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韩事件”集中体现了社交网络的基本特点
第一个特点为社交网络里每个注册用户均是一个自媒体原点
第二个特点为社交关系链
第三个特点,众媒体阶段产生的各种信息与观点的博弈,将使我们越来越接近事情的真相,越来越选择理性与接近真理
近,如果你错过了孔庆东粗口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错过了还在进行中的“方韩大战”,错过了360与金山关于360产品被苹果下架的纠纷,错过了超越想象的大事件;如果你还在错过,你基本上“out”了,或六根清净、立地成佛了。而这一切不能错过的,“被”不能错过的,皆因社交网络的发展。
这些事件,尤其是“方韩事件”,集中体现了社交网络的基本特点。第一个特点为社交网络里每个注册用户均是一个自媒体原点。“方韩事件”的原点既不是方舟子,也不是韩寒,而是麦田,在他自己的微博上发布了对韩寒的质疑。
仅有这个质疑是不够的,社交网络的第二个基本特点为社交关系链。麦田有自己相识或不相识的粉丝,也是自媒体的第一批读者,而他们自身也有社交关系链。产生于麦田自媒体原点的内容,由于其质疑对象是网络红人,拥有庞大粉絲量和影响力,从而快速在网络里裂变式反应并放大。这样的冲击波很快到达以韩寒为首的韩粉阵营,引起不亚于十级地震的强烈反应。也许麦田并不是质疑韩寒的第一人,也许质疑早就存在圈子聚会的酒桌上,朋友的谈论间,也许质疑人本身比麦田更有名更专业,但这样的质疑不具备传播性和影响力。社交网络里的原点是谁、知不知名并不重要,关键在于爆什么料。
韩寒面对质疑的强烈反应是在网络世界里悬赏(不管这个悬赏申明有何逻辑上的问题),现在看来,韩寒在当时至少存在对社交网络特点不了解的失误。从麦田开始的自媒体对韩寒的质疑,已经在网络里通过社交关系链发展成众媒体,不仅在传播,同时在评论和再创造。韩寒的悬赏行为,等于为社交网络从自媒体到众媒体火上浇油,于是就有一个同是网络名人拥有大量粉丝并是该领域专家的方舟子应招,众媒体朝有目标和自发组织性的行为方向演变。接下的事情估计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众人拾柴火焰高,结果是不管韩寒还是方舟子,关于他们真真假假的信息已如大海,人生历程如渐渐散开的迷雾般越来越透明,真相在逐渐还原。
众多的网民,不管是参与其中,还是围观的看客,也各自在判断、拷问和受到洗礼。这就是社交网络的第三个特点,众媒体阶段产生的各种信息与观点的博弈,将使我们越来越接近事情的真相,越来越选择理性与接近真理。
“方韩事件”还有一个新出现的现象,那就是社交网络可以成为与传统媒体(包括传统互联网媒体)互动的平台。当方韩事件影响力足够大的时候,众多传统媒体参与进来,也许你不看某张报纸某个电视台某个视频网站,但与这个事件相关的报道,只要有价值,都被原点们放到了社交网络里。
社交网络的发展,不只是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和重大商业机遇,尤其是在Facebook即将上市的2012年。我们可以去质疑扎尔伯格最初创办Facebook的动机,但无法回避和否认,现在的Facebook越来越接近“让世界更加开放,更加紧密相连”这个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