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雷 向道平 杜杰
摘 要 随着高校教育日益发展,新时期的高校学生面对的诱惑日益增加,因此,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沃土——高校,不应该固步自封,应该不断完善教育制度,从学生切身需要出发,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管理环境。本文对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政策进行了思考,以期通过高校教改的适度调整,为学生成才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 精神文明 人才培养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Thinking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New Period
DING Lei, XIANG Daoping, DU Jie
(College of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face the increasing temptation in new period, therefore, as students' taught fertile soil --- universities, should not rest on its laurels and should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system, starting from the students' immediate needs for theprovide students with a better regulatory environment.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olicy thinking, by a moderate change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reform in order to provide broader space for students.
Key words spiritual civiliz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education reform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汲取知识的殿堂。朱熹说“民之俊秀,皆入大学”。新时期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高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出身心健康、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能在社会立足的学生。大学是一个自由的地方,是青年学习成才的沃土,但很多高校学生却在大学里迷失了方向,违背了高校教育的初衷。目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呈现如下一些现象:对知识追求欲不高、校园里精神文明匮乏、思想不切实际、集体观念淡漠、沉迷于网络游戏、眼高手低、对自身的职业生涯缺乏规划……因此,如何将大学生引入正确的成才轨道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①②③本文作者在高校承担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对于高校的教育工作有着切身的体会。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有义务为新时期的高校教育改革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为解决诸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除了学生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外,作为高校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高校是“沃土”、是“摇篮”,大学生如何在“高校”这个大的环境下成长、成才?如何提高“高校”整体教育环境的质量?高校如何更好的培养新世纪的人才?这些成为高校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重点。本文从高校角度出发,对目前大学生的培养方式进行了思考,通过剖析目前的教育现状,侧重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高校的教改工作。
1 强化班主任作用,建立完善的班主任考核机制
目前高校基建工作中,各个院系均配备有辅导员和班主任,且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班主任起着辅助性作用。一般学院中每个年级由1~2个辅导员统一进行管理,一般每位辅导员管理300~400人,由于辅导员的精力有限,只能从宏观总体上把握学生工作,缺乏对学生有的放矢的个性化教育及培养。班主任是直接面对学生的一线老师,每个班级30~40人配有一个班主任,学校对学生的细化管理通过班主任工作体现出来。笔者认为在现阶段高校基层教育中,应该实行“双管齐下、有的放矢”的管理办法,强化班主任在基层教育中的作用。目前班主任由专业老师担任,但专业老师同时还承担着一定的教学科研工作量,在其完成必须达到的教学科研工作量后才会将余下精力去做好学生工作,有时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使班主任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把学生工作做好成为大学生培养质量高低的关键。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以完成多少学时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为标准,教学科研算工作量,但班主任对学生培养这一环节并没有纳入工作量的范畴,并且高校对班主任工作好坏没有形成明确统一的评判标准。如果能将学生培养工作以一定的工作量补贴给班主任,将会极大程度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学生工作。
2 加大学生党员培养比例,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
高校并不是封闭、孤立的校园,如今大学生不出门尽知天下事,不同信仰者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如何将大学生引入正确的信仰轨道值得我们深思。大一新生刚迈入大学校园时,对一切充满了激情,有着强烈的积极进取心,他们渴望在大学校园里面取得成功,渴望能够被认可,渴望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此时有相当高比例的学生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目前各高校均设有学生党校对预备党员进行培训,但党校培训名额有限,使得班级需要开班会投票选出有限的几名学生去参加培训,很多渴望入党的同学并没有机会进入党校学习,错过了吸纳其入党的最佳时机。高校应加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力度,延长学生党员的培养时间,提高学生党员的培养质量。
3 严格课堂考勤制度,改变现有课程考核方式
高校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一门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在一起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探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加固学生之间的友谊,这是课堂教学的目的。但是在高校课堂上,总会有一些学生无缘无故不来上课,而且旷课学生比例年级越高越明显。大学是一个高度自由的地方,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放松管理,自制力差的学生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越走越远。这些旷课学生往往很有个性,很有自己的想法,运用有效的方式正确引导,其成才的可能性将会很大。高校应严格课堂考勤制度,对旷课学生及早发现,及时处理,绝不留情,把学生强制留在课堂学习。
4 改变奖学金评选标准,营造竞争性学习氛围
高校设立了各种各样的奖学金用来奖励学生。目前奖学金评选标准以班级学习总成绩排名高低来确定获奖者。通常,奖学金获得者往往是固定几个学习均衡、总成绩靠前的学生。奖学金的设立虽然起到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的目的,但从激励全体学生的角度来看其效果有限,有些学生虽然某一单科成绩很好,但总成绩排名很靠后,使其大学四年始终不能获得奖学金,奖学金对其激励作用基本为零。如何才能更好的激励全体学生去学习并充分重视单科成绩突出的学生,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在大学中引入竞争性环境将会有利于大学生成才,通过对奖学金评选标准做一微小改变将解决这一难题。具体来看,将各种各样的奖学金整合为一个,并将其评选时间由原来的一学年一次改为一学期一次,同时将奖学金金额由大化小,由奖励总成绩高的学生改为奖励单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这样对奖学金进行改革将极大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动力,大大提高奖学金的受众面,只要你肯努力,你就有可能获得奖学金,这种奖学金的设立标准充分考虑到以人为本的思想,培养有专长、在某方面突出的学生,在原来均衡式的培养方式基础上考虑到了专长的培养。在学生中引入学习竞争意识,使学生在攀比中学习、竞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给每个学生都以成功的希望,这样使得原本某些总成绩差而单科成绩突出的学生也有机会获得奖学金,激励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尽可能将全部学科都吃透考出优异的成绩,如果有个别拖后腿的学科也不用全部放弃,还可以在自己专长的领域能取得突出的成绩,以此获得奖学金的激励。大学生起点相同,只因教育方式方法不同而一分为二,在大学中引入竞争意识将使学生合二为一。
5 改革学生评教系统,制定明确的大学生课外培养计划
学生管理分为课上管理和课外管理。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管理侧重于课上管理,上课以外的事情关注的不够多,对学生的业余生活高校没有过多干涉,但从目前管理效果来看,高校对大学生管理过于宽松,管理过轻。一些高年级学生业余时间太多,如果不能合理引导,其将庸庸碌碌地在网络游戏和恋爱间沉沦,辜负其青春美好年华。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使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和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上。从课上管理来看,目前高校普遍引入了学生评教系统,由学生对老师打分。这一系统的引入本意是想督促老师尽责认真上课,但实际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评教系统进行改革,找出更有利于老师授课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从课外管理来看,高校目前并没有形成完备、系统的培养计划,学生过于自由。严格大学生课外管理,提高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让大学生不至于走出校园后对大学无所留恋,失去高校培养大学生的本意。
6 提前毕业设计时间,培养大学生独立科研能力
大学生经过高校四年培养,在大四最后一个学期开始进行毕业设计及答辩,完成大学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毕业设计时间通常从2月底至6月初,3个多月的时间,看似时间很长,但其实对于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时间还很有限。大四下学期,大学生面对找工作的压力,能实际投入科研的时间很短。三个多月的时间要清楚毕业设计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国内外研究进展、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实验结果分析、写毕业论文、答辩等必修环节时间还远远不够。很多大学生只是老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缺少自己对实验的深刻理解,这样很难做出高水平的毕业论文,达不到培养其科研能力的目的。为提高高校毕业生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笔者认为应将毕业设计时间提前至大四上学期开始进行,用整个大四一学年时间来完成一个毕业设计,这样将会明显提高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虽然大四上学期有一些课程要完成,但此时可以让大学生接触导师、并对自己所要做的毕业设计题目有个初步的了解。尽早接触毕业设计课题,将能更好地做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这对其独立科研能力的培养将十分有益。
教育是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大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教育承担着育人的历史使命。作为高校教育者应从学生角度出发,秉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为学生教育工作做出不朽的贡献。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地方。高校对大学生培养的现状虽然暂时无法改变,但它在朝好的方向发展,这需要时间来完善。
注释
① 姜华.高度重视大学生成才的心理环境[J].教育探索,2011.8:124-125.
② 曾敏.高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5:38-39.
③ 尹万东.从“人”到“才”谈大学生成才[J].人才开发,2011.1: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