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儒家文化的导入

2012-04-29 03:01:59李莉
现代语文 2012年4期
关键词:儒家文化中庸论语

李莉

摘 要: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学习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就不能忽视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汉民族的思想、语言、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故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导入儒家文化的内容。笔者认为应主要向留学生教授儒家文化中“仁”“中庸”“天人合一”的内容,并论述了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根基。一个民族的文化现象、特点、思维方式,都势必会在该民族的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中体现出来,构成一幅文化通景。如果不了解该民族的文化,那么语言也就很难理解。20世纪80年代初,“文化内容应引入对外汉语教学”已被对外汉语教学界所提出并充分肯定。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许多语言障碍的形成都与文化背景知识的不足有关。因此,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就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文化,可以说已渗透到了中国人的血液里,它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语言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适当引入儒家文化的内容,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导入的儒家文化的内容

(一)“仁”的道德理想

“仁”是儒家最核心的道德范畴。孔子谈“仁”最多,一部《论语》,讲到“仁”的就有109处。虽然在不同的场合,孔子对“仁”的解释不尽相同,但作为君子的理想人格,孔子对“仁”的定义首先是“爱人”“泛爱众,而亲人”(《论语·学而》)。它包括对亲人、对他人、对社会甚至是对宇宙万物的博大的爱。同时提出了实现“仁”的途径,即“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忠恕”(《论语·里仁》)等一系列道德准则。儒家思想中的“仁”,是一种由己及人、由家庭到社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的人生观,是一种有利于别人、有利于社会、国家的生活态度,是一种积极进取、无私无畏、与人为善的献身精神,是一种非常高尚的品德。

从儒家思想产生至今,中国人对“仁”的追求就从未停歇过。文人志士都以“仁”作为自己的道德原则和道德境界,并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绵延两千多年,就形成了推崇和奉行仁义道德,恪守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谦虚有礼,言而有信,忠孝两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道德规范的中国人。这些思想的影响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语言中也有很多体现,例如汉语中,包含了许多与“仁”等道德规范有关的成语,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至义尽”“仁人义士”“礼尚往来”“克己复礼”“一诺千金”“入孝出悌”等等,当然还包括许多反面意义的成语。可见,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何其重要的地位!在当今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出现了道德滑坡、诚信危机的境况,但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仁”及其所包含的道德内容,永远是被渴望和追求的。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仁”的概念的引介就是必不可少的。“仁”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准则,也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只有真正了解中国人,才能学懂汉语。

(二)“中庸”的处世哲学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儒家都把它看作是道统正传。孔子把它作为“至德”倍加推崇,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虽然“中庸”一词在《论语》中只出现了一次,但受到了孔子的极力推崇。在孔子看来,“中庸”之道是立身行事的最好方法。他主张在处理事务时,既不能做得过头,又不能做得不到位,分寸要掌握得恰到好处,此谓“过犹不及”(《论语·先进》)。一个人的修养应该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一个人的真诚实在与礼仪文采都应把握适当的度,不卑不亢,才是真正的君子。孔子在教学生的时候注意因材施教,对于性格过于激进的加以遏制,而对过于谦退的则加以鼓励。他在评论诗歌的时候,也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的主张。但我们要清楚,“中庸”,绝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调和、折中、处在中间位置”,而是“适度”的意思。凡事都有个度,适度,才能保持其性质。“过”与“不及”,就是不适度。“中庸之道”是对矛盾的驾驭和超越,而不是不讲原则的简单的折中。

儒家的“中庸”思想,至《中庸》一书的出现则更加系统化。《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进一步将中庸、中和的思想加以统一,认为人的心性修养能达到“中和”的境界,就能与天地万物相和谐。

至此,我们对儒家“中庸”的处世原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中庸,首先是“中正”,就是在众多的选择中,走最正确的路线,做最佳的选择。其次是“中和、讲和谐”,“和而不同”,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又主张不要形成对抗,要和谐互补,承认差别,但又和平相处。最后是“时中”,即讲求灵活性,标准随时变化,与时俱进。“中庸之道”是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受这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做事一般极少走极端。将这一哲学推广到社会关系、国际关系上时,中国人则表现出雍容、和平的气质。虽然有时失之文弱,并在一些场合中流于折中调和,但平和、温良、包容则积淀为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

汉语中也有大量与“中庸”思想有关的词语,如:不偏不倚、委曲求全、过犹不及、适可而止、息事宁人、枪打出头鸟等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处世方式。如果留学生不对“中庸”思想有一个准确的了解,恐怕不但不能理解一些词语,甚至会误解中国人。

(三)“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命题,是儒家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儒家多主张“天人合一”,即“天”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天”。汤一介先生在其《儒学的现代意义》一文中曾说:“《周易》中用乾、坤来表述天、地、人的统一。其中,‘乾,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指‘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因此,他认为“天人合一”是指“人”对“天地”(天)负有特殊的责任,应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来担当天地所要求的大任。孔子有“知天命”“畏天命”之说①,是说人应当知道“天”运行发展的趋势,也要对“天”有所敬畏,不能随便破坏“天”的发展规律。朱熹说:“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天;即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朱子语类》P387)。也就是说,“天人合一”作为儒家的一种思维模式,它要求人们不能把“人”看作是和“天”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人们要认识“天”,同时也要敬畏“天”。“天人合一”不仅是对“天”的认知,而且是人应追求的人生境界。因为“天”不仅是自然意义上的天,而且也是神圣意义上的“天”。它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信仰,对中国人的精神起着约束、指导的作用,是儒家为中国人打造的世界观和思想方式。即人必须通过不断地自我修养和完善,达到“天”的境界,实现自我超越,才能达到理想的天人合一、和谐发展的境界。

由于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人认为“天”具有人格精神,“人”也有“天”的品性,因此许多词汇都反映出了这一观点。如:天人感应、天网恢恢、天作之合、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天理、天道、天意、天命、天赋等等。如果留学生对中国人思想中“天”“天人合一”的概念不加以了解,就很难明白这些词的真正含义,更不要说运用了。

虽然中国人也敬鬼神,但很少在虚无飘渺的彼岸世界驻足漫游。我们的信仰不是宗教,而是更加关注现世利益,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在敬天、畏天、顺天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超越,从而达到理想的生存状态。中国人“天人合一”“顺应天时”的理念,在当今全球关注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问题中,都体现出了积极的意义。

二、教学原则和方法

儒家文化对中国人有着深刻的影响,它所涉及的典籍之多、内容之丰富,要求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儒家文化导入的“度”。赵贤州在1992年就已经提出,对外汉语文化导入应遵循阶段性、适度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对于儒家文化的教学而言,当然也要遵循这样的原则。

首先,对外汉语教师要针对不同汉语水平的留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初级阶段的留学生而言,由于他们所掌握的词汇量有限,故而教师不能大量、系统地对他们进行儒家文化的教学。可以在遇到一些带有文化含义的词语时,简单地加以解释,或通过自己的行为方式让他们直接或间接地感受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特点。对于中级阶段的留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词汇量的积累,新接触的词汇、课文中,会涉及儒家文化中“仁爱”“中庸”等思想,为帮助他们理解,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些有关儒家“仁学”“中庸”等方面的知识。但这时的介绍不能过于专业化,需要老师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用适合学生水平的语言将儒家文化较浅显地表达出来,也可以适当介绍一些经典的语句,如《论语》中关于治学、仁爱、孝等方面的言论。对于高级阶段的留学生来说,他们的汉语知识及中国文化知识都有了一定的储备,前面两种方法可以继续进行。另外,也可以以专题讲座、小组讨论、文化考察等方式,向学生全面介绍儒家文化,提供更多的中国文化背景知识,让他们全面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处世哲学,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其次,教师应重视言传身教。在海外,对外汉语教师被亲切地称为“丰富的中国读本、美丽的中国名片、友善的民间大使”。毫无疑问,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对外汉语教师都是汉语学习者了解中国的重要媒介。课堂知识的传授、待人处事的方法,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形象问题,更重要的是会直接影响留学生对于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因此,对外汉语教师首先要熟悉中国文化、熟悉对中国人影响至深的儒家文化,能在必要的时候向学生介绍儒家文化,也能将儒家文化的精髓贯穿到自己的言谈举止当中,让外国人看到在中国文化、儒家思想滋养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有着完善的人格、丰富的内涵,从而提升对外汉语教师的形象,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消除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惟有这样,汉语学习者才会在教师人格魅力的感召下,继续保持学习汉语的热情,尊重中国人、中国文化,完整、客观、真实地了解中国,不断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最后,传播文化的态度。儒家文化被中国人奉为经典,同在汉字文化圈内的日、韩、新加坡等国也对儒家文化推崇有加。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强大,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始关注中国文化、儒家文化。对外汉语教师在向留学生传授中国文化知识的时候,要注意教学的态度。1978,Schumann年在其文化适应模式中提出,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效果,与他们对目的语群体的整体态度有关,正面态度有利于习得,负面态度不利于习得。(王建勤,2009)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一种平等、开放的心态向学生介绍儒家文化。既不能自命不凡、目空一切,也不可妄自菲薄。要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渗透到教学环节当中,做到不同文明的平等对话,让留学生不会感到老师在把自己的文化强加给他们。同时,对于留学生提出的儒家文化的消极方面,也要客观对待,勇于接受。只有这样,留学生才能打破语言、文化疆界,更热情地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文化。

(本文系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社会科学类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为:NWNU-SKQN-09-5。)

注释: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P211,《论语·尧

曰》:“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P177,《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钱逊.先秦儒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3]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潘文国.对外汉语教学的跨文化视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4.

[5][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94.

[6]汤一介.儒学的特质和基本精神[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

(1).

[7]汤一介.儒学的现代意义[J].江汉论坛,2007,(1).

[8]肖枫,郑宏宇.“中庸”思想的现代释义[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2007,(5).

[9]吴铸新.论中国儒家思想的仁学[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

(2).

[10]赵贤州.关于文化导入的再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

(3).

猜你喜欢
儒家文化中庸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中庸自明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如何读懂《论语》?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原道(2020年1期)2020-03-17 08:09:46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汉服形制研究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16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学生天地(2017年1期)2017-05-17 05:48:13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