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方法论发展初探

2012-04-29 00:44:03李丹
科教导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实证主义人本主义方法论

李丹

摘 要 自朱利安以来,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大致经历了由实证主义方法论到人文主义方法论研究,再回归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转变与发展,二者之间不断的冲突与整合使比较教育方法论进入到了多元化时期。

关键词 比较教育 方法论 实证主义 人本主义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Compendium of the Methodology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s Development History

LI Dan

(Education Department,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From the time of M.A.Jullien, the methodology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followed a track that from positivism to humanism, and come back to the positivism. At last, the methodology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developed into the era of multiplex with the conflict and reform between positivism and humanism.

Key words comparative education; methodology; positivism; humanism

自法国朱利安于1817年发表其著作《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比较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在这近两百年的发展中,关于比较教育方法论的研究从未间断。纵观比较教育方法论的变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十九世纪初实证主义方法论,代表人物为朱利安;第二阶段为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人文主义方法论,其代表人物有萨德勒、康德尔、汉斯和施奈德;第三阶段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回归到实证主义方法论,代表人物为贝雷迪、诺亚和埃克斯坦、霍姆斯;第四阶段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多元化时期。下面,就此四阶段展开论述。

1 十九世纪初实证主义方法论

比较教育学的初创时期以全盘借鉴为主,以朱利安为代表的比较教育学家期望通过借鉴其他国家颇有成效影响力大的教育实践和经验来为本国教育服务。但借鉴并非是朱利安时才开始运用,在朱利安之前,实际上就已有不少的借鉴、实证主义研究。不少学者认为,在比较教育学的史前期,就有各国旅游者、僧侣、访问团等抓住访问游历之机对外国教育借鉴吸收。但作为比较教育学科的开创者,朱利安以借鉴为主要特征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以更加整合与完善的形态对比较教育学的发展以及比较教育方法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朱利安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开创了比较教育方法论之先河。朱利安的《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标志着比较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教育学科正式成立,因此,该书中采用的实证主义方法论理应为比较教育学首用的方法论。其次,十九世纪初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为二十世纪初出现的人文主义方法论提供了一定的条件。矛盾促进发展,比较教育学者们对比较教育学研究发展的需要和实证主义方法论不能满足比较教育学发展的需要之间的矛盾,为之后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再次,朱利安时期的比较教育学实证主义方法论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回归提供条件。作为实证主义方法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代表,贝雷迪、诺亚和埃克斯坦进一步发展了实证主义方法论。他们极力倡导这种从一般社会科学借过来的方法,主张建立一套有条不紊的科学准则作为比较教育研究的依据,重视精确分析教育问题,强调研究过程的可检查性和研究的重复性,从而在教育技术上对可作定量分析的问题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推动了比较教育研究发展的科学进程。

2 二十世纪初期的人文主义方法论

从十九世纪后半叶开始,比较教育方法论即已开始转向人文主义。也就是说,二十世纪初期比较教育学者并没有顺理成章地继承朱利安所倡导的实证主义方法论,而是转而进入了一个人文主义研究时期,这一时期也是比较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黄金期——比较教育学科体系在这一时期得以正式确立。

迈克尔·萨德勒是世界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他一生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尤其是1900年他发表的著名比较教育学论文《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实际价值的东西?》一文对二十世纪的比较教育研究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以历史法为主要特点的因素分析理论确定了方向,使比较教育学科体系开始形成,对学科的转型升级起了决定的作用,标志着比较教育学科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研究阶段。萨德勒希望通过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来影响英国的教育决策,但他极为反对直接从别国全盘借鉴,在他看来,“对制度的比较教育研究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发现那些可以从一国移植到另一国的设备(尽管这类移植的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果有必要改变本民族生活中的弱点的话,其价值在于认识到促使国外教育制度之伟大精神,在于进一步发现在本国培养这种精神的方法”。①艾萨克·康德尔是迈克尔·萨德勒的学生,他是继萨德勒之后又一位比较教育学人文主义方法论研究者。作为萨德勒的学生,他深受萨德勒思想的影响,在比较教育学研究领域大展才能的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了萨德勒的比较教育学思想。在方法论方面康德尔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论思想。他认为,民族主义、民族特性和国际主义是比较教育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因素和力量分析是比较教育研究的切入点。他采用人文主义方法论的独特之处在于试图确定那些决定民族性从而使国民教育制度具体化的“因素和力量”。

3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实证主义方法论的转变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文主义方法论所倡导的“历史——因素”分析发逐渐暴露其缺陷,受到比较教育学者的怀疑与批评,其哲学、历史、文化等因素分析法不再被认为是可促进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完善理论与方法,逐渐失去了它在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和运用中的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再次运用。以贝雷迪、诺亚和埃克斯坦、霍姆斯、安德森等人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方法论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

这一时期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提出了“比较四步法”,他的实证主义方法论思想主要体现在1964年出版的代表作《教育中的比较法》一书中。贝雷迪认为“人们之所以研究外国教育制度,就是因为他们想要了解,这种源于人类自身追求知识的目的是比较教育学立于学术之林的唯一理由”。②因此,在贝雷迪看来比较教育的目的是源于人们智力上的需要,很少带有工具主义的色彩。在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上,贝雷迪提出了研究方法发展的“三阶段说”,此“三阶段说”具体为“借鉴”阶段、“预测”阶段和“分析”阶段。可以这样说,在他之前,尚没有一位比较教育学家像他那样如此系统、详尽地关注比较教育的方法论问题,即使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人们的批评。

4 比较教育方法论走向多元化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全球化浪潮席卷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学派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形成了具有生命力的多元元化阶段。

受全球化、多元文化教育背景的影响,比较教育学方法论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实证主义虽然占据了方法论研究的主导地位,但人文主义并没有因此而完全消失于无形。这一时期,著名英国比较教育学家埃德蒙·金受波普尔等的影响提出社会生态情景理论,他认为教育存在于社会大环境中,社会的变化影响教育,社会环境与教育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把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除此之外,结构功能主义、依附论和后现代主义等的出现使比较教育研究在争论中逐渐发展,走向了多元化阶段。

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历史并非悠久,但却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到多元化的逐渐趋于完善的历程。其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并非是孤立存在于比较教育学中,而是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发展的大致趋向。在全球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比较教育方法论早已不局限于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流派,而是以多元化的形态屹立于世。今后比较教育方法论将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并且充满信心。

注释

① 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4.

② 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98.

猜你喜欢
实证主义人本主义方法论
包容性法律实证主义、法律解释和价值判断
法律方法(2022年2期)2022-10-20 06:42:32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心理学报(2022年2期)2022-02-17 00:52:48
分析实证主义、法律现实主义和法律方法的未来
法律方法(2021年4期)2021-03-16 05:34:30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国际汉学(2020年1期)2020-05-21 07:23:52
方法论视角下的制定法解释
法律方法(2019年4期)2019-11-16 01:07:02
法本位的方法论阐释
法律方法(2018年2期)2018-07-13 03:22:02
UAF的方法论意义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可废止性与法律实证主义
排他性法律实证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