正践行中国和平发展的国家战略。从而使中国这种独特的发展道路能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同和支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途径的思考

中国作为一个仍处在工业化时期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实现从传统的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跨越的历史重任。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取得的成就和对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贡献,不仅是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的自我超越,也是社会主义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对资本主义的历史性超越。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种超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生态文明乃至人类社会的未来。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途径,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才能更加符合生态文明本质的要求。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在创造物质文明奇迹的同时,也造成了空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在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征途上,工业化仍然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发展阶段,但这种发展绝不应该再重复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老路,而是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走生态文明的工业化道路。即当前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应当可以选择的战略是推行‘以生态导向的现代化,把工业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在一起,实现绿色工业化和绿色城市化。”

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思想文化。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要让生态文明的文化渗透到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制度体系中去,特别是要自上而下地渗透到对具有决策执行和评价权力的各级领导的头脑中去,因为各级政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力量,只有切实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才能真正贯彻、制定、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制度和措施,才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生态文明的目标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实质性地推进生态文明的发展。

综上所述,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在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继承工业文明经济成果的基础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世界典范。这一范式表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崭新的文明创新事业,这既是历史赋予社会主义的神圣使命,也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的伟大创新。因此,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重大贡献。

(作者单位: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

猜你喜欢
民族复兴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在何处
做好青少年人生扣子的“五道题”
传统射箭复兴中的民族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供电企业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