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尾”教学初探

2012-04-29 02:51王康友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4期
关键词:学号思想品德创新能力

王康友

“课尾”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如果“课尾”教学能达到“课业结束趣犹存”的境界,那么这就是堂圆满成功的教学,同时也表现出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下面几个成功的“课尾”教学设计,或多或少地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在“课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数学教学任务之一。在“课尾”教学中,设计有趣的数学知识、活动、游戏等,引起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以达到“乐学”的境界。一位教师在教学“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课尾”是如下设计的:

师:同学们,现在有一个顽固的数——142857。他顽固在什么地方呢?请你们计算:

142857?142857?142857?

142857?142857?

同学们经过计算,发现结果仍是由1、4、2、8、5、7这6个数字组成的,只是顺序不同而已。此时,同学们体验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从而逐渐培养起对数学的兴趣。

二、在“课尾”为后继知识的学习作辅垫

在设计“课首”之时,总是要找到新知识的联系点,这样的开课能使学生的认知建构顺利,不跳跃。同样,“课尾”教学也应为后继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作铺垫,留下供联系的支点。一位教师教学“长方形面积”这节课时,在“课尾”不是简单地出示几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题目,而是设计了如下一道思考题:

想一想:三角形(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这一问题,既能巩固所学新知,也为今后学习“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降低了难度,打下了基础。可以说这是一个成功的“课尾”教学设计。

三、在“课尾”巩固和运用所学新知

新知教学完毕之后,为了及时巩固,传统的方法是机械模仿,重复训练。但这些枯燥的方法不但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反而使学生反感。一次有效的训练,一次新颖的操作和实践,总能使学生透彻理解,记忆深刻和长久。一位教师在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节“课尾”是这样结束的:

“同学们,你们都记得自己的学号,现在你们听从老师的吩咐:①当你的学号能疲2整除的同学下课。”这时有一半的同学走出教室。

“②当你的学号能被5整除的同学下课。”些时,又有一部分同学走出教室。

“③当你的学号能被3整除的同学下课。”此时,又有一部分同学走出教室。

最后,还剩下一部分同学。老师问:“你们为什么不下课呢?”

“因为我们的学号不能被2、5、3整除,所以不能下课。”老师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随即就宣布剩下的同学也下课休息了。

四、在“课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目的。在“课尾”设计开放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和方法。有一位教师在第十二册平面图形的总复习“课尾”是如下结束的:

师:学校有一块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空地。现在要在空地上设计一个花坛,使花坛的面积是空地面积的二分之一,如何设计?

同学们讨论、绘出草图,最后展示成果:

这样的“课尾”教学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在“课尾”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是数学教学的目的任务之一。在“课尾”教学中,巧妙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既达到了教学目的的要求,也表现出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一位教师在教学“年、月、日”这节课的“课尾”是如下结束的:

师:(有感情地朗读)黑板上这几个年份在历史上发生的大事,我们决不能忘记:

师生: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占我国香港。

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啦!日本鬼子夹着尾巴逃跑啦!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啦!

1997年7月1日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洗雪了百年国耻。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也是中国实力的展现。

(责任编辑 贺蕾蕾)

猜你喜欢
学号思想品德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我们来打牌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尝试亲历的过程,感受探究的快乐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学生学号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