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晖
[摘要]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东西部地区经济还存在着差距。尽管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差距逐步缩小,但是由于它们的基数不同,每个百分点对应的绝对量也不同,即使以同样的速度增长,绝对差距也会扩大。因此本文采用效益分析法和回归分析从结构效益方面来研究二者产业结构的差异,西部只有在与东部产业结构的比较中寻找差距、求其成因、采取应对措施,才能为大开发插上翅膀。
[关键词] 产业结构;效益分析;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4. 023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2)04- 0039- 03
“ 西部大开发”,这是近几年来广为流行的话题,由于西部地区储藏着很多有潜力的资源能源,但是发展比较落后,所以国家一直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也揭示了东西部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东西部地区存在的经济差距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上,因此有必要对东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分析。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产值结构水平、产业就业结构、产业结构效益等方面。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东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效益,来解释两地区经济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
1产业结构效益的比较分析
分析产业结构主要有4种方法:结构的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效益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本文主要采用效益分析法的结构效益分析法来研究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
衡量产业结构效益,可以用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来表示,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结构综合地反映了产业间净产值结构、劳动力比重结构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劳动生产率又称为相对国民收入,比较劳动生产率(B)是指各产业的产值比重(C)与劳动力比重(L)之比。根据西蒙库兹涅茨的分析,对于处在工业化阶段的国家,随着国民收入提高,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虽先有下降的趋势,但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之间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变小二者的比值就变大。
其计算公式为:
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部门收入的相对比重/产业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即Bi=Ci /Li,可以计算东西部地区的比较劳动生产率B, i为各行业。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由《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1)在1998-2008年间,全国与东西部地区的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都呈下降趋势,与产业结构变动普遍规律相符合,东部地区与全国的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基本一致,而西部地区的较高于东部地区及全国同产业同期水平,说明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效益较优,这主要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占地面积比较大,各省区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据突出地位。近几年来,国家及地方通过采取一系列农业结构调整的举措,传统农业正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第一产业的内部构成也正向多元化经营发展,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种植业。
(2)整体上看,全国与东西部地区的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大,都是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是它们转折的时间不同。从2003年开始,全国的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不再上升而转为下降,东部地区是从2002年停止上升的,西部地区的时间更早,是从2000年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不再上升,以后几年开始下降,同时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都较大,都保持在2左右,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较大,而二次产业就业比重较小,劳动力不足,有较少劳动力进入工业,造成工业产值上升幅度低于劳动力上升幅度。
(3)在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中,全国与东西部地区都是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是它们的幅度并不大。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全国由1998年的1.36%上升到1.45%又下降到2008年的1.21%,总体来说下降了0.15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由1.13%先上升到2000年的1.19%最后又回落到1.01%,而西部地区是由1.43%下降到了1.09%,下降了0.34个百分点。因此可以看出,它们下降的幅度很小,这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的发展速度相差很小。
2 基于计量模型的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效益的比较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造成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同的原因,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并通过计量模型来分析东西部地区固定资本投资和劳动者就业人数对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的影响。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道格拉斯(P.H.Douglas)和数学家查理·柯布(C.W.Cobb)凭据历史统计资料,研究20世纪初美国的资本投入(K)和劳动投入(L)对产量(Y)的影响时,得出的一种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表达为:
Y=ALαKβ
式中,Y代表产量,L和K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投入量,A、α、 β为3个正的参数,并且0<α、 β<1。A、α、 β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A可以看成为一个技术系数,A的数值越大,既定投入数量所能生产的产量也越大;α、 β分别代表增加1%的劳动和资本时产量增加的百分比,它反映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和资本的重要性。
通过查阅1997-2009年的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到1996-2008年东西部地区总产值及三次产业产值、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量的数据,用Eviews 3.1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通过对上述模型的回归分析,得出固定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与总产出之间的联系,并且已经通过了经济意义的检验、统计检验以及计量经济学检验,即已经消除了自相关和异方差。把回归分析得到的模型还原为生产函数模型,如表2。
从表2的生产函数中可以得到一些基本推论。首先,从整体经济来看,东部地区的劳动产出弹性较大,而资本的产出弹性较小,表明东部地区总体来说主要靠劳动来推动生产。而西部地区的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基本相同,各占0.5左右,说明西部地区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基本相同,劳动和资本各占一半来推动生产的发展;其次,第一产业中,东西部地区的劳动产出弹性较大,而资本产出弹性相对较小,表明东西部地区的第一产业主要靠劳动来推动;再次,第二产业中,两个地区的劳动产出弹性比资本的产出弹性大,同时也可以看出比第一、三产业的劳动产出弹性大,这也说明了东西部地区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最后,第三产业同样是靠劳动来推动发展的。
3结论
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中经济增长并没有质的差别,都是靠劳动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从产业结构内部,以及其他方面如产值结构水平、就业结构水平和结构效益方面来看,东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产值结构水平方面,东西部地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都在下降,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都在上升,但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较大,两个地区都以第二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呈现出向“二、三、一”发展的态势;在就业结构水平方面,东部地区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而西部地区呈现出“一、三、二”的格局。说明整体上,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得很好,在第三产业就业的人数很多,而西部地区在农业的就业人口比重较大。在结构效益方面,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水平高,结构效益好,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水平低,结构效益差。
主要参考文献
[1]陈钺,汤秀莲.西部大开发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关系及协调对策[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晖,汤进华.中国现阶段产业结构的地域差异研究[J].热带地理,200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