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在全国范围全面、深入的推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正在转向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精神内核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学生是充满灵性的生命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懈追求又学会放弃,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一、放弃形式主义,追求常态中的有效引导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形式主义的东西,比如为了让学生“主动”,就兜圈子提问;为了师生、生生的“合作”,就为讨论而讨论;为了完成多个教学环节,课堂上就过多的旁逸斜出,开展许多不太必要的活动,占用有效的学习时间等等。因此,有的课堂热热闹闹,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展起来了,课堂气氛很是活跃,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些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比如,新课程提倡“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欣赏”,但不少课堂要么是只有读而缺少感悟、欣赏和表达,这些被黑板上花花绿绿的图画代替了,被精美绚烂的多媒体演示代替了。要么是“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和独特体验”被极端化,认为运用的阅读方法越多、说得越离奇就越有“个性”,忽略对错误的纠正和认识的提升,于是就有了“狼比老山羊聪明”、“要学习狐狸的有心计”等一些偏离主流价值取向的所谓的个性化的感悟,阅读教学似乎正走向一个混沌的“糊涂圈”。
其实,读仅仅是一种手段,感悟、欣赏、提升才是目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展示的是手段,特别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闪现出的思维火花,不善于捕捉,不善于引导,只满足于课堂此起彼伏的热烈场面,该讲的未讲清楚,该听的未听清楚,教学目标肯定难以真正落实。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任何情境都不能游离于教学之外。追求表面的形式,反而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二、放弃封闭式教学,追求有效引领的过程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贯穿于教学的环节中,而不是一种模式,教师追求的应当是本质的东西。在课堂教学中,究竟需要不需要合作,值不值得探究?何时合作,如何探究?这些都可能值得我们穷毕生之力去思考践行。要把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真正体现到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的“常态”。这种新的教育常态的出现,标志着应试教育现状的改变,标志着素质教育实现了突破性进展。“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责任。如果放弃必要的引导,让阅读教学变成学生自由的交谈,听任学生对文本的任意解读,“一切由学生说了算”,那是对学生发展权利的漠视与不尊重。个性化不是自由化,离开了教师规范精确的表达和独具匠心的引导,氛围再好,也只能是一堂残缺的语文课。为此,我们必须立足新常态,丰富其内涵,摒弃形式主义,追求有效引导,提高语文课堂效益。
教师面对学生的各种感受、见解,应当相机点拨、匡正,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精神。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主要是依赖学生思维这一“不确定性变量”,而这变量如何变?又依赖于教学中教师引导这一“确定性变量”是否合理有效。只有两者的和谐统一、互为依存,才能真正形成有效的课堂。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应当以自己对文本(或问题)的体验与理解,启发、深化与促进学生的多重对话。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生生对话很热烈,却始终在肤浅的水平上滑行而不能深入。这个时候,作为有着较为丰富经验的、较高鉴赏能力的教师,作为“熟练的阅读者”的教师,作为平等对话中首席的教师,必须承担责任,发挥专业特长,给学生提供适切的帮助,通过自身与文本的对话,启发学生,让学生参与到对话中来,一起探索,一起分享。
三、放弃过多预设,追求动态生成的精彩
预设,简而言之就是“预先设定”“预先设计”,如教学计划、教案等都是预设的产物。教学是一项复杂的、高级的活动,周密的安排、详尽的计划、充分的准备,这一切都需要进行精心的预设。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预设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写出教案,这样的预设有较强的计划性,但缺点是“统”得太死,不能根据学生和课堂的变化随机进行调整。
我们要追求预设与动态生成的有机结合。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的生命的成长。因此我们应当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而非静止的、僵化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
从动态生成的观点出发,教科书不再是神圣不可超越的,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或删或添,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永远是教学的出发点。
从动态生成的观点出发,课堂不再完全是预设的计划的展示,更应该根据学生心理的、情感的、知识的需要随时作出适当的调整。它不可能没有一点错误,应当允许并且宽容一些偏差的存在,允许甚至利用与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的发生,并且使之成为一种新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
从动态生成的观点出发,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说到底,就是学习方式的变革:课堂学习、课外学习、综合性学习、创造性学习、互动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选择性学习等等,这些学习方式具有较强的动态性、综合性、开放性、自主性,仅仅靠预设,肯定是走不远也走不正的。
从动态生成的观点出发,师生关系也不再是传统的讲授与接受、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课堂上师生互动,相互砥砺与启迪,共同研究与成长,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而老师则是他们的陪伴者、引领者,师生共同演绎着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课堂生活。预设和生成是相辅相成的,精彩是无法预设的,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观,是对课堂教学迸发生命活力的期盼,是师生个性的充分张扬,理应成为我们追求的方向。
四、放弃过度演绎,追求语文素养的培育
语文素养的培育,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而在语文素养中,阅读习惯的养成与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基础的,也是关键的。没有思维的阅读,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阅读。要让学生敢疑善疑,疑而有据,疑而有理,而不能一味地把教师自己的思想嚼碎了喂给学生。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力创设民主和谐的阅读氛围,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学习一些思维的方法,如在阅读中或超前悬思;或遇到疑难,停下来琢磨一下,前后文对照一番;或读后掩卷深思、笔录所思等等,引导他们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疑问。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中华民族是一个爱读书的民族,并很讲究读书的情调,秉烛夜读、围炉共话,或正襟危坐,或闲散待之,或疾声高诵,或微吟默想,自由自在、有滋有味就行。我们的阅读教学要更多地体现阅读者主体情感的投入体验,而不是纯理性的、机械的分析。当然单纯地自由阅读是不够的。在读书时,决不能养成随随便便、漫不经心的习惯,即使是读一本纯粹属于娱乐的书,也最好在开心之余,心里想一想,作者有什么深层的含义在里边。有时候这么简单地一想,就会有所感觉,也许日后就会对学生的读书、学习甚至生活发生作用。
对课外阅读提出量化的要求,这在语文教学大纲中还是第一次。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纭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从而促使其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掘,这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不能不深思的问题。课外阅读是在一种比较宽松自由的状态下进行的,这就要求学生具有阅读的主动精神、浓厚兴趣、顽强意志,特别需要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如果教师不去管理和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就有很大的随意性,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规划,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促使其逐步养成勤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懈追求并学会放弃,有所不为才有更大作为。
(王旌,江苏科技大学附属小学,2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