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香
摘要:朝鲜族是一个迁移民族,由于诸多原因从朝鲜半岛迁到中国东北之后,开辟了中国的荒地,引进了水稻,逐渐形成了聚居区、共同体、也为中国的解放战争做了贡献。
关键词:历史上限;聚居区;共同体
序言
对于朝鲜民族历史上限问题的研究,中国与韩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关于朝鲜族的抗日斗争,韩国方面将其作为韩国独立运动的一部分来研究。历史上限问题韩国并没有亲身经历,因此这方面问题的研究中国学者进行的比较多。朝鲜族共同体的形成作为朝鲜族迁移史的一部分,在叙述迁移史的过程中涉及较多,阐明朝鲜族的历史上限问题,涉及到共同体的问题。单独说明聚居区到共同体的形成过程的论文较少,对共同体的概念也比较模糊。
一、朝鲜族的历史上限问题
朝鲜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追溯朝鲜族的历史,对于正确理解朝鲜族历史具有重大意义。关于朝鲜族的历史上限问题,有以下几种说法:①土著民族说;②元末明初说;③明末清初说;④19世纪中叶说等等。下面就上述几种说法做一些整理,看看与朝鲜族发展有什么样的联系。
1、土著民族说。认为朝鲜旅是土著民族的学者往往把朝鲜族历史上溯到古朝鲜、高句丽时期。公元668年高旬丽被新罗、唐朝军队联合灭亡后,一部分人留在朝鲜半岛与新罗、百济的人民一起生活;一部分人被唐朝强制迁移到关内地区,这些遗民长期与关内的居民一起生活并逐渐被同化;一部分人加入了渤海国。公元925年渤海国被契丹灭亡之后,高丽收纳了其遗民。有一部分遗民逃亡到女真族部落,与他们一起生活。在东北地区曾跃过的古朝鲜,高句丽的遗民,在长期与其他民族生活的过程中逐渐被同化,现已经无法找到踪迹。
2、元末明初说。元末明初时期,蒙古军队侵略高丽,高丽的次和军队投降,蒙古军队掳掠了无数的高丽人。因此这一时期有大量的高丽人移居并生活在辽东一带。1230年至1332年之间,辽阳和沈阳地区的5138户高丽人形成部落,在此作农耕生活。元朝灭亡以后辽东地区战乱频繁,此地的高丽人大部分回到朝鲜半岛,留在此地的高丽人数之多,但大部分都因战乱逃回朝鲜或是渐被同化,与现在的朝鲜族无法产生联系。
3、明末清初说。1616年,在后金和明朝争夺霸权的萨尔浒战中朝鲜受明朝的邀请,前去支援。明朝战败,投降的4000多名朝鲜军队当中500多名被杀,数千名成为了俘虏。1627年的“丁卯胡乱”和1636年“丙子胡乱”中被清朝俘虏朝鲜人不计其数。留在辽东的朝鲜人极少部分编入到八旗军,大部分朝鲜人当作“战利品”沦落为满洲王公贵族的奴隶。在以后350多年的岁月里,他们之中绝大多数生活在历代统治阶级的民族同化与民族压迫政策下,被强迫加入了满洲籍,被迫剃发易服,在与其他民族杂居的过程中,完全丧失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其中,只有极其少数的后裔仍然保持着朝鲜族的风俗和强烈的民族意识。
二、封禁时期朝鲜族的迁移与鸭绿江聚居区
1677年,清朝的康熙统一了中国大陆,因长白山被视为清朝的发祥地,清廷将长白山,鸭绿江和图们江以北的一千多里地区划定为“龙兴之地”,对之实行封禁政策。
清廷为了实行其封禁政策,首先筑起了盛京边墙和吉林柳条边墙,设置了各种围场和哨卡。盛京边墙从山海关往东面伸到开原威元堡,往东南面伸展到兴京,往西南直达凤凰城的南海岸(现在的辽宁东沟县),总长960余里,设有16个边门。吉林柳条边墙(1670-1681年)南起盛京边墙的开原威堡边门,北经法特东亮子山(舒兰县二道河子)的法特哈边门到松花江,共设置了四个边门,总长690多里。清廷在盛京边墙和吉林柳条边墙总共设置20个边门之后,在每个边门配备了30名到40名正五品以下的兵丁,严禁中原地区的汉族老百姓出入。清廷还在封禁地区里设置了盛京围场、吉林围场、南荒围场等各种围场。在盛京以东、伊通州以南、图们江以北的地区,严禁民人居住、开垦、采集人参、采伐森林和开发矿山。
尽管清廷和朝鲜的封禁政策是如此森严,难耐饥饿的朝鲜北部饥民也“宁肯冒禁潜耕而死,也不能坐待饥寒而死。”于是,寻求被封禁的延边和东边道的旷野沃土,“犯禁潜越”。中国山东和河北一带的破产农民由于饥寒交迫,只好取首东地区不断地潜入东边道一带谋生。封禁地区的采参者,为了在无人区得到粮食和鱼盐也经常犯越朝鲜,与朝鲜人进行贸易。两国人的犯越和不断的来往使两国难以维持边疆的封禁政策,为此不得不寻求相应的对策。
到19世纪以后,随着边境防戍松驰,朝鲜边民的冒禁潜入更盛。鸦片战争以后,为了保卫东北的边境,稳定社会秩序,增加收入,清廷废除封禁政策,于19世纪60年代,部分开放了奉天地区,允许汉族老百姓移居于其内。清廷的缓和封禁的举措便利中原地区的汉族老百姓大举移居于奉天地区。到了同治年间,亦即1862年到1874年,这些汉族老百姓已移居于鸭绿江北岸,使清廷不得不为犯越问题而忧心忡忡。1869年,盛京将军都兴阿呈军机处的报告称:当时,从盛京附近的凤凰门南面到旺清门北面已开垦了96000多垧耕地,居住于这一带的汉族老百姓已有10多万人。8年之后,他给清帝的奏折称“东边处与朝鲜交界地方,严立禁令以杜彼此人民私越报闻”也就是说,此时,已经严禁流民继续流入鸭绿江沿江地区。
然而,19世纪60年代双方所议定设置的鸭绿江边中国方面的空旷地区,反而为朝鲜北部地区因遭受自然灾害而走投无路的朝鲜饥民的大举越境提供了移居的空间。其中数茂山地区的人移民到鸭绿江地区最为多见。但是,这一时期移居中国境内的鸭绿江北岸的定居者之中大多不是鸭绿江南岸地区的朝鲜人,而是图们江南岸的茂山人。
三、19世纪80年代延边地区聚居区的形成
19世纪60年代以后,朝鲜国内自然灾害频繁和俄国开发和沿海州,朝鲜人的“犯越”一直有增无减。1880年,朝鲜会宁府使洪南周深感只有让饥民越江才能解救其痛苦。并决心对延边地区进行当时被称作“庚辰开拓”的集体越境。他请当地的有识之士们以引水灌溉为名,向府使呈递了一份越垦志愿书。在“移汉实边”没有取得显著成效而东北地区的开发没有着落时,大批朝鲜族的迁入促使了清朝对“移民实边”政策的转变。吉林将军铭安和主管屯垦事宜的吴大澄建议实行“领照纳租”的举措。而清朝有的礼部反对“以韩实边”政策,他们认为“移韩实边”虽然有利于图们江北岸地区的开拓,但解决不了朝鲜人的国籍问题,从而不能从根本上管理移民来的朝鲜人。结果,给朝鲜人各种优惠政策,对朝鲜人实行“归化入籍”政策。
于是,大批朝鲜农民迁入延边,不仅在海兰江以南地区,而且越过布尔哈通河、嗄呀河,迁入到今延吉,汪清等地。而清廷的礼部则要求下属采取让朝鲜垦民“归化入籍”。后来,领照纳租举措果然被进一步具体化,强迫朝鲜垦民“归化入籍”。清朝对于越江韩民强令剃发易服,遵守清朝规定,否则不给土地主权,只许租佃佣工。尽管有这些限制,当时的延边是开拓初期,人烟稀少,却到
处是可垦荒之地,而且垦荒三年无须交租上税,又不交荒价,三年后也只交收获量之三成左右之租,比起朝鲜之“地瘠民稠”,“三政之苛苦”的条件好得多。因此,朝鲜北部农民源源不断地迁入到延边。他们之中一些有资有劳力的为了取得土地,愿意剃发易服,归化于清领受土地执照,而大多数穷民则既无资力,又担心“背叛祖先”之罪名,只好甘心情愿地作满族旗人或汉族地主的佃家,庸工,或者领受官荒租种,而决不剃发易服。
然而,在此期间,朝鲜人继续移居北间岛地区,他们所开垦的耕地也在增加。于是“至越垦韩民为数既众,往往与华民争垦互殴。”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一方面通过采取驱赶的措施敦促朝鲜垦民归化人籍,另一方面通过设立和龙峪通商总局对朝鲜垦民实行怀柔政策。和龙峪通商总局是根据《吉林朝鲜商民贸易地方章程》而设立的。该章程规定:在朝鲜会宁对岸的和龙峪设税务局,在庆源对岸的西步江设分局,在钟城对岸(即光霁峪)设税务局。但因朝鲜垦民尚未彻底刷还,边疆的兵力还不足,此时进行正常的自由贸易,会使大部分的朝鲜人趁机越江,对中朝国境事态不利等原因迟迟没有设立通商局。最终于1885年11月20日,逼迫于俄国与朝鲜之间的通商以及为管理日益增加的朝鲜垦民,在尚未解决刷还朝鲜人民的情况下,第一次开始进行通商贸易。然而,清朝政府在尚未刷还朝鲜垦民的情况下,匆匆设置通商总局并开市贸易,并不单纯是为了阻遏俄国与朝鲜之间的通商。其另—个目的就是,加强对日益增加的朝鲜垦民的管理和控制。
在这一时期,朝鲜方面的地方官员不顾清朝的抗议,继续派出官吏向朝鲜垦民征收租税,实行其“管辖权”。清不得已于1889年2月,将朝鲜垦民一律“归化入籍”,“归我版图”。并从1889年到1894年,清政府在图们江北岸设置了镇远堡、宁远堡、绥元堡和安元堡等四堡。在四堡的下属,设立了39个社、124个甲和415个牌,将朝鲜垦民全部编入这些行政组织。当时,有20899名朝鲜人编入社甲,其户数为4308户。清廷还采取“以韩制韩”的方针,同时把华人居住区与朝鲜垦民居住区划分开来,分别进行管理。1902年延吉厅府民通知东作彦把移民实边时期汉族聚居的垦荒社和朝鲜垦民聚居的四堡三十九社地区划分为招垦区与越垦区。从长白山东干支脉牛心山分水岭往东到光霁谷,由分水岭以南到图们江边的地区为越垦区,从分水岭以北到海兰江的地区为招垦区。
四堡三十九社的设立,反倒使延边地区的朝鲜人得以真正定居下来,对延边地区朝鲜族形成有了新的转机,从而开始在图们江北岸地区形成了朝鲜族的村落和后来朝鲜族聚居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20世纪朝鲜族共同体的形成
1910年,日帝强占朝鲜之后,朝鲜人移居中国东北者急剧增加,继19世纪中期迁入史后再次出现的新的高潮。自1909年延边地区的98000多名,增加到1930年的376110。此时朝鲜人大量移居于以延边为主的东北地区的原因何在?与前期的移居动机有何不同?如果说前期移居东北的大部分是六镇地区的灾民为了维持生计的话,那么此时的朝鲜人除了维持生计之外,在朝鲜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残酷的殖民统治,心怀“亡国奴”的愤恨,而迁移到东北地区的人也占多数。即此时迁入东北地区的人之中除了农民之外还掺杂着相当多的反日志士。下面具体分析20世纪初大部分朝鲜人迁移中国东北的原因:
第一、日本帝国主义于1910年强占朝鲜后,从1912年起,实施所谓的土地调查事业,开始疯狂地掠夺土地。尤其是1907年以“拓地殃民会社出台的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在1910年就已拥有土地11000多町步。日本东拓的主要差使就是疯狂掠夺土地和使日本人移居朝鲜。从1910年到1925年间,共有4305户日本人办理了移居,让他们占有了8500多町步的土地。这些移民过来的日本人太部分安居在朝鲜半岛南部地区,南部地区的朝鲜人不得不移居中国东北。从1920年实行的“产米增殖计划”中,由于日帝极力保护和增加殖民资本,加快了中层农户与自耕农的没落。
第二、总督府从191 1年起实施的《森林令》和1912年颁布的《国有森林山野保护规则》等,也是朝鲜人移居东北的又一大原因。1912年12月19日,总督府又以第162号通牒颁行《火田地课税》,加重了许多火田农的生活拮据。使许多火田农不得不背井离乡移居东北。
第三、1919年3月1日,朝鲜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以朝鲜高宗皇帝去世为契机,举行了一次全民族的反日独立示威。从汉城开始的反日示威,几乎涉及到整个朝鲜半岛。但是,朝鲜“3·1”运动遭到了日帝的无情镇压。仅从1919年3月1日至5月的3个月间朝鲜人被害的情况看:死亡7509人、受伤15961人、被捕46948人。在“3·1”运动中,朝鲜人民更加认清了日本殖民统治的险恶本质,认识到不进行反日武装斗争,根本不可能取得民族独立。因此,许多朝鲜反日志士,为了在地理和文化上比较接近的中国东北建立起反目运动基地,同日帝展开武装斗争,携儿带女,大批来到中国东北。
第四、除了上述朝鲜人的主观原因以外,中国东北也具备了可以容纳朝鲜人的社会条件与经济条件:(1)1931年,东北地区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有643人,吉林省为530人,而当时朝鲜国内的人口密度竟是1363人。吉林省的人口密度只不过相当于朝鲜的38%,有充分的地域空间容纳前来定居的朝鲜移民。(2)1930年东北三省的可耕地,有55,5%是未耕地。据统计,1908年,仅延边地区,其既耕地只有10万垧,而未耕地(荒地)却有30多万垧。(3)朝鲜北部地区的人们只要过鸭绿江或图们江就可以到达中国东北,其花费的时间和金钱都很少,这给移居东北的朝鲜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4)1910年代中期开始,东北地区大举开发水田。而这一时期得到大批荒地者,大部分是富裕的商人,地方官吏等等。为了追求莫大的经济效益,他们招来朝鲜人务农,而在东北完全可以栽种水稻的消息传到了朝鲜,想到东北种植水稻的朝鲜人纷纷移居东北。(5)移居过来的朝鲜人只需剃发易服和归化入籍,就可以在延边地区的杂居区享有居住权和土地、房匿所有权。
这一时期东北朝鲜族移民迅速增加。如:1908年东北朝鲜族人口为323,808人,1917年增至358,425人,1920年再增至50余万,1930年竟达到了607,119人。
五、历史上限与共同体的关系
历史上限与民族共同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些人基于19世纪中叶以来大批朝鲜族迁入到东北以后开始形成民族共同体,因此,朝鲜族历史起点就以形成民族共同体为标准。
民族共同体是一定地域内形成的具有特殊历史文化联系、稳定经济活动特征和心理素质的民族综合体。民族是历史的产物,民族共同体内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特征随历史发展表现出较稳定的共性。民族共同体所拥有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中,共同地域联系是其形成的基础,且随着民族的发展而不断加强和巩固。
从广义的范围来讲,朝鲜民族的共同体早已在朝鲜半岛时已经形成,那么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朝鲜族自朝鲜半岛迁移到中国东北以后,从几个人过来散居在各地到形成一个较大的聚集区到形成—个共同的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共同的心理因素等。
从朝鲜族的迁入以及到共同体的形成由于诸多原因,它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封禁时期到19世纪中叶,朝鲜族的移居形式是分期的、少量的而且是断断续续的。因为封禁时期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刷还,处以极刑。所以,当时是不得不采取个别、分散的“犯禁潜入”形式。因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对鸭绿江地区实行解禁,所以鸭绿江地区比延边地区形成聚集区的时间较早。由于清朝严格的封禁令和两国对犯越人严格的处罚令,大部分人或是回到朝鲜半岛,或是被其他的民族同化,与现在的朝鲜族无法产生联系,但这一时期的迁移起到了联系朝鲜族的历史上限与共同体形成的重要的纽带作用。
清朝对延边地区解除封禁以后,划定朝鲜族越垦区,并设立四堡三十九社,对“剔发易服”的人分配土地,这就意味着,清朝将“剔发易服”的朝鲜人实行了“归化入籍”,也成为了朝鲜族加入中国国籍。并成为之后加入中华民族的开端。从此有了一个稳定的经济领域,生活方式等,为朝鲜族共同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