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迷津

2012-04-29 00:44:03廖碰治
小学教学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菜籽全班同学习作

廖碰治

教师对学生写作的评价,目的是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断进步,并让其体验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教师获取作文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的评价里提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应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

一、鼓励,让学生树立信心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接触作文,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作为老师该怎么办?全国著名教师魏书生新接于的一个班级中,有一个学生说他不会写作文,魏老师就问他:“会不会写一句话?”他说:“这个行。”魏老师说,那你的作文就写一句话吧。于是这个学生的第一篇作文只有一句话:“今天开学了。”到第二次作文的时候,魏老师对这个学生说:“这次作文能不能写两句话?”那个学生爽快地答应了。就这样,从一句话作文开始,再到两句话、三句话……这学生终于学会了作文。

魏老师用“导航仪”似的语言,在鼓励的同时给学生正确的信息:“只要肯学,我一定能学好作文。”这样,既帮助学生树立了写作信心,又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二、品评,促进学生成长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中对于中年级的写作里提出:“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引导通过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小学生具有“好为人师”的心理特点,喜欢表现自我。他们对他人的成绩、作业、试卷都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索心,他们具备善于发现他人错误,从他人的错误中总结经验再学习和进步的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只要事先进行清晰明了的写作指导和丰富具体的写作信息反馈,就可以充分发挥同学评价的优势,创造条件把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

1.赏析中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部分对中年段的写作要求里提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要指导学生写出一篇好作文,就必须先让学生清楚地明白什么样的文章才是一篇佳作。从学期初开始,我班上每个学生轮流读优秀作文片段或文章,其余的学生要边听边作记录。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的习作是关于秋天的内容,我事先引导学生找有关秋天的语段或文章,再挑选一篇优秀文章来读。在学生朗读之前,教全班学生应该记住哪些方面,如文中写了秋天的什么景物,用了哪些四字词语,准备把印象深的一个句子说出来。

如片段:“凉爽的秋天来了,天高云淡,秋风习习。大地穿上了一件黄色的毛衣:枯黄的杨树叶和鲜艳的枫树叶飘落下来,好像是翩翩起舞的彩色蝴蝶。虽然寒霜降临,可松树爷爷还穿着它那碧绿的长袍,显得更加苍翠。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柿子树上的叶子都落了,可黄澄澄的柿子却还挂在枝头,像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橘黄灯笼。红彤彤的海棠把树枝压弯了。秋天,果实累累,景色迷人。我喜欢秋天。”一个学生读完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简短的评析交流,激励学生相互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促使学生在相互评价的同时,获得了共同提高。这样,在欣赏佳作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听说读的技能。

2.互改中提高

前面的积累,为学生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单元的主题,在课堂上让学生模仿,并独立完成一篇小作文。学生的写作速度,必然有快慢。教师通过巡视全班,对全班同学作文观察和指导,挑选出两篇完成得较快,且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把作文抄写到黑板上,留出足够的行间距。接着,先请一个同学大声朗读作文,再让全班同学逐句批改。发现问题的同学可以一个接一个主动地到黑板前进行修改,直到全班同学都认为没有地方可改为止。然后要求同学针对某些句子进行补充,看看是否可以表达得更清楚,描述得更生动。如描述“黄叶从树上落下来”,可以像上面的片段中写的“枯黄的杨树叶和鲜艳的枫树叶飘落下来,好像是翩翩起舞的彩色蝴蝶”,也可以这样写“一阵秋风瑟瑟地吹来,五颜六色的枯叶纷纷扬扬地落下来,给大地铺上了软绵绵的地毯”。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对小作文的结构进行分析和调整,使整篇文章的条理更清楚。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参与,亲身体验完成对自己作文的评价,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短短的课堂40分钟,无法既让学生完成当堂作文,又实现对全班同学的作文评价。经常是教师只能指导几个写得快的同学修改作文,对全班同学讲清习作的要求及同学们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如何教同学进行作文批改呢?我要求同学们在课后把作文交给他们最信任的同学进行批改,并请批改的同学写上自己的评语和建议。这一方法不仅分担了教师的部分工作量,更重要的是促进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合作学习、彼此信任,还有助于学生总体语言能力的提高。但不可避免的是,同学间的作文评价多浮于表面,而且模糊空泛,难以胜任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文章的评价。

三、借鉴,让学生寻求创新

教师不仅是学生作文的评价者,还是同学评价的指导者和组织者。首先,教师必须向学生展示对作文的评价,然后给出一定的时间,要求同学间完成对作文的批改。学生会通过查阅资料,平时注意积累语言,向同学学习等方式,努力当个出色的“小老师”。我再用足够的时间细心批阅学生作文,必要的时候,对个别同学特别指导。把一些共同的问题集中在课堂上讲解,并选择其中几篇精美的作文为大家朗读,供全班同学共同学习和参考。在讲解之后要求学生重写作文,大部分同学在重写的时候都能加入新的想法、新的词,使文章的内容更加饱满。以下是一位学生前后两次写的一段话:

来到田里,开始种菜了。我拿着菜籽一边看奶奶撒,一边自己撒。撒呀撒呀,很快就把菜籽撒完了。

经过老师提示,该同学的作文有了明显的进步。

来到田里,开始种菜了。奶奶拿出菜籽,撒了起来。我站在边上,觉得有趣极了,也抓了把菜籽扬了出去。奶奶看见了,急忙说:“傻孩子,不是这样,我来教你。”奶奶用手指捏了些菜籽,轻轻地撒在整理好的菜地上。我仔细地看着,然后学着奶奶的样子细心地撒起菜籽。过了很久,我终于把菜籽撒完了。

以上几种评价方法,经过实践的检验,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相对有效地评价学生的习作,但本身都存在缺陷。如何巧妙地把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达到最佳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长期的实践和思索。

猜你喜欢
菜籽全班同学习作
尝试不同的解题思路
The 2022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CHINA TODAY(2022年4期)2022-11-22 12:43:48
你试试看
妇女生活(2022年1期)2022-02-07 19:53:29
春天时蔬菜籽头
花卉(2021年17期)2021-09-15 08:51:16
高蛋白菜籽粕对成长猪只有益
北方牧业(2016年6期)2016-12-17 14:04:49
我们的相册
写在马路上的口算题
习作展示
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