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K向MHK转型背景下的预科汉语教学改革

2012-04-29 10:35张瑞闫慧珍
科教导刊 2012年35期
关键词:预科少数民族考查

张瑞 闫慧珍

摘要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的实施和推行带来了新一轮的预科汉语教学改革,本文分析对比了HSK和MHK考试大纲、测试的不同,研究了MHK考试的考查重点,试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期更好地指导预科汉语教学。

关键词MHK预科汉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汉语水平考试(汉语拼音缩写为HSK,简称“汉语水平考试”)。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和升学考试中,对学生汉语水平的考查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1995年引入新疆,新疆各高校都把HSK考试取得的级别都作为少数民族学生升学和从预科进入专业阶段学习的重要标准之一,实施HSK对新疆的少数民族汉语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随着我区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快速发展,HSK(初、中等)考试项目中没有口语测试和写作测试,越来越制约和限制了我区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汉语拼音缩写为MHK,简称民族汉考)是为专门测试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的汉语水平而设置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民族汉考是可靠、有效、具有权威性的汉语水平评价工具。考试成绩可以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应试者的实际汉语水平。通过考试获得的相应等级证书是一个人实际汉语水平的证明。

为了迎接这一个测试的转型,我们有必要认真对比研究HSK和MHK的考试大纲,分析两者的异同,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

1考试大纲对比分析

两年来,我校预科学生共参加了四次MHK考试,从考试的内容来看,既是符合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特点与目标的,也是国内外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具体实践的,MHK从客观的角度和真实考查学生运用汉语能力的角度设置了写作和口试的新题型,这是符合新时代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学习的新要求的。“教语言、考语言”是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通过对试题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发现:

(1)HSK注重对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考查,而MHK除了注重考查汉语交际能力,还注重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不断积累的能力,要求学生最终达到用汉语进行生活、学习、工作、社会交往的能力,达到综合运用汉语的目的。(2)HSK单独设置了语法考试项目,而MHK是在对听、说、读、写等技能的考查之中体现对汉语语法的考查,不单独设置语法考试项目。(3)HSK偏重于客观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和交际能力,HSK(初、中等)考试中只需要书写16个单独的汉字,MHK主要是通过将主观性试题与客观性试题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汉语运用能力,在MHK四级听力理解的第二部分,要求学生将听到的具体内容用汉字书写出来,而MHK(三、四级)书面表达一项都需要学生按题目要求组织语言来完成作文,可见对汉字的掌握情况和对汉语的运用能力的要求更高。(4)HSK(初、中等)考试没有口试,MHK(三、四级)要参加相应级别的口试,口试采取“一对一”面试的方式进行,口试作为专门考查的一项成绩,计入总成绩当中。

2预科汉语教学改革

对考纲的对比研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转变汉语教学模式。我们在预科汉语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2.1研究MHK考试的考查的重点

(1)MHK考试主要考查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语言能力。主要考查考生的汉语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汉字、汉字的词、句、段、篇章和汉语常识及有关汉文化知识的内容贯穿于考试之中。(2)MHK强调考查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MHK口试部分测试了学生交流能力或信息沟通能力。(3)MHK所考查的是语言能力,而不是某一领域特定的专业知识,考试所涉及的语料多来自日常生活。

2.2在HSK向MHK过渡期间,对教学重点做适应性调整

(1)重视培养学生的汉语语感。在课上课下多让学生朗读教材中的课文或段落,并加强复述练习;加强口语训练,在不同的课型中,教师根据教材的材料加之课型特点,进行讨论、辩论;督促学生在课外多阅读一些汉语报纸、杂志等课外读物,以建立一定的汉语语感。(2)培养学生语篇衔接和逻辑思维能力。收集、整理少数民族学生口语、写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上向学生重点介绍、讲解汉语语篇的衔接手段,加强对汉语语篇衔接与连贯的指导,加强逻辑思维的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在汉语写作中衔接和连贯的意识。强调作文格式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3)科学有效地进行写作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根据MHK题型的特点,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充分加强了对学生的写作训练,坚持“当堂完成当堂批改”的基本原则,每次的作文内容让学生先进行讨论,建立作文大纲,然后丰富其内容,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就慢慢领悟作文应该怎么写,写些什么,逐步形成用汉语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4)以课文教学为中心,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我们进行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少数民族学生获得汉语语言能力,这也是MHK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从语言学习理论和认知心理学来说,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牢固掌握课文知识的基础上,多听、多说、多读、多写,以提高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使他们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重视作业纠错,加强教与学的互动。反复纠正学生在作业中常出现的错误,以避免类似的错误重复出现;通过听写、默写后,让学生互相批改的方式,让学生发现错别字、错句,作文课上教师分批分次面批作文,以提高学生书写的正确率。

2.3应对MHK考试的教材修订和编写

汉语教材的编写要适应时代的发展,符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规律和需求,我校一直以来都坚持走自编教材的道路,预科汉语教材和MHK考试有不适应的地方,既然MHK(三级、四级)考试替代了HSK(初中、等)汉语水平考试,则汉语教材也应与MHK考试接轨,MHK(三级、四级)考试注重考查考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预科汉语系列教材也应与之相适应。这样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实际运用能力。

3建构新的考试评价体系

以前,我校针对预科汉语教学自身的特点,制订出了一年预科汉语教学实施方案,力求使学生做到能够阅读汉语专业书刊,用汉文做课堂笔记、书写实验报告以及毕业论文等。新疆医科大学规定,一年预科学习结束时,用全国HSK和医用汉语“两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水平,两个考试均达到标准方能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实施MHK考试后,根据我校预科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建构新的考试评价体系。通过总结和完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使MHK真正成为我校预科生学习汉语的有效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推动我校汉语教学改革。

2010年新疆医科大学Ⅵ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HSK和MHK对比研究基础上的预科汉语教学改革》项目编号:YG2011009

参考文献

[1]张凤麟.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简介[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4.10.18(5).

[2]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大纲(三级)[Z].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2.

[3]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大纲(四级)[Z].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2.

猜你喜欢
预科少数民族考查
配合物的常见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跟踪导练(二)(6)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新疆高校“后预科时代”面临的挑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