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桌文化反映的心理状态及特点

2012-04-29 03:01:59曾妮
现代语文 2012年4期
关键词:课桌情感心理

曾妮

摘 要:大学生课桌文化是指大学生即席于课桌上书写、刻画的文字、图画等,是学生内心真实情感的体现。课桌文化具有内容丰富、词汇新颖、匿名互动、信息公开、位置靠后、雅俗兼备等特征。本文通过对课桌文化内容的分析,试探索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一、引言

近期,大学生参与热情颇高的“对诗热”,源于两首有关“华科到底有木有娇娘”之争的打油诗。

第一首:“华工自古无娇娘,残花败柳排成行。偶尔鸳鸯成两对,也是野鸡配色狼”。第二首:“华工岂是无娇娘,为学忙碌难梳妆。楼主若是真飞龙,何愁女友非凤凰”。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互联网的普及,这一趣味性极强的打油诗一经转发便风靡武汉高校,引起大家高度关注,并掀起了一股“创作”热潮。但内容始终围绕“有木有娇娘”这一“对异性的渴望”的主题展开,内容及表现广度十分有限。对该热潮进一步探讨,便能得知“对诗热”只是“课桌文化”的网络形式的延伸。就此,也赋予了“课桌文化”新的生命力,网络的外衣让其再次轻松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为人们接受。

“课桌文化”是指学生在公共学习场所的课桌上书写、刻画的各种语言、文字、符号、图画等的总称,是校园文化中的非主流文化,往往是学生即兴之作,是学生内心真实情感的体现,其内容高雅与低俗并存,良莠不齐。

结合当前对大学生“课桌文化”的研究看来,停留在现象层面进行分析的占大多数,真正结合具体语料深入研究的仍为数不多。论文一般是从大学生“课桌文化”的起因、特点及类型行文,进一步对此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文末就如何应对该问题进行策略探讨。原因的分析大多源自心理,应对之策则大部分依附于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校园为基点,强调其引导作用。如赵林萍(2006),霍晶晶、刘兵(2007),蒋沁芸(2009),杨刚、张光映、王泽红(2010),张世友(2008)等均对此有相关研究。从语言的角度来探讨课桌文化的研究甚少,从发表的文献来看,王劲松(2005、2007)研究了课桌文化的语体特征和仿拟修辞格,徐德培及陈波(2009)探究了课桌文化的语言特点,兼论当代大学生的汉语素质。笔者对华中师范大学七号楼进行了一个小型调查,收集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语料,希望其中反映的问题能对时下大学生心理状态研究有所裨益。

二、大学生“课桌文化”的类型及心理分析

(一)情感困惑及情绪困扰

1.对感情的怀疑

(1)为何让我如此纠缠不清。

(2)我已看过花开满楼,你怎么还不归?

(3)A:说好的幸福呢?

B:飞走了?

C:不见了?

2.暗恋的美好

(4)希望有一天你会看到我不能说的秘密。

3.失恋的苦闷

(5)心碎了,怎么去拾起?

4.面对感情的无措

(6)A:不可以让你喜欢我,我是一个坏女人,不配有爱。

B:不用想太多,没有好人的,外太空或许有。

大学生活作为一个全新的起点,每个人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也正是因为环境的陌生,才更催生人对关爱的渴望,寻求通过亲密感的获得来避免孤独感,而这种关爱就包括异性之间的爱情与人际交往中的友情。大学生如果不能正确地处理人际交往的问题,极有可能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故在这个生理上已经成熟的阶段,有必要去建立一个个人的情感支撑。

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理想和现实的发展有时会产生很多矛盾,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社会与家庭要求青年人必须继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前人的经验。因而,大学生受现今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影响,某些欲望无法兼顾,便造成了内心的不平衡,如因忙于学业而无暇他顾情感。一是情感双方中有一方存在有进一步选择的可能或是已经伤害到另一方,具体表现为失恋、暗恋无果或感情迁移,这时人正常的情感需求是完全没有得到满足的。一是自身经济负担能力与对某些物质的超前需求之间的巨大差距,如攀比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生观念的偏颇,甚至导致神经中枢的活动异常。若某大学生遇上以上几种情况,而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人倾诉,课桌便很可能成为其“吐槽”的对象。

(二)对异性的渴望多为求交友

(7)找善解人意、温柔善良美女。QQ:×××帅哥哦!

(8)Tell:×××交美女一名,不帅不要钱。

(9)找处MM,非诚勿扰!QQ:×××

爱情一直是大学校园中长盛不衰的话题,大学生正处在由青春期后期向成年早期过渡的时期,对爱情的渴望只增不减。但从大部分语料看来,相比多年前那种简单浪漫的理想化的爱情,现在对于异性的渴望似乎都与相貌及金钱有着微妙的联系。是男生留言就会注明“帅哥一枚”,女生留言则必有“美女哦!”等字眼。无可否认,伴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信息传播的高速化以及大众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进一步开放,QQ号码,甚至手机号都不再是不愿暴露的私密信息。

(三)对未来的思考与迷茫

1.对成败得失的感悟

(10)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人生坚持的信条

(11)自己选择的路,哪怕跪着也要把它走完

(12)不抛弃,不放弃

3.对既定目标抱有的态度

(13)自考,加油,加油,加油!

4.对人生的思量

(14)A:明天的明天还有多远?

B:不就是后天咯,睡一觉起来就好咯!

(15)A:对于未来,一次次的希望换来一次次失望,到底何时才能绝望?

B:在死之前,永远都别绝望

C:存在就有无限种可能

D:Hope is a good thing!Maybe the best thing!

大学校园是促进大学生阅历成长、思想成熟的平台,是其步入社会、继续进修的中转站。若对人生有着十分明确的目标,则表现为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状态。若无目标,看似悠闲的生活现状只是为内心恐惧做更为长久的埋伏。

(四)不规则广告,主要是各类考证的相关信息;

(16)包办自考学位QQ:×××

(17)四六级助考QQ:×××

(18)真实可靠,包办各种职业资格证QQ:×××(不诚勿扰)

无可否认,证书是对学生某方面能力的一种认可,也是对其个人价值评价的重要参考,证书的持有是当今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之一。由此可见,大学生内部的考证热并非毫无来由。“课桌文化”也紧跟时代步伐——“需要即市场”,各种包办信息传播得相当红火。正是因为大学生中有懒惰及侥幸心理的存在,为通过金钱经由他人之手不正当地获得某个专业领域的承认,提供了一个特有的市场。

(五)渴望解放个性,主要是对金钱与享乐的过分追求

(19)A:女人三大乐事——升官发财搞男人。

B:逛街吃饭傍大款。

C:所以,男人不要苛责女人如何,有本事就去当大款,自然有人来傍你。

D:废话,浪费资源。

(20)A:上帝ā!把我变成有钱人吧,阿门!

B:这是中国,应该求佛比较有用。

C:上帝更好,他会外语。

(21)A:长得帅用毛用,上街刷卡能用脸吗?

B:帅可以当信用卡刷,找人包养。

C:多少钱一个月求包养?

D:那要看你长得有多帅。

(22)A:好想有个老婆。

B:就凭你这几个字就看出是找不到老婆的主儿,字是这么如此的丑。

A:M的,写字好能当信用卡刷吗?

对“金钱”的崇拜处处彰显。由于科技的进步、网络的发展与普及,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惊人,这就避免不了作为主体文化之一的大众文化的影响。大众文化通过传播为大学生接受之后,影响外化,具体表现为:渴望享乐、张扬与追求个性、渴望金钱等。大学生对金钱与享乐的渴望,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内心的欲望,如女性大部分是为衣着光鲜,追逐自认为的更为体面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是为更好地去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如国内深造、国外留学等都需要一定量资金的支持。然而,现实生活中可能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而无法使理想成为现实。

(六)评论

1.对时事与历史的看法

(23)人不狠,站不稳;人太狠,坐不稳。

(24)2012年12月22日,世界末日,I don't believe it。

2.对他人的看法

(25)××及×××,你们两个SB,乌龟王八蛋!

大学时期是人的思想渐趋成熟的阶段,在这个小型的社会里,大学生彼此之间的很多观点无法毫无顾忌地表达,课桌文化既能让不满情绪及时得以宣泄,又不留有作者的痕迹。

(七)学习笔记与草稿

1.为图考试方便而整齐抄写的小抄

(26)四川盆地310N 103.40E,智利附近310S 76.60W

2.一时难以得出答案的问题

(27)A:狂风扫落叶的前一句是什么?

B:宝塔镇河妖。

3.临时草稿工具

(28)毂?薨?

目前,大学生的行为仍以他律为主,即靠学校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而不是靠自律——自我内心的一种信念。该现象在学业上的表现尤为明显,尤以考试周为甚。大学课业主要依靠自我督促,中学时盛行的鞭策式、教导式的优势早已不再。因而,一些没有自制力且平时未认真学习的同学便会提前到指定考场挑好座位,将自认为命中率颇高的答案抄写于桌面上,以求取高分。

(八)无聊的消遣

1.一时兴起的涂鸦

(29)留个脚板印儿

(30)上课真无聊

(31)我画人生

2.时效性极强的消遣记录

(32)签到一次:5.16睡觉一节课;签到一次:5.18玩;签到一次:5.23今天真冷;签到一次:5.25就是闷。

无聊心理实质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去向不明确的外化。大学生对人生和理想期望值较高,自我意识增强,但往往与现实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带着对理想追求的模糊性以及对激烈竞争的恐慌和失落等压力,很多学生都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无所适从,需要调整自己对人生和自我价值的去向。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无聊、消极、困惑和矛盾势必会通过某种渠道得到排遣,而课桌文化只是一个直接可用的工具而已。

三、课桌文化的特点

(一)内容丰富。涵盖了学习、情感、生活等各个层面,是深入了解大学生真实想法的很好的研究素材。这与同学生谈心或是从侧面了解学生相比来的更直接、实在。课桌文化因其匿名性更能体现生活的一面,“书写者”不必碍于面子或其他因素的困扰,因而能够借助课桌这个平台“展现”真实的自我。

(二)词汇新颖。具体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网络词汇使用量大,且呈上升趋势。如QQ中的“签到”以及“SB”“非诚勿扰”“亲~”等。二是语气词使用频繁。基本上非引用歌词或小说的均于句尾添上个语气词,如“哦、呢、啊、哪、嘛、嗯哪、嘞、呀”。

(三)匿名自由。课桌文化是匿名性质的即兴之作,无需暴露本人真实姓名,无需承担任何责任。故抒发的情感更具生活气息,亦更为真实。

(四)回应互动。经调查,凡带有疑问语气或处于心情低谷时写下的留言必有回应,颇有网络跟帖的趋势。对于消极的心情状态,回应一般都是积极乐观的,采取开导式语气,大多数情况下,“知心姐姐”的人数不止一个。这种有问有答的形式,又进一步促进了课桌文化的“繁荣”。

(五)信息公开。在对异性的渴望心理的驱使下,随手留下较为私密的个人信息的例子并不少见。QQ号、手机号及姓名等信息都会真实地暴露在课桌上。

(六)位置靠后。凡有文字或图画出现的课桌一般都在教室的中间靠后位置,而前排的位置被损害的情况较少。教师上课难得从讲台走到教室尾端,后排座位的同学较前排来说听课情绪低,因而会造成上课无事可做,注意力更容易分散,产生无聊心理。而课桌上的文字却不失为一种娱乐消遣,兴来之时,赋诗一首或“小试牛刀”的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

(七)高雅与恶俗兼备。对“金钱”“享乐”的涉猎为数不少,尤以情感及性问题上的讨论用词表现突出,包括“处”等敏感字眼。

四、结语

大学生课桌文化多为即兴之作,其内容以情感宣泄及对异性的渴望为主,反映了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后期向成年早期过渡的心理及这一群体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大学生心声的自然流露。因而,透过课桌文化能够更好的把握大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但从课桌文化的特点看来,其中存在的问题亦是不少,受大众文化及大众教育的双重影响,语言素质及心态素质的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学校教育及大学生自身都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改变现状,以求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段鑫星.大学生课桌文化的调查与分析[J].青年研究,1996,(12).

[2]徐德培,陈波.大学生“课桌文化”的语言特点探究——兼论

当代大学生的汉语素质问题[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6).

[3]韩劢,张积家.大学生课桌文化的心理分析[J].心理科学,2006,

(1).

[4]王竹青.大学校园中课桌文化的心理学分析[J].科技信息,2010,

(15).

[5]赵林萍.从课桌文化透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J].心理科学,

2006,(1) .

[6]韩向明.课桌文化与大学生社会态度的调查与思考[J].青年研究,

1991,(6).

猜你喜欢
课桌情感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方便调节的课桌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搬课桌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换课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