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干部孝道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实践路径

2012-04-29 00:44乔石豪
人民论坛 2012年32期
关键词:孝道领导干部和谐社会

乔石豪

【摘要】孝道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至今仍在维护家庭、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期下的干部教育培训重视政治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领导力教育,但在道德教育和孝道教育方面比较薄弱。在孝道文化衰弱、社会孝道伦理边缘化的新形势下,更应该批判地继承孝道文化,把孝道教育融入干部教育培训中。

【关键词】孝道 领导干部 和谐社会

古代中国特别强调孝,把孝看作整个道德体系中的主德,看作整个道德体系所建立的根基,以至把孝由人的天性扩展为一种系统性的文化—“孝文化”。传统孝道虽然包含了许多“愚孝”、“愚忠”的内容,但是只要对传统孝道进行改革和创新,剔除封建糟粕,在当代社会同样有传播和弘扬的意义和价值。构建社会主义的孝道文化体系,需要而且可以改造、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孝道思想。

加强干部孝道教育的必要性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观念和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再加上西方价值观念的大量涌入,中国社会的传统伦理道德发生了巨大变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传统美德日益受到冲击和挑战。社会上时常出现家庭关系淡薄、血缘关系纽带崩溃、不赡养老人、虐待老人的现象。这些现象表明,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孝亲的传统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当代社会,独生子女成长的环境十分复杂,如在家庭中,他们备受长辈溺爱,但接受的孝道教育却很少;学校教育长期仅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论成败,重智力教育而轻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和孝道教育在学校教育中逐渐淡化甚至遗缺;在社会方面,经济多元化、文化多元化、思想多元化使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的青少年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也多元化,必然使传统孝文化中敬爱父母、尊老爱幼的道德规范和传统道德受到严重冲击。在这样复杂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年轻干部逐渐走上了领导岗位,但是他们对孝和孝道的理解和认识往往比较肤浅,自然也就难以传承和弘扬孝道文化了。所以,加强对新一代年轻干部的孝道教育需要而且必须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要求,但是当前常规的干部教育培训重在加强干部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领导能力教育,在传统文化教育、道德教育和孝道教育方面仍然比较薄弱。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这表明在新形势下,党十分重视领导干部的品德修养问题,并把“德”作为考察、任用干部的一条重要标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只有将“孝道”衍化为“孝治”,进而将“孝治”推进为“德治”,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孝道教育是增强干部为人民服务意识的重要途径

孝道是儒家学派构建的,以血缘亲情为基础,以爱敬奉养双亲为主要内容,关涉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道德行为规范。①中国历代统治者和思想家之所以提倡孝道,不仅仅是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孝道的社会功能。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后汉书·韦彪传》)的看法。到了近代,孙中山赋予了“忠”以新的内涵和要求,他说:“我们现在说忠于君,固然是不可以,说忠于国是可不可呢?忠于事又是可不可呢?我们做一件事,总要始终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成功,就把性命去牺牲,亦所不惜,这便是忠。”②即使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代,升华“小孝”为“大孝”,视人民为父母,把祖国当母亲,报国为民,忠孝两全。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信念、奋斗目标也是息息相通的。

我国历史上一贯有“以吏为师”的传统,“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俱尔瞻”(《诗经·小雅·节南山》),表明为政者的德行修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左传·桓公二年》),表明为政者的品行修养、德行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治理。古有舜“孝感动天”、汉文帝刘恒“亲尝汤药”、黄庭坚“涤亲溺器”、李密“陈情表”等感人的故事;今有毛泽东为母亲守灵、撰写《祭母文》的例子,有邓小平善待继母夏伯根如亲母,使继母安度晚年的例子。对领导干部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轻干部开展孝道教育,就是要让这些干部“从伟人的‘人民观中受到启示,把‘以民为本,民为父母的理念贯穿于工作的各方面,以‘公仆之心鞠躬尽瘁,以赤字之心执政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写好新时期‘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答卷。”

加强孝道教育培训的方法与途径

“和谐社会”是一个兼备社会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双重特性的社会伦理概念,它所表达的不仅仅是社会对公平正义秩序的制度期待,还有人们对美好安宁生活理想的伦理期待。心灵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而孝是达致心灵和谐的关键。在家国一体的社会格局下,个人修德与家庭传承、社会稳定、国家善治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弘扬孝道对于教化人民和治理国家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孝道教育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孝道教育。

在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中加强孝道教育。首先,要让孝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教材是基本前提,进课堂是重要环节,进头脑是大方向和基本思路,也是进教材、进课堂的目标和归宿,要使受训干部从能够真正孝敬父母扩展到忠于人民、关心社会、热爱祖国。其次,孝道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采取贴近干部生活实际的教育方式。在正常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可通过学员论坛、小组讨论、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干部直接置身孝文化教育当中,提高对孝文化的认识,增强他们对孝道的道德认同感。可以利用重阳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聘请孝德模范现身说法,为学员讲述孝敬长辈、助人为乐的故事,让学员感知生活中的孝道。

营造社会主义新孝道的氛围。2012年6月26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提出了“常回家看看”等一系列新修订意见,如果该草案通过,必将成为进一步倡导和维护社会主义新孝道的有力法律武器。但是法律介入是底线,最多是对不孝行为进行惩戒,不能完全解决孝道的问题,因此需要德法并举,加强文化和道德建设,使“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为了营造社会主义新孝道的氛围,要充分发挥榜样引导的作用,因为善的参照物能够促进道德建设,而恶的参照物则导致社会风气腐化、道德堕落。大众媒体应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在全社会进行新孝道文化的宣传,规范人们的意识,树立公民新的孝道精神,积极宣扬赞美孝行为,针砭不孝行为。国家可以多举办一些如“孝德模范人物”等评选活动,以引起社会上更多人去关注孝道建设。

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孝道教育。高校孝道教育既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部环境和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有机结合起来,又要创造性地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创新孝道教育的方式和方法。高校要改变从小学至高中的唯分数论教育模式,加强道德教育尤其是孝道教育。其次,要注重孝道的实践环节。孝道贵在实践,高院孝道教育的目标就是大学生能够自主、自觉实践自己的孝道行为。要把尽孝同大学生的学业及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在完成自己的学业中尽孝,在为他人、为社会的服务中尽孝,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尽孝,同时认真看书学习,苦练基本功,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为将来能尽更大的孝道积累力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把孝德作为考核衡量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胡锦涛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常怀“孝”心、“推己及人”,踏踏实实地做人民的公仆。把孝德作为考核衡量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对于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品行修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陶行知说:“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和国家之本,私德不讲究的人,每每是妨害公德的人,所以一个人的私德更为重要,私德是公德的根本,私德最重要的是‘廉洁。”③考核衡量领导干部,要看公德,更要看私德,孝敬父母就属于“私德”。当前对领导干部的考核一般局限于工作层面,很少涉及到家庭伦理等私德方面的考察。把孝德作为考核衡量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加强对孝敬父母等“私德”方面的考察,并且与干部的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如与提拔、任免、奖惩等直接挂钩,可以更全面地考核衡量领导干部,为群众选上注重品行、公道正派的好干部,有助于在社会上形成重视孝行的良好风气,有助于以德治国方略的实现,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党委组织部)

注释

①谷树新:“传统孝道的扬弃与重构”,《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第64~67页。

②《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81页。

③《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24页。

猜你喜欢
孝道领导干部和谐社会
塑成作为伦理主体的父母与子女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党员干部要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