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乔叶是河南的女作家,她成名较早,以散文名世。乔叶从《中国青年报》、《青年文学》、《读者》等杂志中走出,曾出版过好几部散文集,其中多部曾经热卖,尤其在青年读者中反响甚大。2000年,更是形成一个出版乔叶作品小高潮,四家出版社出版了她四部作品: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迎着灰尘跳舞》,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爱情底片》,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薄冰之舞》,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在喜欢和爱之间》。乔叶的散文叙事说理颇具才情,一些细节颇为感人,亦蕴含着一定哲理,故在青年读者中广受欢迎。2001年之后,乔叶开始调整其创作方向,2003年她在《中国作家》上发表了一部长篇小说《守口如瓶》,后来以《我是真的热爱你》为名出版单行本,一时好评如潮;这几年乔叶也开始创作中篇小说,比如《最慢的是活着》亦颇受好评,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人民文学》2011年第9期刊发了乔叶的《拆楼记》,这篇文章与乔叶此前的散文风格两样,解析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乔叶这些年的变化,她逐渐开始深入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2010年《人民文学》开设“非虚构小说”栏目,《拆楼记》即刊发于此栏目中。《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自开设以来收获颇多,梁鸿的《梁庄》、潇湘风的《词典:南方工业生活》、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李娟的一些散文等即刊发于此。“非虚构”栏目也为文学界开了新的风气,作家们、学者们或许可以走出书斋,直接面对社会问题和生活。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可是文学远远落后于时代,多数作家还沉浸在八十年代的文学理想和观念之中不能自拔,未能感受到时代的新变化和新问题。反而一些社会学家比较敏感,他们看出了社会的变化和变化中的一些巨大问题,于是他们以社会学著作或者田野调查报告的方式将问题呈现了出来,使我们得以知道社会的真相和存在的问题。“非虚构”的提出可以使一些作家破除此前的文学观念,从“二手生活”当中走出来,切问而近思,可以感受到时代的脉搏。
如题所示,乔叶的《拆楼记》所直面的问题就是拆迁,这是当下极其敏感的话题。据说,中国处于农村向城市的转变过程之中,据说中国需要一次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在此思路之下自然须除旧迎新,拆除旧的,建设新的,因此拆迁势在必行,如火如荼。当然,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乃大势所趋,顺潮流者昌,逆潮流者亡,中华民族亦不得不加入这个潮流之中与世界各民族竞争。可是,吉凶悔吝由乎动,好事情也可能变坏,关键在于做事者如何行止。王安石变法之时很清楚,他说关键在于是否得人,若君子或者仁者推行其新政,那么,一可以解决宋代的社会问题,二可以改善民生,但若小人推行新政,新政会成为一种敛财的方式,反而会恶化社会问题,民生亦会日艰。(参见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城市化运动也是如此,成功或失败、吉与凶的关键在于所用是否得人。若所用得人,拆迁问题处理得恰到好处则会造福于民;若所用非人,用事者缺乏公心一任私心膨胀,那么拆迁则会成为一种洗钱的方式,一些人由此升官发财,“土地爷”变成为“财神爷”,但最终遭殃者依然是百姓,他们不得不承受由暴力拆迁所造成的恶果。拆迁之事非同一般,房子乃刚性需求,一日无房即可能流落街头,因此“家破”是极严重的问题,一旦处理失当,则会闹得百姓居无定所。因此,一旦百姓面临拆迁之事,再加上当事者处理不当,百姓们往往会舍身抗拒,于是会起事端和暴力事件,有人甚至打出“家在人在,家亡人亡”的口号,于是需要投入资金维稳。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扩大,新闻中关于暴力抗拆的报道不绝于耳。新闻报道限于体裁和篇幅,我们一般只知道结果,而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具体过程和当事人的反应等。乔叶以非虚构的方式,以类似报告文学的体裁创作了《拆楼记》,向我们展示了拆迁的过程和一些曲曲折折的细节,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拆迁案例。
拆迁日日进行,有甚者开玩笑道,China意思就是“拆啊”。但若未遭遇拆迁,旁观者只会对着新闻摇头叹息一声,随口骂一句而已;但若遭遇了拆迁,由旁观者成为亲历者事情就会两样,因为经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乔叶就是在现实中遭遇了拆迁的问题,身心经历过暴力拆迁的折磨,遂有此作。在文末,乔叶甚至说:“我最知道的是,张庄事件之前的我,和之后的我,已不太一样。”可见乔叶所受到的影响之大,怨气之深。
《拆楼记》有一个“前情简介”,介绍了拆迁之事由何而起——“豫北焦作高新区张庄村,紧挨未来路而居的姐姐和同排住的若干村民为了赚取拆迁款,想要在即将动工的未来路绿化带上违章建房,因村支书王永正直严谨而不敢妄为。恰巧王永的弟弟王强也爱这排居住,经过我的策动,在一番斗智之后,王强终于被成功引动带头盖房,一排违章建房也随之而起,静待拆迁。”由这个“前情简介”,我们大体上可以知道这起拆迁事件的起因,也知道这起拆迁事件与一般拆迁事件不尽相同。拆迁是一大杯羹,人人皆欲得而分之,村民们事先知道此地须拆迁,于是加班加点,违章盖出新房,静待拆迁,以求赔偿。一些拆迁当事者或可用策略计谋巧妙分得杯羹,一些百姓亦想通过违章建房而分得拆迁费。违章房已建成,如何拆迁,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如何使得各方面皆能满意,就成了当地政府所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当地政府以“违章建筑”之名,不顾人情,欲强行拆除,并坚决不支付拆迁费;违章建房者本意就为了获得拆迁赔偿,由于利益之争,双方不可避免地分化为两大阵营,产生了矛盾,发生了冲突。《拆楼记》的正文则是描写了这起拆迁事件的过程、进展和最终处理结果。
拆迁涉及到几方面的力量:拆迁者、被拆迁者和身居省城中的“我”。这起拆迁事件在乔叶的笔下犹如一场战争,她直接用了“首战”之类的战争词汇。官与民不再是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关系,在拆迁的过程中转变成为敌人关系,这是极其危险的信号。拆迁就是几方面力量之间互相斗智斗勇、博弈、妥协的过程。这场战争的目的在于争夺利益,违章建房者意在由此获得拆迁费,拆迁者意在不支付任何费用,顺利完成拆迁,双方各执一词,于是就起了争端。这几方面力量中,拆迁者是强势群体,他们有权有势有钱有力量有话语权,被拆迁者是弱势群体,他们无权无势无力量无话语权。拆迁虽似战争,但并非双方势均力敌,双方实力相差悬殊,拆迁者或智取或武力强攻,高歌猛进,被拆迁者始终被动,唯有勉强防守,心存侥幸,但一直节节败退。
乔叶将拆迁之事巨细无遗地写出,双方你进我退,我退你进,斗智斗勇,这个过程真是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拆迁者有一整套战斗方略,先是贴告示将这些违章建筑定性,并说“将依法予以拆除,在区城乡建设拆迁中一律不予赔偿。”出于共同利益的考虑,被拆迁者通过开会结成统一战线,一致对付拆迁者。拆迁者通过各种策略逐个击破,终于这个统一战线松动了,瓦解了,拆迁者各个击破的策略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统一战线瓦解之后,拆迁势如破竹,唯有几个钉子户屹然挺立。又经过几场恶斗,唯剩“东邪”、“西毒”。拆迁者使出“杀手锏”,“东邪”被强拆,钉子户做到底者唯有“我姐姐”一家。被拆迁者无计可施,唯有上访,然此路艰辛而漫漫,终是未能走通。作者通过铺陈细节,让我们知道了一些上访内幕,被拆迁者如何上访,当地政府如何“截访”,信访部门如何处理等等。事已至此,“我”只好出面“找关系”,约请当地几位领导吃饭,由此获得线索,找了当地负责拆迁的领导。领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虚无缥缈的利益,终于将“我”劝回。走投无路,“我”只好请闺密记者帮忙,于是经过一场智斗,迫于媒体的压力,“我姐姐”的问题终于解决,当地政府答应赔偿。
在这个事件中,关键人物是“我”。“我”是事情的参与者,也是故事的讲述者,甚至可谓事件的控诉者。“我”全程参与此事,为被拆迁者出谋划策,求人找关系,“姐姐”的赔偿款最终依赖“我”得以解决。被拆迁者处于社会底层,无权无势无话语权,受到不公正待遇却哭诉无门,可以写作的“我”遂挺身而出,继续战斗,将事情的整个历程笔之于书,写成《拆楼记》,发表在《人民文学》之上。《拆楼记》就是乔叶在战争结束之后再度抛出的重磅炸弹和挑战书。“我”是文人,虽人在省城工作,“常去北京开会”,奈何身居闲职,有心无力。《拆楼记》中的“我”面对拆迁事件颇感无奈,几乎没有力量与之抗争。“我”站在被拆迁者一方,故知道被拆迁者群体的情况,于是以笔记录了他们的反抗、无奈、屈辱、无力、小聪明、私心等;但“我”的身份亦可以接触到“高层”,因此知道拆迁者的谋略、手腕、苦衷、杀手锏等,于是“我”也将在“高层”的所见所闻记录了下来,比如详细记录了“师兄”的言行举止等。由于“我”可以游走于拆迁者和被拆迁者两方,因此《拆楼记》可谓一部战争笔记,记录了战争双方的情况。《拆楼记》颇为立体化,就被拆迁者而言,《拆楼记》是底层笔记,记录了他们的悲欢与无奈;就拆迁者而言,《拆楼记》也可谓一部黑幕小说,记录了拆迁者的言行与计谋。“我”的立场鲜明,始终站在被拆迁者一边,与他们并肩战斗,这部笔记,一方面谴责拆迁者们无所不用其极,一方面同情被拆迁者们。在《拆楼记》中,乔叶抑制不住她的愤怒,在文末,她加了一个括号说:“本文情节属实,部分人名和村名虚构,如有巧合,概不意外。若有自愿对号入座者,请坐好。”一般而言,小说家都会在文末加上一句“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乔叶恰恰相反,她宣布《拆楼记》情节属实,以文学作品的形式直接怒斥一些拆迁当事人,用文字的形式将他们定格。
然而,乔叶并未止于此,她还做了超乎拆迁事件的“深入”思考。乔叶提到李绅,那个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人,为官之后“渐次豪奢”,一餐耗费几百甚至上千贯。这些思考,对当下总体政治颇多隐喻,一方面能见乔叶的关怀,但也暴露了她的底子。乔叶当初能和《读者》杂志契合,其起步时的情况可见一斑,之后乔叶虽然日接地气,《拆楼记》更是直面生活,但当她试图对时代做总体判断的时候,多少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见识也不深刻。然而,就写作这一具体拆迁事件而言,乔叶还是表现出较为优秀的作家素质,她的叙事、剪裁、描述都颇到位,再现了这一拆迁事件,这是其长处。
这起拆迁事件与一般拆迁事件不同,被拆迁者和拆迁者双方皆有责任,因此是非亦颇难简单地断定。违章建房者当然有错误,他们的动机不够醇厚;拆迁者对于此事的处理也过于武断,直接将房屋定性为违章建筑,并宣布不支付任何费用直接拆除。在拆迁的过程中,拆迁者的作为确实触目惊心,红的白的黑的各种策略阴谋都用上了。乔叶站在被拆迁者一方将这些写下来,立此存照。到底孰是孰非,我们只好自己断定。乔叶在这起事件中的立场和思考的程度我们已悉知,《拆楼记》的价值在于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拆迁的细节,介绍了拆迁两方的情况。观风者或许可以从这个样本中提取一些信息和信号,那么需要做的则是总结此事之经验和教训,找到问题的症结,解决矛盾而不是遮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