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运用信息技术创建自己的整合课堂并非一帆风顺。不管是个体的整合课堂还是群体的整合课堂“大生态”的形成,都在经历着一个“打磨”过程,这个过程,既是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提高的过程,也是我们深入思考的一个契机。
此小节,两位一线教师向我们讲述了他们的整合经验。冯辉老师的文章描述了自身的整合经历,由“知之”到“好之”,继而是“乐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姚文连老师从“个人——群体”的角度切入,表达了一位一线教师对整合“大生态”的切切之情。
序:我工作在一个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网络时代,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过程成了我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孔子说过学习的过程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我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过程就经历了一个“知之——好之——乐之”的过程。
● 知之
2001年,当初为人师的我处在教学困难重重的境地,正在为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而苦恼着的时候,新教师培训开始了。培训期间老师的一句话:“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使我兴奋不已。我从零开始:买书学习、上网搜集相关资料,期望信息技术能够为我的课堂教学打开一扇窗。那时的我认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就是把幻灯片、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融入到课堂中,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由于急于求成,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我便开始了实践的征程,只要精力允许我都会搜集各种材料,有意识地让信息技术走入我的课堂。
记得在讲授《我国的对外贸易》一课时,我抓住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一时事契机,在制作PPT时运用了大量的图片、视频来论证教学概念。一节课下来,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兴趣盎然。第二天上课,当我对前一课时的内容进行提问时,结果是学生们低着头,稀稀落落的回答声使我顿时六神无主,上节课的内容在他们的头脑中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为什么结果会是这样呢?带着疑惑我重新打开PPT仔细观看,寻找问题。最终恍然大悟:短短45分钟的课我的PPT多达56张,图片数量过多,视频不够突出重点,看起来很花哨,确实能够吸引学生眼球,但是喧宾夺主,掩盖掉了教学内容。而且材料的挑选和设计没有围绕需要论证的教学概念,只是单纯的材料堆积,只注重了新鲜度,忽略了教学的实效性,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只注重了单纯的表面结合而没有探究到教学的本质。
多次的教学实践使我明白,信息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工具,任何技术都是为内容服务的,技术的使用并不是目的,以课程目标为根本出发点、最终完成课程教学和学习任务、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才是目的。
● 好之
有了上面的认识,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努力实现以课程目标为出发点,资料的选取以课程教学重点为抓手进行精益求精的选择,对于课程讲授的内容采取多种信息手段进行阐释,视频、文字、Flash动画等资料的运用也不像原来拿来就用,而是运用技术进行剪接、加工、制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了这些我还在案例设计上下功夫,争取采取相对科学的教学方式和课堂结构把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开始时由于技术和精力有限,每周能够有一次课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每当这时学生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正是学生这些良好的反应,激励我不断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几乎每节课都能够自如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了,信息技术在我的课堂上成了必不可少的色彩。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我的这种课堂从始至终都被教师那只无形的指挥棒操纵着,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只在其中偶尔充当演示或做练习的工具,就好像一场独角戏,教师的专业水平虽然有了一些提高,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并没有得到多少提升,学生的地位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仍然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这样的课堂还是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 乐之
新课改的背景下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遵循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师生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树立课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不断探索着把“独角戏”变成“群英荟萃”的课堂呈现方法。我认为,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应该把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应该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回归生活,而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短期的学科分数。因此,我在班级组织了DV小组,走出课堂、走出学校,用自己的视角观察社会;鼓励班级的几个美术爱好者一起办起了“动漫社”,用“画笔”捕捉自己学习提高、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在班里建起了“时事社”让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剖析社会……我和电脑爱好者一起构建了班级网页,并且为每个小组预留了“自主设计区”,以便有助于资料的积累和与全班学生的资源共享。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养成了运用信息技术搜集资源的习惯,成了我教学实践的主力军。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我成功地设计并实施了一个又一个成功的课堂教学,并且乐此不疲,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