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燕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谈到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指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方智范教授指出:“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应回归语文,练好内功,尽可能正确、到位地理解和把握文本。”审视当下的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如何突破“瓶颈”,不拘一格解读文本?笔者作了有效探索,从文本的切入、深掘、拓展、整合等方面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解读过程,通过词句的揣摩、语言的品味、文意的理解等准确把握课文知识点与能力训练点,正确领悟课文的形式美与内容美,唤醒并引领学生走向心灵的幸福,让课堂成为作者、教者、学生心灵交融的情感场,成为科学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有机整体。
一、切入文本,找准基点,提高学习效度
解读文本的过程,是现实的读者与彼时的作者进行心灵沟通的过程,是对时代背景下文化内涵的解读和感悟的过程。选择与切入文本阅读的角度,找到个性化教学的视角,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范畴、感悟的外延、收获的程度。一篇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关键的词语、文眼、警句、过渡段等。在正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文本中“掏出”极宝贵的可教素材,通过二度创作,精心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的思维触角深入到文本的内核,让课堂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
江苏省特级教师蒋俊兴校长在教学《半截蜡烛》时,将教学目标的重点定位在“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的智慧”上,着重选取了夫人一家三口与德军巧妙周旋的三个场面,把其中描写“一家三口”极富智慧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的语言作为重要视点,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作为教学的臆想。同时,三个板块的设计体现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第一板块采用“导读点拨方式”,第二板块采用“自学交流方式”,第三板块采用“语言实践方式”。整个教学以一波三折的紧张故事情节为发展线索。放得开,收得拢,进得去,出得来,既研读文本,又训练思维,学生主动,教师引导,还教学之本真,崇课堂之创新。
二、细掘文本,自然生成,引领思维深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引导学生感悟,要巧妙地抓住一切可以感悟并值得感悟的点,引导学生扎根文本,细细品读,体会感情,领悟表达方式,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意思化隐为显,让学生读出书中意,听出话中音,悟出文中情,并借助语言来感受形象,在品词、析句、解段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无疑处生疑,站得高看得远,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
教学《游园不值》时,一个学生站起来振振有词地质疑:“当时正是春暖花开的日子,不可能只有一枝杏花探出墙来,‘万枝红杏出墙来更能体现满园的春色!” 学生质疑课本,老师始料未及,他巧妙地将这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抛给大家:“诗人为什么这么写呢?”学生细细咀嚼,茅塞顿开:“园子的墙那么高,不可能有那么多枝红杏都伸出来。”“一枝红杏开放了,想必千枝万枝也已开放。”“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让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顿时心随意想,从一枝红杏想象到春天争奇斗艳、百花盛开的美景。”……老师匠心独运,学生浮想联翩,智慧飞扬,品味出文本丰富的内涵,就像那满园春色焕发勃勃的生机。老师趁热打铁:“ 如果你就是那一枝红杏,回眸园子内,你会发现什么呢?”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满园的红杏傲立枝头。” “太阳是红灿灿的,天空是湛蓝的,树梢是嫩绿的,迎春花是娇黄的……”“春天展示出它全部的景色,一群群蝴蝶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忙忙碌碌……”教者智慧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把“一枝红杏”解读成一段段美妙的文字,适时适度的补白让学生的智慧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悟,口诵心维,知其意,得其趣,传其神。
三、拓展文本,旁征博引,提升生命广度
拓展,就是要给学生提供理解文章的支撑点,让学生的思维走进文本,走向深处。成功的拓展应该是原有文本的拓展,恰当的延伸更是原有文本的延伸。拓展根植于文本,立足于文本,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搜集课外资源,让文本成为连接课内外的桥梁;而同时又要超越文本,在学好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从文本界面上生发开去,将拓展的内容再反过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从而达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洋溢着童趣的小诗,通过“我”对夏姐姐“想变点儿什么”的答问,引出一系列想变的事物,可最后“我”突然改变了主意,“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什么原因呢?这是全诗理解的难点。刻意挖掘过深的思想含义,是不符合低年级学生实际的。根据诗的结尾“小鱼来了,在荷叶下嬉戏,雨点来了,在荷叶上唱歌……”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还有很多小伙伴都来了,它们都藏在这长长的省略号里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学生有的说:“蝴蝶来了,在荷叶上跳舞,蝈蝈来了,在荷叶上唱歌。”有的说:“乌龟来了,在荷叶下散步,龙虾来了,在荷叶下比武。”有的说:“蜻蜓来了,在荷叶上休息,小朋友来了,在荷叶下躲猫猫……”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明白荷叶是小鱼的“凉伞”,是水珠的“摇篮”,是蝈蝈的“歌台”,是小蜻蜓的“停机坪”……给这么多的小伙伴带来快乐,难怪“我”到最后“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巧妙拓展,成为整个课堂教学流程中错落有致、装点得体的亮点和花絮,成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生长点、发展点。
四、整合文本,丰富内涵,增加课堂厚度
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体验情感、转化智慧、积淀文化。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必须具有开阔的视野,并以其为背景固本寻源,对每一篇文章都进行丰厚、开放的解读;需要用整合的思路、整合的问题来处理教材,将文本的相关内容有机组合,理清序列,形成一个具有聚合功能的教学“块”。
古往今来,离情别意,让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肝肠寸断,写下了多少千古传唱的不朽之作。有位名师在《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渭城曲》教学中,始终贯穿感情的红线,将四首古诗放在古诗文的送别文化中展开教学,使此“文本”与彼“文本”之间纵横交错,血脉相连……在学习描写《暴风雨》一课时,教师选编了《看云识天气》,又选编了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僧志南《绝句》中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对“春雨”的描写,整合成以“雨”为核心的教学板块,在学好原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对比朗读中感悟春雨与夏雨的不同,“蒙蒙细雨”与“暴风骤雨”的迥异。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变得更加丰富与细腻,学习基点得到放大,语文的视野不断开阔,感悟的层次更加深沉。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生存方式的风向标,是“安身立命”之道。学会解读文本,才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解读文本,需要理性思考、静心品味、大胆取舍、智慧切入、巧妙整合,才能打造智慧的语文课堂,让我们的语文课简简单单而又不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