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胜 马爱文
序:且不说,最早如何提出整合的规范概念。但是,争论却最早发生于信息技术领域,因为早期整合需要信息技术教师的“技术配合”。我就作为较早利用多媒体参与整合课题实验的信息技术教师之一,在1996年曾经参加中央电教馆首期的Director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班。后来,又在我校举行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区域素质实施”的全国电化教育现场会上带领各科教师展示多媒体课堂教学。我有幸见证了早期整合实验发展的部分情况,对整合在争论中发展的经历体会深刻。
关于整合的争论开始是因为信息技术如何走进普通课堂而引起的。主要是全面培训教师掌握课件制作技能,还是让信息技术教师代制“嫁衣”?虽然这种争论并没有阻碍整合的推进,但是从大型公开课之现状到信息技术教师的繁重工作量,无疑表明这一争论持续到了现在仍未解决。
于是,大家仍然需要继续反思:“到底信息技术教师应如何面对整合?”“我们去整合他们,还是让他们来整合我们?”“信息技术课还有必要存在吗?”……甚至,不少专家把整合上升到了信息技术课程存在与否的问题上,这并非危言,在义务教育甚至高中教育已经面临课程政策方面的困难。
为此,我们中的很多人在设想“如何跳出技术看信息”、“如何跳出学科看技术”等涉及课程核心的问题,这实际上也是整合的最高境界。在完成这样的理想之前,立足于信息技术学科,在细节上“吸纳”整合元素,用实践提高课堂整合的丰富性应是可采之举。
● 把握整合元素的内涵,不迁就整合的内容
要在内涵上下功夫,就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一不要就主题而主题让技术对学科内容迁就,二也不要把学科内容仅仅作为范例来应用,而是要让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内涵切合起来。
反思以前的失误,开始的时候,我们跟着任务走技术,把任务驱动用偏了,致使到了主题教学,技术学习就全面沦陷。
因此,现在如果把握整合元素的内涵,就要对其他学科与技术双方的内容都责问“是否必要”。
例如,小学信息技术“图块剪切、复制、粘贴”内容,基于早期的任务驱动,我们曾经整合进小学数学的“加、减法”,即用复制的方法来增加物品演示加法,用剪切物品来演示减法。其后,在主题教学的背景下,我们又曾换成整合语文看图说话的演示,如“把大灰狼赶出了森林”等。这个变化,看似越来越故事化、生动化了,但是却并没有在整合的元素内涵上有所提高,无非是说“加”或“减”的内容。
再说,对这样的学科内容,很大程度仍然是断章取义,只为多学这点数学或语文知识有什么用途呢?
所以,必须要解决整合双方元素的“必要”性,才能体现正确的内涵。同样是刚才看图说话的例子,如果我们从制作图片为看图说话提供活动材料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讨论手工制作好多张相似的“图画”场景,需要重复绘制,工作量比较大,如果采用增、减图片元素的方式(也可以向活动图册要灵感),会不会提高效率?就这样转转视角,学生一样需要看图说话的语文知识,又需要用技术来改善看图说话的素材,必要性油然而生。技术因此也变得必要,而不是迁就整合活动让内容相互应付。
● 提高整合元素的价值,不苟合整合的过程
要体现整合元素的价值,就是不要把技术过于综合化,不要因为内容而分散技术价值。就像其他学科整合信息技术是以提高其与学习效益相似,整合进其他学科是为了提高技术学习的效益。
在整合过程中,要突出技术的核心价值,不能动辄以“综合技术应用”来遮掩技术学习的苍白。例如,我们提倡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往往抛出一个主题,比如“南极洲冰川覆盖面积的变化”地理学科知识的探究。比如,需要搜索一些变化的图文、视频媒体资料,或者还要通过网上交流方式与专家、教师讨论等。这无疑是一种过于综合的技术应用实践。这样的网络探究设计,看似非常实际且有效,但是执行起来时间、空间都相对困难。因为信息技术工具化的前提是对基本技术已经有比较熟练的掌握。
反诸于已,信息技术课程就需要优化过程,不能为了整合而采用技术过多泛化了技术的学习过程。其他学科整合信息技术时,曾提出了“整合点”的概念,即在教学过程中的哪个“点”上宜于使用信息技术。我们信息技术整合其他学科知识,仍然也需要“整合点”,即要能够区分在哪个“技术点”来整合学科知识会更有效益。即要寻找整合的必要性。例如,在网络交流时,我们需要发挥网络的虚拟特点,让大家对一些问题进行辩论,如话题“圆明园是不是应该重建”,因为技术的采用让学习、活动过程更自由,观点更自主;而对于一些需要面对面解决的问题还是面对面更好,如话题“如何制作插花”,如果用技术会使活动过程缺乏现场亲切感、内容真实感。
● 增强整合元素的融合,不游离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素养,而不是过多因为整合去培养学生的其他学科素养。很多人曾明确提出过反对意见:“我们学科没有这个责任”。其实这话本身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作为一种技术,它的目的是应用,因此必要的应用是不能回避的,虽然不能因此作为技术课程的核心。就像开车走路,我们没有必要太过关心天空,但如果我们会应用“太阳”、“北斗星”辨识方向,如果我们会采用“GPS”定位位置,我们仍然还是在走路,而不是搞天文学。
把握了整合的内涵,找准了整合的点,再需要做的就是要把整合真正“整”起来,达到有机融合,而不任由两个目标各自游走。
例如,早前做过的“用计算机作文”课程整合,到现在还有不少人仍然把输入法、文字编辑与作文整合。这不是技术讲完后让学生现场在电脑里写篇作文了事,而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教会学生如何用电脑列出构思、写出规范的文章、修改文章的内容提高质量,甚至把文章进行排版利于交流的整体的活动设计。整个活动围绕学生作文进行,但每个环节用到的关键技术:输入、编辑、审阅、校对、发布等都是明确的、有效的。真正把技术作为工具融合在作文中。
如果只是输入汉语句子,我们想象不出在电脑中写一句座右铭或者一首打油诗跟手写有何不同。相反,利用技术整合,文化元素要和技术元素融合。如座右铭的整合内涵可以是用技术让它变得更有力量(字体、配图等美化),整合点也可以只放在“艺术字”技术,整合元素融合就要瞄准艺术字的字体风格、形状气势、色彩韵味等,让整合整出默契来。
综上所述,诚如我们在群里争论的“‘学而时习之的正解是什么”的问题,好多人去网络检索,对比出现的分歧集中在“习”的意义有大不同。可见,在技术要求上会“检索技术”就行,在语文学科上要求“正解的结论”能得出才行,在整合的意义上呢?希望,留有这个问题让我们去思考!
但愿,“学而时习之”,也能成为我们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方法与课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