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2-04-29 00:44:03陆翠玲
文学教育 2012年4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语文课堂思考

内容摘要:该文结合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就实现课堂有效教学作一探讨。笔者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调动待进生的学习兴趣是首要的难题;其次是要给学生一个领悟知识的时间过程,而不是被告知知识;再者是要合理、机智处理课堂生成;最后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堂; 有效教学; 实践; 思考;

一.充分调动待进生的学习兴趣并重视其学习效果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一旦失去了学习兴趣,再想燃起学习热情是非常困难的。在课堂上,老师为了更有效地利用45分钟时间,为了顺利完成教学预设,往往把眼光放在优等生身上而忽视了待进生。逐渐地,后进生们有种失落感,甚至是挫败感,他们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淡薄直至泯灭。人人参与的课堂,效率才会高,因此,提高待进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首要任务。

1.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设置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应是每个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模糊到清晰,从错误到正确,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对不同的学生,这样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和方法是不一样的。有效的课堂要针对那些接受知识慢、学习能力较弱的待进生,个性化设置相关教学环节。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的时,多花心思“备”学生,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通过回答适合自己的问题,调动待进生积极动脑思考,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初尝正确回答问题后的成功滋味,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和兴趣。

2.关注待进生的存在,也让他们体验课堂主角的滋味

调动待进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充分关注他们的存在,让他们也能感觉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然而,很多老师往往关注的是班上学习优良的学生,而对于待进生,老师更多的是关注他们有无违反纪律的行为。偶尔,老师会提问待进生,可要等其开口回答都要很长时间,因时间有限或没有耐心往往就不会再给他们机会,故而这种互动越来越少,长此以往,那些待进生会觉得课堂与自己无关,也不会跟着老师的教学节奏来学习和思考了,因此产生了一种“后进—不关注—没兴趣—更后进—更不关注—失去兴趣……”这样的恶性循环。在课堂上多给待进生一些机会去表现自己,多与他们互动,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整体提高。

二.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深入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

笔者听过不少评优课,通观他们的教学过程,几乎没有一堂课没有“讨论交流”这个教学环节的。这一点的确响应了新课改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但课堂的讨论和交流容易使得部分同学没有了自己的见解,跟着思维活跃的同学走,不利于这些同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整体课堂实效不高。有些颇有深度的问题是一定要学生独立去思考的,这样才能训练学生思维,才会有学生自己的见解。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需要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着这种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提高课堂有效性,应给学生充裕的自主阅读、思考的时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时进行阅读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习上落伍。”所以,有效的课堂应在独自的阅读和思考中探究文章的真正意味,领会言语之外的内涵,开创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究的精神。

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就应给他们创造独立思考空间,一些形式上的讨论交流可以搁置一边。在他们动过脑筋之后,在百思不得其解或者半知半解的情况下,再进行讨论,然后老师再进行适当点拨、讲解,相信学生会豁然开朗,继而真正理解、把握。切勿为了追赶教学理念的时髦,不因地制宜,还未思考就交流讨论了,结果是给了学生课堂闲谈的机会,课堂的效率也不会高。

三.机智应对课堂的生成

老师都要提前备课,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教者按照预设的程序和方法去上课,所讲内容也是预设的。可是预设的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课堂生成。教师若能真诚面对课堂生成,继而巧妙机智地处理课堂生成,会丰富课堂内涵,拓展课堂外延,从而提高课堂有效性。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澜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课堂中出现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情节是常有的事。遇到这样的情况后,笔者的做法是:

1.弄不明白或不能肯定的问题,要坦白承认。如此做,也许在当时可能有些难堪,但老师这样真诚面对,学生是能理解的,而且会对老师产生人格上的敬意,这种实事求是的作风不正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吗。由此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例如:学习《枣核》这篇课文,在分析作者“旧时同窗”的思乡之情时,有学生提问说,那个同窗既然样样如意了,又如此思念故土,那为何不回故乡去看看呢?虽然已是“风烛残年”,但作者能经得起旅途劳累难道作者的同窗就不行吗?这个问题还真把笔者给问住了,一时语塞后,就如实说我还没有更好的解释。请同学们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没有同学发表见解,那只好布置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课后思考,下节课再交流。学生从老师的行为中学到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道理,也能通过对这一生成问题的解决过程获得知识体验。

2.当遇到与课堂预设完全矛盾的生成时,先要迅速敏锐地判断这个动态生成性资源有没有价值。如果有价值,就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使课堂生出意料的惊喜,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如果没有价值,则巧妙智慧地应付这一“节外生枝”,无须深入,这本身就是在提高课堂效率。

3.对于偶尔也会出现的意在哗众取宠、捣蛋的课堂生成,则要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冷静机智地处理,以此提高课堂效率。记得在笔者的一节公开课上,讲的是《柳叶儿》这篇课文,为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柳叶的苦涩,便准备了一些洗净的柳叶,让学生尝尝。大部分学生都是浅尝辄止,摇头、皱眉说苦,可有个学生闻过后浅尝了一下,后说柳叶味道不错,有股淡淡的清香。他的答案卡住了教学流程,怎么办呢?笔者拿着剩下的柳叶,对他说:“那时的人是把柳叶拿来当饭吃的,我很愿意帮你去多摘些来做成午餐给你吃。”这下他急了,急忙说真吃就觉得很苦且难以下咽了。接着我说:“文中的柳叶不是用来闻、用来当休闲食品的,而是用来救命的粮食,整天吃这个,会是什么味道呢?”同学们都回答:苦!在这类生成面前,老师若能巧妙处理,不但能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还能达到渗透德育、促进有效教学的效果。

四.耐心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良性发展

语文教材里的文学作品,几乎都在宣扬真、善、美,遏制假、丑、恶。教师都希望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来陶冶学生的情操,都希望把学生成为培养成集真、善、美于一身的个体,但事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如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我们预设的目标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在提醒我们事实不容乐观,当然这也是我们工作的动力。要提高课堂德育的效率,则需要老师有耐心、有步骤的引导,切不可指望一节课的谆谆教导就能改变学生的人生观。

例如:在学习《长征组歌》时,教者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长征精神的内涵是:吃苦耐劳、英勇顽强、积极乐观等。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身为独生子女、家长溺爱等原因,现在的大部分学生恰恰是不能吃苦耐劳,既不英勇也不顽强。他们没有经历过艰苦的岁月,在他们的内心也就不会有“吃苦”和“英勇”的痕迹。因此在学这篇课文时,教者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期望值要放低些,尽量从他们能理解的角度进行引导。分析到红军饥寒交迫时吃野菜睡山路的内容时,可教育他们吃饭不要那么挑剔,不要随意浪费粮食就可以了;假如他们不被红军可歌可泣的壮举所震撼,可教育他们要懂得珍惜现在的和平与幸福;他们体验不到红军战士舍己为人,可以教育其不损人利己。当学生有了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后,再进行高一层次的道德引领。

不同时代,不同环境,造就不同文化,当代学生难以和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崇高情感和伟大人格产生共鸣是情理之中的事。我们要理解并尊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尊重的基础上作适当的引导,切不可将某种崇高,某种伟大强加给学生。现在的学生处于信息社会,他们的民主意识、独立个性比以往更加明显,若那样做,也许适得其反,低效甚至无效。

效率是课堂的生命,提高课堂效率,是新课改的首要任务。提高课堂效率,教师眼里要装着每一个学生,要尊重课堂客观规律,要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吴永军.新课程备课新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陆翠玲,江苏省昆山市花桥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语文课堂思考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54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14:18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5:59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0:24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55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5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