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综合学习践行特色文化 促进自我发展

2012-04-29 06:42李烈马丽英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师生交流学科

李烈 马丽英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促进师生自我发展是学校“双主体育人”的核心目标。就学生的发展而言,小学阶段是教育最重要的起始阶段,奠定的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学生成长的规律可以浓缩在一个最简单、最意味深长的“人”字上,左撇是认知发展,主要在求学的过程中完成,而学习的关键在于使学生“学会求知”。右捺是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此,教学生学会思考、学会交往,就是基本把握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如何教会学生思考与交往,是我们探索的重点。比较中外基础教育,我们发现:我国师范教育是专业培养的模式,教师从事单一学科教学;国外是综合培养的模式,教师从事全科教学。在课程设置上,我国是分学科,按照知识系统,进行纵向的“条状”学习,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扎实,但思维视角相对单一;而国外侧重的不是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而是激发学生认识真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从不同侧面认识同一事物,从一点辐射出多条线,最终形成网的“块状”学习。多学科融合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的思维视角开放,善于思考,乐于发现,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强。这正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未来人才所需要的,值得我们借鉴。

■在探索中逐步完善综合学习

如何引领师生从学科本位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学校积极开展实践探索,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重视学习实践,开展学科沙龙活动

在科学、开放、学生主体的大课程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倡导在学科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将学习空间从课堂走向生活,激发部分学生的探究兴趣,交流欲望。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学科沙龙应运而生。

学科沙龙是学生自发组织开展的互动交流活动。学科沙龙主题内容从课内学习到学生感兴趣的课外学习,如《交通中的数学问题》、《各国的饮食文化》、《国粹京剧》、《享受长跑》、《我家有个巴西龟》等。沙龙前期有学生个体的研究,也有群体的研究,从选题、分头准备、选择交流形式、张贴海报……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因需给予指导。活动中,从主持人到主讲人都是有备而来的学生,参与提问、回答的是现场自愿参加的学生和老师们。从这种不拘形式的研究交流中,我们发现学生已经能够从真实的生活中发现丰富多彩的课题并展开研究,学生从发现的问题,生成小问号,到探寻答案的过程中,有了丰富多彩的研究思考。

由于学科沙龙是在午休时间举办,有限的30分钟无法满足学生充分交流研讨的需要,因此开设综合学习课,师生共同参与综合学习研究,成为学校的实践研究的共识。

2.重视学科整合,开设综合学习课

注重“研究”,注重“整合”是学校倡导的工作方法,在整合研究中力求建立系统思考,提升效率。丰富多彩的学习沙龙活动,奠定了学科整合的研究基础。如何让学生中生成的宝贵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相互学习的机会,我们开始尝试围绕学生关注的话题进行交流研讨,年级大课应运而生。

年级大课是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学生关注的话题进行自主学习,遇到问题,可以求助各个学科的教师,从而各学科教师的智慧汇集到一起,形成多学科的思维碰撞。从学生结伴合作到班级交流,推举出代表到年级展示,学生对话题的认识在不断丰厚;从台上的宣讲,到台下的互动,师生共同交流,乐在其中。

从“时间”、“民族之花”、“秩序——文明的象征”到“我们关注天气”,一堂堂年级大课吸引着整个年级的师生,成为综合学习的新模式。于是,学校利用现有的资源,率先在四、五年级把“综合学习课”排入课表,每周两节课连排,从时间上保证综合学习课的实施。教师团队智慧有了新体现,围绕综合学习课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主题内容的选择、研究方法、交流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如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新的收获进行细致的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了新变化,积极提出关注的话题,主动地收集相关信息,自发地组成研究团队,自主创新交流形式……带动影响更多的伙伴投入其中。

3.开展主题学习,设置综合学习课程

开设主题学习,深化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整合实践,为开设“综合学习”课程奠定了基础。在不断总结完善综合学习的教育目标中,我们有了更多的共识。于是,学校将综合学习设置为校本课程,全员参与课程改革创新的实践研究。

我们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分年段开展综合学习研究。一至三年级在确定学习主题后,由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学科视角发现探究主题研究的途径和方法,最重要的是教给孩子运用学科知识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朝着建立系统思考的培养目标努力。

四到六年级开设综合学习课,每周两课时,纳入课表。年级任教的所有教师均参与综合学习课的研究实践,和学生一起在研究交流的过程中成长。实践中,更加重视学生的全员参与和个性化学习,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通过共同设计任务单,提供从各个学科视角对主题研究的问题,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研究方法,提供多回合、多层次的交流空间,为有效探寻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

■在践行文化中促进师生发展

在实践研究,我们也获得多方面的收获:

1.选择“综合学习”主题,践行课程文化

遵循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开展主题学习,是设置“综合学习”课程的目标之一,也体现了我校课程文化的核心词汇是个性、超越、未来的丰富内涵。学生兴趣、成长需要是确定主题的关键。目前学校初步确定学生成长历程中值得研究的话题,按照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的序列。各年级教师在此基础上广泛听取学生的想法,最终确定每个学期的综合学习主题。

学习主题都是以一个核心词的形式出现,其中涵盖着丰富的内容可以进一步探究。围绕主题,老师与学生一起研究设计任务单。任务单伴随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记录了学习的收获与思考,更成为相互交流与展示的有效途径。学生从中选择重点探究的内容,其他内容的学习则来自伙伴间的探究分享,学生乐此不疲。

2.关注“综合学习”方式,践行课堂文化

学校在构建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打造了“生本、对话、求真、累加”的课堂文化。综合学习更加凸显了以学生为本,彰显了研讨交流的学习价值。在探究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是多种形式、多种范围、多维度的对话,培养的是科学的探究精神,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收获就是学生成长的新动力。

例如:正值全球金融危机,学校就以“我眼中的金融危机”为主题进行综合学习活动;国家倡导“低碳生活”,学校进行了“我眼中的低碳生活”综合学习活动。孩子们用自己的视角解读着这些深奥的术语,用绘画、音乐、漫画等形式分析着、判断着、预测着……台上台下的他们俨然是知识渊博的、满腹经纶的经济专家!科学家!文学家!每个学生沉浸其间,相互分享,彼此欣赏。学生敢于探究的天性一旦被激活,释放出来的能量足以超越老师和家长。“综合学习”这个平台让学生们对主题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尝试着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进行研究,真正实现了乐学、爱学、会学。

3.发挥“综合学习”作用,践行师生文化

综合学习,给予了学生宽松自由的学习空间,培养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大胆的质疑精神、克服困难的意志、高度的自主性、相互的合作意识等。在活动中,学生从班级走向年级,从课本走向社会,从肤浅走向深入……孩子们说:“我们最喜欢上综合课了,在那里学到许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有的说:“就是因为那次展示,我开始了更有意义的发明!”还有的说:“全年级同学在一起学习,我要更加努力,因为‘山外青山楼外楼啊!”让学生发现了自己的潜能,让学生在探索研究中永远保持好奇心、求知欲、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这一切,无不践行着“美、学、玩、做”的学生文化:美出修养与特长,学出习惯与大气,玩出健康和情趣,做出责任与奇思妙想。

在综合学习活动中,教师更注重了教育与教学的整合,将学习资源用足用活,注重了学科间的有机融合,用心发现知识点与知识点、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将点串成线,连成面,逐渐向系统思考,构建立体思维发展。教师更加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常态课上,生生对话的空间越来越大,师生对话越来越多的是对学生课堂生成资源有效研讨……难怪老师们都说,是“综合学习课”让老师们提升了爱的专业能力,形成良好的心智模式,学会系统思考,在智慧工作中感悟教师的职业幸福。

完善“综合学习”的课程改革是学校的重点工作,我们将继续前行,在实践探索中实现师生自我发展、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师生交流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