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大学生素质培养之浅见

2012-04-29 17:35加建荣郭宜昌刘艳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人才观市场需求能力培养

加建荣 郭宜昌 刘艳

摘要: 目前高校大学生综合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培养方式相似化、产品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高校应从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入手,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设置专业、建立特色品牌专业,改革课程设置和设计,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校企“双主体”对接,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等,构建学校教育与学生就业市场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大学生; 能力培养; 市场需求; 人才观

中图分类号: G5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2)04-0124-03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人难,这个矛盾形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课程教学模式远远适应不了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造成学生素质培养和就业需求相脱离。因此,高等院校如何按照市场需求培养在校生的职业素养,构建学校教育和学生就业市场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十分必要。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近几年来,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根据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上升到660万人,201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再创新高,达到680万人,加上届没有就业的毕业生,2012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有750多万人。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预测,“十二五”期间,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普通高校招生呈现继续增长态势,而企业对毕业大学生的需求增长不会高于毕业生的增长速度。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二、市场对大学生需求的变化趋势

(一)毕业生就业率平稳,但失业率呈上升趋势

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社会就业与失业统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客观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现实状况,又间接地反映了国家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

教育部历年公布的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比较稳定,2006-2011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77%、70%、68%、68%、72.2%、74%。但失业率呈上升趋势。麦可思发布的《2010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211”院校是22%,非“211”本科院校是33%。2006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主动离职(即俗称的“跳槽”)率甚至高达88%。在就业率稳定的状况下,如此高比例的离职率至少表明,大学毕业生对于自己的初次就业,有很多都是无奈状况下的临时性、权宜性的“不满意”就业。

(二)应届毕业生的工资水平趋向“民工化”

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薪金水平是随着就业者受不同教育程度和劳动力供求关系而上下波动的。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毕业生数量剧增,劳动力供给增加速度远远高于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速度,使得毕业生的工资水平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2010年11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在首届中国青年论坛上表示,近年来大学生和农民工的起薪差距在逐渐缩小,2003至2008年,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保持在每月1500元左右,但农民工的月工资近年来由700元左右跃升至约1200元。而与此相对应的是,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薪酬预期标准不断下降,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现象。

(三)应届毕业结构性失业问题比较突出

所谓结构性失业,是指尽管劳动市场有职位空缺,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却与社会对劳动力需求不吻合,从而造成继续失业,也就是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

我国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问题现在已经比较突出,正如2005年6月2日第一财经日报所警示: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50%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即是这种结构性失业的写照。一些高校毕业生的知识技能难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导致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根本原因。

(四)用人单位的选聘更加注重大学毕业生的“专长”

在同等“专业”的基础上,用人单位更注重大学毕业生的“专长”,要求应聘者具有很好的所学专业的知识技能以外,还应具备掌握诸如最新管理理论、公关和管理能力、计算机操作等复合型人才的“专长”。很多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不够过硬和不够全面,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实际应用能力差,缺乏团队成员所必需的合作能力、融合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从而造成毕业生缺乏市场竞争力。[1]

三、高校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大学生素质培养模式的建立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高校应该适应这一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快教育改革步伐。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我们以为,最主的原因就是大学生综合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相似化、产品标准化的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适应不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因此,高校建立一套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大学生素质培养模式,不仅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也应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领域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重大课题。

(一)牢固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

转变教育观念是培养人才的思想基础和先导。因此,高校必须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只有真正树立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才能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等诸多方面直接面对市场、尊重市场、适应市场。高校只有面向市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快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实现人才供需的“产销对路”,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毕业生就业。[2]

(二)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设置专业、建立特色品牌专业

为数不少的高校在招生中盲目追求专业大而全,对社会需求的变化缺乏深入的了解,从而不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优化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一些地方高校在扩招后投入跟不上,办学条件相对落后,师资数量和质量严重不足,难以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可想而知。[3]

高校要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根据社会需要设置专业,切实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在增加专业设置时,要特别注意专业的就业前景调研,把握未来人才的实际需求,确定好专业教学改革及专业设置的方向和目标。高校如何扬长避短,办出特色,是当前乃至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基本方向。一所大学在确定特色品牌专业时,要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陕西工商职业学院根据西安已经成为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散地,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承接东西、交流南北、贯通各方”的这一区域经济环境的优势,结合自身资源条件、特色优势等,创办了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品牌专业,并与上海世博会指定物流服务商——海程邦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知名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办学关系和实训基地,通过着力培养,一批基本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已被海程邦达公司确定录用,得到社会认可。学院物流专业已被确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省级重点专业,专业特色品牌已牢固树立起来。

(三)课程设置和设计应该将就业能力提升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目前,高校大多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养,但对学生进入社会以后,如何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所需要获得的知识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等缺少必要的培养。为此,在课程设置和设计上应该为学生提供实地感受“的工作环境,包括创业性的教育课程、案例式、讨论式教学模式以及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课程设置和设计,把社会、企业的真实情境引进课堂,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四)引入第三方的专业机构

引入第三方的专业机构,在美国、日本、韩国都有成功的模式。比如说在美国,有专业机构能够为学校提供专业的比如说帮学校设置课程体系,帮学校进行招生,帮学校培养它的教师的团队。比如说在日本,有专业的机构是可以把整个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的所有的服务跟资源外包出来的。引入第三方的专业机构会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因为作为高校来讲,既有它的核心价值所在,但同样也有其短板所在,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能够有更多专业机构介入到高校的学生培养和学生就业方面工作中去,这样,高校和专业机构扬长避短,效率会更高。[4]

(五)校企“双主体”对接,实现大学教育与职业岗位“零适应期”

由于受重理论、轻技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高校毕业生到工作岗位后实际工作能力不足、适应时间较长,这就要求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重新审视培养目标,走出一条产学研相结合,构建校企“双主体”对接的创新型教育模式,使学生在掌握“够用”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把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实际技能,培养“零适应期”人才,实现“零距离”上岗。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与海程邦达公司开展合作办学之后,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压缩一些专业课程和理论教学课时,扩充了报关报检实务、物流专业英语等课程,每学期集中两周时间到企业进行现场学习,并在第三学年安排了为期9个月的顶岗实习,同时,用报关员考证替代了部分学分。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培养出一批素质高、技能强的能够满足企业需要的优秀学生,已经被公司确定录用,实现了学生“零距离”上岗。

(六)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实现多方共赢

2009年,西安石油大学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署了共建西安石油大学的合作协议,为企校合作搭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学校的科研经费,从2000年的1800多万上升到2008年的1.02亿,这主要得益于和石油石化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5]

校企合作的另一成果则体现在学生就业率上,学校连续14年就业率在92%以上,而每年都有一半以上的毕业生在石油石化行业实现就业。

西安石油大学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校企紧密联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从教学计划、实习方案的制定到实习学生的选派,都充分按照市场需进行人才培养。校企双方根据行业、企业和市场的变化,适时的将企业需求融入到学校课程培养体系中去,使毕业生能够迅速适应岗位要求融入企业。

西安石油大学与合作企业开展的“订单”式人才培养,一方面,学校为企业提供了所需的合格人才,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另一方面,企业在科研经费等方面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撑,校企双方形成了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链条。[6]

(七)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对2011届工商管理专业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50%多一点的学生对于以后的就业有比较模糊的认知和打算,有明确职业规划的学生不到30%,有20%的学生几乎没有任何职业规划目标。大学期间没有职业规划就意味着人生没有目标,当然更不知道大学期间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素质的培养。对此,学校应加大对在校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工作力度,使其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并且鼓励大学生以各种方式参与各种活动和锻炼,增强职业素养。

总之,高校面对大学生就业压力,应该知难而上,真正树立起全新的市场需求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把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以及学生就业三者紧密联系起来起来,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才能保证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存霞,姬瑞海.加大课程体系改革,突出职业能力培养[J].职业,2011,(33):127-128.

[2]李宏伟.以市场为导向,提高高等教学质量[J].中国成人教育,2008,(3):122.

[3]王云波.关于高职院校品牌专业问题的若干思考[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00-101.

[4]石伟平,匡瑛.境外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办学经验及启示[Z].http://www.pep.com.cn/xgjy/zcjy/jyyj/yjlw/201101/t20110110_1014073.htm.

[5]张秉钊.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05,(4):72-74.

[6]李国武.立足陕西 依托石油 西安石油大学迎来四方共建[N].光明日报,2009-11-23(09).

[责任编辑、校对:任山庆]

猜你喜欢
人才观市场需求能力培养
麻纺标准紧贴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不旺 红枣行情暂稳
全球磷肥市场需求减少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视野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龚自珍的人才观
辉门:用品牌拉动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