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星
物理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如何学好物理?我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关键。该文介绍了问题意识的概念,从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的示范作用;实验教学培养;在生活中培养。
问题意识;创新思维;科学素养
《论语》上有一句话:“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我国古人早已认识到“问题”对学习的价值,指出质疑是学习的源头。由此可见,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孜孜以求地探索解决问题,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求教师自己能够理解什么是“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的一些怀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认为:
1.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为创造“问题”教学环境打好基础
学生有无强烈的提问欲望,能不能提出问题,敢不敢提出问题,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教师如能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敢于挑战权威。鼓励他们形成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心理品质,就能形成良好的提问习惯,从而引发他们努力思考,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长期坚持就会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如在串联和并联教学中,一上课,教师走下讲台随意地说:“同学们,你们各组把桌上的两个灯泡用导线、开关和电池连接起来,如何设计自己定;无论怎么连接,两个灯泡亮了就算成功,马上行动。”
八分钟后各组进行交流、互查。教师没有评价,不作判断,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究。在实验中,有的快、有的慢,有的好、有的差,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在自觉组成的研讨中,慢的比较出慢的原因,差的发现了返工依据,失败的找到了失败的症结。他们是那么投入,那么负责,那么兴致勃勃。
教师问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时,一男生说:“串联电路像我们院里种的黄瓜,几条黄瓜被一根秧子串在一根线上;并联电路像西红柿,一个短枝上并列出两个柿子。”学生们被逗笑了,教师没有制止,由衷地跟了一句:“很形象,还有谁?”一女生:“串联电路像条项链,串在一条线上,组成一个圆圈;并联电路像把梳子,一个把上并列有好多根齿。”又是一片认同的笑声……
2.教师示范性提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榜样的作用永远是无穷的,教师始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只要我们教师坚持带头提出问题,就不愁学生提不出问题。在教学中,我坚持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用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授《杠杆》一节时,我在木板上钉一铁钉,问学生有什么办法能把这颗铁钉拔出来,学生用老虎钳、螺丝刀等工具撬,分别拔出了铁钉。我又问:“在用老虎钳、螺丝刀拔铁钉的时候,老虎钳和螺丝刀做了怎样的运动?它们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点?”在讲述杠杆的力和力臂等概念后,我问:“刚才的两种拔铁钉的方法,哪种更省力?为什么?由此你认为杠杆在使用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筷子、笤帚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在使用时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你准备怎样改进呢?”示范提问所起的作用是鞭策学生认真思考,促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自己生出疑问来。
3.在实验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是教学的灵魂,问题的解决是创新的土壤,创新能力应在问题解决中培养。要强化“问题意识”,应充分让学生展现对问题的处理过程和解决问题方案的制定过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如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我拿了一块平面镜,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提出猜想并在小组内交流。学生猜想:像与物左右相反、大小相等,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接着我让每一小组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猜想,从实验仪器中选择自己需要的器材,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看到大多数小组在确定像的位置时遇到了困难,就及时给予了帮助。我又请不同小组把他们的办法说出来,全班交流。
方法一:用眼睛大体确定像的位置;
方法二:用另一根相同的蜡烛来替代平面镜中所形成的像;
学生经过分析,对比,确定选择了第二种方法。
小组实验后,我请不同小组展示小组的研究方法及得到的结论。最后,我又让学习小组进行交流评价,提出实验的改进意见。学生提出了多种改变的的办法后,我让学习小组采用其中一个改进意见,再次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的结论。最终通过小组交流,归纳出了平面镜成像规律。
通过对实验的精心设计,既能在学生意识中创设探索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愿望,又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4.理论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次我们的物理教学就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学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我先播放自然界一些物体的发声,然后问:“声音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啦,对于声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提出的问题总结如下:声音是怎么传播的?什么是超音速?月球上能不能听到声音?……又如:讲温度时,先让学生讨论气温并提出问题:气温为什么有高低?怎样判断气温的高低?什么是云、霜?它们是怎样形成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四级风有多大?……
另外,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做实验或参加活动、比赛,由于亲身体验,感受很深,学生也乐意提出问题。如:讲内能时,学生通过搓手,提出:手心为什么会发热?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学生通过手弹课桌,提出:手为什么会疼?讲压强时,让一男一女二个同学比赛顶棍子,由于女同学顶的一端粗,女同学赢,从而提出:女同学为什么能赢男同学?通过分析发现输赢不仅跟力有关,而且与受压的面积有关。
综上所述,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学会运用物理知识、物理观念,物理思想,去认识社会和自然,去分析和解决各类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