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是一种公共机构,其任务是诊治疾病、收容伤病员、进行健康检查、接生等。医院源于印度,早在公元前五百年左右印度已设立医院。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时代,印度有十八所医院已在某些方面与现代医院类似。
中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医院萌芽的。春秋初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在首都临淄创建了养病院,收容聋哑人、盲人、跛足等残废者进行集中疗养。《诸子集成·管子卷》记载:“凡国都皆有掌养疾、聋盲、暗哑、偏枯、握递、不耐自生者,上收而养之疾,官而食衣之,殊身而后止。”
据汉书记载,公元2年左右,黄河一带瘟疫流行。皇帝刘衔遂下令在地方建造房屋,里面放置药品,并配置医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公立的临时医院。
在一百多年后的公元162年,汉中郎将皇甫规在军中置办医药,把生病的士卒集中到一起给予治疗,这个机构称为“庵庐”,《后汉书》记载:“规因发其骑共讨陇西,而道路隔绝,军中大疫,死者十之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咸悦。”这实际上就是野战医院。元代以后,类似军医院的机构进一步健全,改名为“安乐堂”,令高手医工用药看治。
在宋代的医院中,以佛家世间有“三佛(福)田”之说而取名的“福田院”出现得较早,它是沿袭了唐代“矜孤恤贫,敬老养病”的做法(《唐会要》),置于北宋京都汴梁城四郊,用来收养老、疾、乞丐的官办慈善医院。有东西南北四院,每院各有房五十间,每年的经费仅五千贯,显然带有浓重的社会救济色彩。
到了北宋末年,宋徽宗在位的时候,“诸城、砦、镇、市户及千以上有知监者”,全都有了为给贫病者医药而设立的“安济坊”之类的医院(《宋史·食货志》)。
苏轼捐资的医院就是这类慈善医院了。
苏轼在元佑四年(1089)在杭州“以私帑金五十两助官缗”建立了一所名为“安乐”的病坊。在苏州的宋朝石刻《平江图》中,有一古式房屋图样,上镂“医院”二字。宋人陈耆卿的《安养院记》载:“安养院在州(苏州)钤厅后,旧名医院,宝庆中改今名。”这是在中国有实证可考的最早出现的“医院”名称。
相传达摩能够让死鸟在掌中复活,尽管这是传说,但是中国古代的确有不少佛教徒以医传教,有的兼做医生,到附近山上采药。由于寺院中既有能医病的佛教徒,又有一些能治病的药物,患者常去求治,路远的就暂时在寺院中住宿,有的寺院也渐渐开始收住一些病人。而这,就是寺庙形式的医院了。(文/青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