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林
摘要: 我国党文化世俗化是党文化揭开其神秘面纱,日益走向公民社会、世俗社会之中的过程,其在主体构成上通常包括党的思想文化、政治文化、组织文化、领导文化、执政文化的世俗化等基本内容。推进我国党文化世俗化有助于巩固党的领导地位、检验党文化的优劣性、完整展示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为推进党文化世俗化,在策略路向上要坚持做到:着力推进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大众化进程,将党文化融合到建构完善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发挥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示范效应,以建设学习型政党,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关键词: 党文化; 世俗化; 理论建构
中图分类号: D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2)04-0084-0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推进、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管理模式等都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与规划,从此开启了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新纪元,标志着一个以经济文化立国、富国、强国的崭新时代正在向我们阔步走来。
作为中国的领导党、执政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和框架内,着力推进党自身的文化建设即党文化建设,是一个必然的要求和客观的存在,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文化通常具有党内组织维度和社会大众维度两个基本维度。因此,党文化建设既要在党的组织和党员中进行,也要在广阔的社会领域内展开;党文化既要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也要持续地向社会、向民众进行渗透。党文化向社会、民众的这种渗透过程,客观上就体现为党文化世俗化过程。党文化世俗化是一个全新的提法,尚属学术研究中的空白。鉴于此,笔者以开拓性的理论思维、冒险性的理论勇气,对党文化世俗化的基本内涵、内容框架、价值理性、策略路向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究,旨在抛砖引玉,打开对党文化世俗化问题深化研究的新局面。
一、我国党文化世俗化的基本内涵
研究我国党文化的世俗化首先要界定其概念和内涵,这是我们对党文化世俗化之内涵进行分析的基本逻辑。
(一)世俗化的概念
世俗化(Secularization)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词汇,而是西方宗教社会发展中提出来的概念。世俗化一词的使用在语义表述上是有分歧的。最初,它用于指代宗教战争结束时被原教会控制的土地财产从教会手中转移到世俗政治社会;罗马教会法规则用其指代教职人员向世俗社会的回归;在反教权主义者看来,世俗化则是现代人脱离宗教保护获得充分自由;在传统教会圈子里,它又作为异教化的代名词而受到传统教会的攻击。但上述关于世俗化在语义上有分歧的表述,却实际上都涉及到一个最为核心的问题,那就是:宗教与世俗社会的关系。由此出发,美国学者拉里·席纳尔(Shiner·Larry)对世俗化的含义作了更为全面的归纳。他提出,世俗化代表着宗教思想、宗教行为、宗教组织逐渐失去其社会意义的宗教衰退;代表着教会价值取向上由彼世向此世、由来世向今生的变化,实际上是宗教在内容与形式上对现代社会的契合;代表着宗教与政治社会的分离,宗教失去其政治统治性和社会控制性功能,完全成为与人们的信仰相关的个人事务;代表着人们政治思想信仰和行为模式逐渐从宗教绝对主导的铜墙铁壁中突围出来;代表着自然世界和社会逐渐退化其神圣性和神秘性,宗教所营造的超自然因素对人们控制的减弱;代表着传统神权社会向现代政治社会的回归。综合众多学者关于世俗化含义的认识,笔者认为:世俗化意味着现实政治社会逐渐摆脱宗教控制,日益走向去宗教化、非神圣化、理性化的过程。它主要是用于指代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宗教神秘面纱的逐渐揭去、在政治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和绝对权威的逐渐淡化,宗教越来越由一个影响无处不在、权威不可挑战的、凌驾于世俗政治社会之上的权力中枢退居到一个与人们的信仰相关的相对独立领域,其影响逐渐淡出世俗政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从而使得这些领域逐渐褪去原有的宗教色彩,进而还原到其本来面目和角色的过程。
(二)党文化的内涵
众所周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之一就是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从逻辑上讲,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国共产党自身也必须是文化的合成体,也必须作为一种文化状态存在。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涉及到党本身的文化性,也就是所谓的党文化。那么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文化呢?综合学界观点,所谓中国共产党的党文化就是指我们党在社会大文化的母体中,在吸收借鉴社会文化、外来文化、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总结形成的涉及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领导、执政等各个领域的具有先进性、综合性、动态性、开放性、手段性特征的一整套理论体系、思想理念、价值取向、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党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对现实社会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进行吸收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党的运作要求和运作实际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它必然内含着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文化基因。对于党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作如下概括:有较之于官文化、民文化的更为先进性之特色;是包括党的意识形态、理念体系、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目标方向、制度偏好等在内的综合性概念;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体系;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体系,其结构、功能、价值评判远不能仅停留在党内政治生活的层面上。从存在状态上讲,党的思想文化、组织文化、作风文化、制度文化、反腐倡廉文化、领导文化、执政文化总体上构成党文化的基本存在状态。
(三)何谓党文化的世俗化?
将世俗化与党文化联系起来,把世俗化关于去除宗教神秘色彩的基本要义引申到党文化的运作之中,就出现了党文化的世俗化的概念。那么,党文化世俗化的内涵是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学术界尚没有系统的研究。不过根据对世俗化和党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不难形成关于党文化的世俗化之内涵的认识。所谓党文化的世俗化,就是指党的文化体系逐渐揭开其神秘面纱,走出党内政治运作的神秘舞台,日益走向公民社会、世俗社会之中,溶入现实国家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并逐渐为社会民众所认识、熟悉、接受,进而在社会民众的心中得到内化的过程。
我国党文化的世俗化在本质上是党与社会、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党主动适应日益发展壮大的公民社会所应该采取由对民众绝对控制到相对控制的重要方式,是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政治认同进而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的基本方略。
我国党文化的世俗化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去魅性。党文化的世俗化意味着党文化从党内向党外的延展,在这个过程中对于8000万党员所认同并受其左右的党文化,13亿人民群众将有一个感同身受的体验。这就意味着,在普通群众眼中一直以来感觉神圣、神秘的党文化,将走下神坛,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而为人民群众所认知。(2)手段性。党文化的世俗化是将党文化推向社会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是党文化走向社会的重要途径。不经过世俗化的过程,党文化也许将长期停留在党内层面。果如此,则与我们党这样一个领导党、执政党的身份地位是绝对不相符合的。而且在中国,党文化的世俗化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政治社会化过程,能够为我国政治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支撑,有利于不断提升我国政治社会发展水平。所以,对于政治社会化而言,党文化世俗化的手段性特征也是非常明显的。(3)主导性。党文化的世俗化实际上是党领导社会的一个向度,这个向度的中心始终由党在主导。也就是说,党文化的世俗化不是一个盲目随意的过程,它必须在党的强有力的领导控制之下展开。如果党文化的世俗化过程离开、否定党的领导,就会偏离正确方向,走向虚无化和庸俗化。(4)政治性。党文化的世俗化表面看来是一个文化的传输过程,实质上却是一个政治运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党文化向社会领域内的渗透是以强化对社会的政治控制为导向的。政治控制的需要越是强烈、迫切,党文化世俗化的力度、广度、深度就越应该不断加大。(5)有限性。党文化世俗化不是一个无限宽广的概念,它不能涵盖党文化的所有层面和内容。比如,有些在党内属于保密范围、期限内的文化资料必须严格控制其向社会的流动,有些出于政策、策略等原因不适宜向社会公开的文化资料,都不能随着党文化世俗化的过程而流向社会。否则,就会犯政治性错误,造成无法估量和挽回的损失。所以,党文化的世俗化是一个限定性、相对性概念,不能将其范围和领域无限扩大。
二、党文化世俗化的内容框架
根据党文化的主体构成,党文化的世俗化在内容架构上通常包括党的思想文化的世俗化、党的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党的组织文化的世俗化、党的作风文化的世俗化、党的制度文化的世俗化、党的民主文化的世俗化、党的反腐倡廉文化的世俗化、党的领导文化的世俗化、党的执政文化的世俗化。
(一)党的思想文化的世俗化
党的思想文化主要包括党的指导思想和思想路线。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其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其中,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思想所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以看作是党的思想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当前最核心的思想文化,也是最基本的党文化。党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自毛泽东以来所确立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精髓。党的思想文化由党内延伸到党外的世俗化过程,意味着党所信奉的主流意识形态和科学指导思想逐渐为人民群众所熟悉和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要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普通民众的思想指南和行为准则。党的思想文化的世俗化主要借助于党管控下的舆论媒体的反复宣传教育,无处不在的思想引导来实现的。最终,党的思想文化的世俗化要达到党的指导思想同时应成为全社会的指导思想之伟大目的。
(二)党的政治文化的世俗化
党的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具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上来看,由于党文化本身是一种政治文化,因此党的政治文化世俗化就是党文化世俗化的另一种表达,与党文化的世俗化在内涵上是一致的。而从狭义上看,党的政治文化的世俗化是党文化世俗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内容重点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侧重指党所制定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纲领的世俗化过程,实际上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纲领逐渐为社会民众所认知的过程。二是党内政治生活的世俗化过程,主要是党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好的原则要求,所营造的团结、和谐的政治生活局面被应用到社会政治生活中去的过程。“以党的团结统一保障国家社会的团结统一”、“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通常认为是党内政治生活世俗化的典型表现。
(三)党的组织文化的世俗化
就其现实表现来讲,党的组织文化的主流体现为党的基层组织的服务型文化、党员干部的公仆型文化、广大党员的模范型文化。(1)党的基层组织的服务型文化。当前,党的基层组织的文化正在经历转型,建构在基层组织的传统领导功能基础上的领导型文化就开始逐步演变为服务型文化。党的基层组织的直接服务对象就是广大的社会群众,所以基层组织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功能这本身就是组织文化世俗化的重要途径。(2)党员干部的公仆型文化。根据“权力来自谁就应该为谁服务”的权力运行法则,党的干部和国家干部为党员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必须强化。与此相适应,党的干部中潜存的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老爷型”文化必须让位于为党员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公仆型文化。这种公仆型文化说到底是一种良性官文化,它的直接作用对象就是民文化。而在官文化作用于民文化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民文化对官文化的争论与认同。这种民文化对官文化的争论与认同,实际上就是党文化世俗化的一种形态。(3)党员的模范型文化。执政党的党员必须具有强烈的执政党党员意识。这种意识要求党员始终在人民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具有鲜明的党性,体现党员先进性。因此,强调党员先进性的模范型文化将成为党员文化的主流。从古到今,我国社会都是一个高度重视榜样示范效力的社会。因此,党内重视党员模范型文化引领作用的意识和做法,也会带动社会领域内对榜样文化的推崇。这在形式上则是党员文化世俗化的典型表现。
(四)党的作风文化的世俗化
党的作风是党的组织和党员在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体现党性原则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模式。所以,党的作风可以归属于文化的范畴,或者说它本身就是党文化。具体说来,党的作风文化侧重指拥护和坚持党的优良作风,反对党内不正之风的党文化。党风与社会风气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邓小平曾经深刻指出:党风是社会风气的总根源,党风不正,社会风气也好不了。党风与社会风气之间,事实上形成了一种先后相继的因果关系。这一点无论在学术界、党的领导层还是在人民群众中都是形成共识的。而党风作用、影响甚至决定社会风气的过程,实际上恰又是党的作风文化逐渐为社会民众所接受和认同的过程,是党的作风文化逐渐向民众思想深处渗透的过程。这个过程,无疑是党的作风文化的社会化过程,是党的作风文化从党内的大雅之堂顺理成章地进入世俗化社会舞台的过程。
(五)党的制度文化的世俗化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突出强调了制度建党,突出了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布局中的中流砥柱地位,由此逐步建构了我们党的制度文化体系。党的制度文化突出强调了制度的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特征,主张将依法治党、依靠制度建党的理念溶入党的各项建设之中,以保证党的制度和规范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驱除人治因素对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的影响,使党的建设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党的制度文化中最基本是强调民主集中制、按照党规党法办事,而这两方面的世俗化过程实际上都已经展开。民主集中制注重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结合,特别突出了发展党内民主在推进党的建设中的价值。而且,民主集中制不仅是党内的组织原则、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工作制度,还同时成为宪法确立的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组织准则。按照党章及其他党内规范办事,类推到国家社会生活领域内就强调了要按照宪法法律办事,使法制观念、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社会的行为准则。所以,无论是民主集中制的应用向社会领域的拓展,还是党规党法对法治精神的呼唤,事实上都体现为党的制度文化的世俗化过程。
(六)党的民主文化的世俗化
我们党是一个民主的政党,党一成立就把民主一词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作为一个民主的政党,大力发展党内民主是党的行为特色。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党内民主在进入21世纪的新阶段,才有了长足的发展。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政治命题,确立了“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逻辑,使党内民主走出了自我发展的狭隘圈子,承担起了发展自己和带动人民民主发展的双重使命。这是目前党内民主文化的基本态势。这种党内民主文化的世俗化过程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党的十六大把党内民主的地位无限提升到生命高度的所谓“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命题,党的十七大进而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命题。二是“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其本身就是一个党内民主文化作用影响于人民民主、社会民主文化的过程,体现了党内民主精神向社会领域内的渗透。
(七)党的反腐倡廉文化的世俗化
作为一个依靠人民群众帮助取得国家政权的政党,我们党执政以后历来强调必须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时刻警惕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的问题。由此出发,党在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过程中,开创了惩防腐败体系建设格局,并创立了党的反腐倡廉建设这一党的建设的新要素。这是目前党的反腐倡廉文化建设的主流。由于人民群众对党的执政寄予厚望,所以腐败与反腐败的问题不仅在党内引起关注,也引起社会民众的广泛深刻关注。所以,反腐败的战场自然就从党内扩展到党外,参与者的范围由党员延伸到群众,关注点也从办事廉洁深入到做人做官。如此以来,党的反腐倡廉文化建设不可避免地就走向了世俗化。而且,随着人民群众对腐败问题越来越上升的、高度的、持续的、热切的关注,党内腐败与反腐败的公开化程度将越来越高,人民群众的参与度也将越来越高,在这个过程中党的反腐倡廉文化无疑将日益走向社会、溶入社会文化体系之中。
(八)党的领导文化的世俗化
党的领导主要是党对国家、对社会的领导,是党直接领导社会的过程。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党领导社会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党的领导文化向社会进行渗透的世俗化过程。党的领导文化的主体是领导方式的文化形态。所以,分析党的领导文化的存在状态必须从分析党的领导方式入手。我们党的传统领导方式是党对国家和社会的一切事务大包大揽的高度集中的领导方式,是典型的人治型的领导方式。与传统的领导方式相适应的党的领导文化,是领导者个人色彩的文化、人治型的文化、“全能党”的文化。随着我们党对领导规律认识的深化,改革党的领导方式的呼声高涨。据此,我们党提出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依法治国”等新的领导方式。与这些新的领导方式相适应,党的领导文化自然也发生了转型,于是出现了法治型的领导文化、总揽而不包揽的领导文化。从十六大以来的实践过程来看,采用法治型的领导文化、总揽型的领导文化,既是党的领导文化世俗化的过程,也是党的领导文化世俗化的结果。
(九)党的执政文化的世俗化
党的执政要取得成功,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人民群众之所以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是因为党具有鲜明的、民本色彩的执政文化。从当前我们党的执政文化发展的现状来看,应该凸现执政意识和执政理念两个侧面。执政意识就是要求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和干部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时,都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从我们党是执政党这个大的前提和思路出发思考分析问题。执政理念是党围绕执政目标所确立的基本理论原则和行为准则,是党的执政宗旨所在和价值取向,核心是要解决“为谁执政、靠谁执政”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对党的执政文化的接纳和认同的过程,就是党的执政文化的世俗化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党的执政意识越是“务实”、党的执政理念越是“为民”,执政文化越容易为群众所接受,执政文化的世俗化程度也就越高。
三、党文化世俗化的价值理性
推行党文化的世俗化,必须对之进行准确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越是准确到位,党文化世俗化的过程越会进行得比较顺畅。总的来说,党文化的世俗化,在增进社会民众对党文化的认同,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检验党文化的优劣,更好地加强和改进党的文化体系建设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推进党文化的世俗化有助于巩固党的领导地位
我们党是领导党,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发挥领导作用。在社会领域内,党的领导作用的实现不是一个自然生成的过程,而是要通过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达到的。从终极意义上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落实者是广大人民群众。而要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及时、准确、到位,就必须使人民群众首先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要做到这一点,显然不能单纯局限于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本身的认识,必须使群众在整体上、宏观上对党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认同。这种认识和认同通常要从党文化入手,最后也要归宿到对党文化的把握上。而在现实中由于主客观因素,普通群众很难有机会接触到党文化,更谈不上对党文化的认识和把握了。因此,要使党文化进入普通群众的视野,就必须架设党文化延伸到社会群众中的桥梁。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党文化的世俗化实际上就充当了党文化向社会群众中延伸的桥梁之作用。通过党文化的世俗化过程,社会群众眼中高不可攀的共产党走下神坛、党文化的神秘面纱被揭开,社会群众通过对党文化的了解,加深了对党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前景的把握。由此会建构社会群众对党的领导的更深刻认识,进一步提高群众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准确性,从而更能切实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也就意味着党的领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目标得到实现,党的领导地位得到保持和巩固。从上述论证逻辑中不难看出:党文化的世俗化对于党的领导地位的巩固显然是基础性的。
(二)推进党文化的世俗化有助于检验党文化的适应性
党文化在适应性上的高低优劣,固然要靠党自己去检验和判定,因为毕竟“鞋子是不是合脚,穿鞋的人最清楚”。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因素还是存在的。因此,检验党文化在适应性上的高低优劣,有时需要跳出局限于党内范围的狭窄视野,将党文化置于更宽广的领域中去考察。况且由于我们党是领导党和执政党,检验党文化的适应性自然不能就党文化而谈党文化,必须坚持开放性思维,将党文化同时置于官文化、民文化的语境和体系中去考察。重点是要看官文化、民文化对党文化的接纳和认可程度。一般说来,官文化、民文化对党文化的接纳认可程度越高,党文化的整体适应水平也就越高;反之,则相反。要提升民文化对党文化的接纳认可程度,前提是必须使党文化为更多的社会民众所认识和熟悉,否则就谈不上接纳认可。而要使党文化被更多的社会民众所熟知,就必须采取一项重大的战略性举措:推行党文化的世俗化,将党文化的血脉接入到民文化的肌体之中。总之,从上述所论及的“检验党文化必须借助民文化——民文化要检验党文化就必须熟知党文化——民文化要熟知党文化就必须借助党文化的世俗化”的逻辑来看,党文化的世俗化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检验党文化适应性水平高低优劣的重要尺度。
(三)推进党文化的世俗化有助于完整展示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
按照党章对党的根本性质的表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性质表明,我们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更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而党是不是有资格充当好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不是党说了算,要靠人民群众说了算。而人民群众的判定不是也不应该盲目,必须建立在对党的深刻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之上,首要的是建立在对党文化的深刻洞察和把握的基础之上。这就离不开党文化的世俗化过程。此外,在党的性质中,党要代表好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好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客观上都要求在党文化建设上必须走出仅局限于党内的相对封闭状态,适应最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发展的需求,努力建造民主的、大众的、开放式的党文化体系。显然,这种党文化体系的建造,就需要借助党文化的世俗化过程来完成。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执政条件下体现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同样,党的宗旨在执政实践中贯彻落实得怎么样,党自己无权判定,必须以党的服务对象——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基本的判定标准。因为在有的时候,一些党组织自以为为人民群众做了周到的服务,但是群众却不这样认为。所以,党的宗旨是不是落到实处,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人民群众对贯彻落实党的宗旨的判定,实际上就是党的宗旨观念的群众化过程,它显然属于党文化世俗化的范畴。
党在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一项宏伟巨大的全面工程,单靠党自身的力量无法实现,必须充分调动各个地区、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人民群众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而要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对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的参与富有成效,就必须使人民群众深入党内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如何确立下来的、党为此设定的主体内容和发展目的是什么等关系重大的问题。这个过程既要借助人民群众对党内事务的自发性关注,更要借助党文化的世俗化过程,以便为人民群众把握党的主要任务提供更厚实的党内论据支持。
四、党文化世俗化的策略路向
推进党文化的世俗化虽然是一个新的提法,但是这项工作在党的工作实践中已经探索了91年,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有效的好做法。在当前党的历史方位、执政环境深刻变化的态势之下,要使党更好地承担起领导党、执政党角色,切实领导好社会、真正融入社会、保持和发扬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必须在现有探索成果的基础上,为推进党文化的世俗化设计规划出更为科学可行的策略路向体系。
(一)着力推进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大众化过程
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确立的以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略。从党文化世俗化的视角来审视: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党文化的世俗化过程,是党文化世俗化的一条基本路径。
马克思主义既属于党最基本的思想文化,也是最根本的党文化,更是党文化的灵魂所在。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所以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是塑造党的基本原料,是党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主义地坚持,而是一方面坚持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另一方面又敢说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和国情,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建党91年来,我们党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实际和时代要求,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确定今后要仍然“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改革发展实际,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增强理论说服力和感召力,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进一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这说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是无止境的,是我们党需要长期坚持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战略。
但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要在党的领导和执政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从党内走向党外,成为全体人民都信奉的思想指南和高举的战斗旗帜。只有这样才能不仅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实现全党的团结统一,更能实现全国人民的团结统一,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坚强武器。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最根本的、灵魂性的党文化的世俗化过程。而要使马克思主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和熟悉,就必须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群众化,使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群众化,从深层次和实质层面上讲,最基本的方法论指导还是列宁提出的“灌输论”思想。1902年列宁在《怎么办?》一文中系统论述了“灌输论”的思想。他在论述“自发的工人运动不能产生科学社会主义意识”的时候深刻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1]29他还指出:“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即只能从经济斗争外面,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面灌输给工人。”[1]76因此,在列宁看来,科学社会主义意识也好、阶级政治意识也好,都是只能从外面灌输到工人运动中去,从而赋予自发的工人运动以自觉的性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做到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通过一定的形式灌输到人民群众的头脑中去,使人民群众的头脑中不再是真空一片,而是首先信奉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思想上向党靠拢。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借助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标语及册子等多种形式,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最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改造群众,将广大人民群众都高度整合在党的思想旗帜之下。显然,这个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这个将马克思主义灌输到人民群众头脑中去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由党内走向社会群众的过程,就是党文化的一种世俗化路径。
(二)将党文化融合到建构完善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13亿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是全体人民群众世界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的基本内涵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党管意识形态、党管文化、党要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领导态势之下,建构、完善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担应该由党义不容辞地担起,党的主导作用和核心地位也应该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示。为此,党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必须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到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必须在人民群众中努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社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必须大力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努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而在党主导和领导建构、完善、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党文化的活性基因很自然地会通过各种途径渗透进去,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悉和接纳,成为民文化的崭新内容。如党在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对爱国主义的强调、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推崇、对理想信念的重视,就很容易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共鸣,从而更容易为群众所认可。这种党文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渗透进而向人民群众中渗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条具有完整链条的、相对闭合的党文化世俗化路径。
实现党文化的世俗化,党文化的示范带动作用不可小视。从现实的文化发展态势来看,党文化无论是在发展水平、层次上都高于社会文化和民文化。因此,基于文化的相通性,以党文化示范带动社会文化在逻辑上是能够自圆其说的。而鉴于党文化的强势地位,党文化在示范带动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其文化基因会潜移默化地对社会民众产生影响,在触及到民众的兴奋点、使民众产生共鸣的地方,一些党文化就很容易为社会民众所接纳和认可,从而完成世俗化过程。因此,以党文化示范带动社会文化是实现党文化世俗化的重要途径。以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示范带动作为党文化世俗化的重要途径,可以在两个向度上展开。(1)以党内优秀文化带动社会优秀文化。比如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和社会民主发展、以优良党风带政风促民风、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以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国家社会的团结统一、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动作用引导群众前进等等,所体现的都是这一向度的基本精神。(2)以批驳党内腐朽没落文化拉动批驳社会腐朽没落文化。比如以惩治党内腐败拉动对社会腐败的惩治、以批驳党内不正之风拉动对不良社会风气的批判等等,所体现的则是这一向度上的基本精神。
(三)以建设学习型政党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文化的传输需要借助于学习,不注重学习再好的文化也不能为己所用。党文化的世俗化,说到底是党文化向社会民众头脑中的渗透过程,说到底是社会民众对党文化的接纳认可过程。而社会民众要认可接纳党文化,前提是必须认识、理解、掌握党文化。这就需要借助于学习的力量。不进行关于党文化的学习,社会民众对党文化将永远是陌生的。
要提升社会民众的学习热情,形成主动学习、自觉学习、深入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是必须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而在当前我国依然是党领导社会发展的政治大势之下,学习型社会建设要真正取得成效显然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这种领导的实现通常不是靠发号施令的形式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党员干部队伍以推动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形式来实现的。因此,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就会通过党对社会领导功能的发挥,带动引领学习型社会建设,以形成全社会学习党文化和其他文化的浓厚氛围,进而接纳认可党文化,助力完成我国党文化的世俗化过程。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校对:叶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