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和,吴卫江,赵建辉,连远锋
摘要:为了提高C语言教学质量,以教学团队制度制定和教学团队成员动态管理为基础的教学团队建设构建统一的教学活动组织,确保教学有效、高效进行。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优选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管理,重视特色建材和教学资源建设等,提高C语言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关键词:C语言;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98-02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确定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结构的计算机知识体系。随着计算机发展和普及,有关三个层次结构知识体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也在不断更新发展。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中,主要包含问题描述和问题求解,涉及到数据表示、数据存储和数据操作以及数据处理(算法)。通过计算机高级语言的学习,达到理解、掌握“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的核心内涵,培养计算思维。C语言是当前计算机高级语言的典型代表,其综合了过程型语言的结构化、模块化的优点,又具有高级语言编程风格实现低级语言(汇编语言)的功能,同时拥有丰富和灵活描述问题的数据类型和解决问题的运算符。掌握了C语言,可为进一步学习面向对象语言奠定基础。通过C语言及其程序设计的教学,不仅达到“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的教学目标,而且深化了“计算机文化基础”,同时奠定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因此,C语言教学很重要,一直受到我校高度重视,但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学中存在问题
就我校而言,影响C语言教学质量主要有以下因素:
1.管理方面。①缺少统一教学和教研活动,各专业本科生必修或选修了C语言课程,而其教学任务还有相当部分由各专业院系承担,没有全校范围内的统一C语言教学组织,更难于开展相应的教研活动。②教师素养参差不齐,各专业C语言任课教师大都不是计算机专业教育背景,计算机素养各异,讲解知识内涵的透彻度不同,导致内容不易理解,影响到教学效果。③缺少统一的教学组织,由于C语言任课教师归属于各专业院系,并自行实施C语言教学和管理(,没有统一C语言教学单位,也就没能形成教师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氛围。
2.教学方面。①教学学时各异,各专业缺少从计算机知识结构要素进行C语言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制定,导致教学活动、教学学时安排各不相同。C语言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为64学时或40学时,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为80学时,作为实践教学课程为32学时,而实验课程学时也各异。②缺乏教材建设,尽管市面上C语言教材很多,但基本上都集中在基本语法和语义上,算法内容很少,缺乏应用性。各专业教学目标不一致,教学安排各异,很难有统一适用的教材,从而影响到的教学效果。③课程衔接性差,在知识体系中,没能很好形成与“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衔接,也没有把C语言知识应用于各专业的问题描述和求解中。④缺少应用性内容,C语言教学更多只是强调C语言的语法、语义和基本算法,缺少以实际问题求解为背景,开展C语言的应用,如数值模拟、数据图形显示等应用。
二、教学研究与实践
在我校教务部门大力支持下,围绕“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获得重点课程教改和团建建设立项,进行了两年C语言教学改革。
1.明确教学目标。通过C语言教学,要求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语义和经典算法。以C语言为载体,深化课程内涵,涵盖问题描述和问题求解,涉及到数据表示、数据存储和数据操作以及数据处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2.优选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内容,增强时代特征,使教学内容具有以下特点:①优选标准C语言,确保本课程具有“基本性”;②以问题描述和问题求解为知识点,确保本课程具有“技能性”;③优选问题描述和求解方法,确保具有较强的“应用性”;④增强知识点的连贯性,确保学生递进式掌握;作为第一层次课程的后续和第三层次的前导,形成知识结构的纵向“衔接性”;通过“应用性”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横向“衔接性”。
3.加强教学管理。分析各专业的要求,把C语言定位为通识课程,综合形成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制定统一授课学时(48学时)和上机学时(16学时)。C语言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考核标准的制定和教学实施(如命题、判卷、作业)、成绩管理等均由C语言教学团队承担,并制定规范化的教案,公开发布,方便教学。每学期采用统一排课,期末统一答疑(不分专业和任课教师),采用上机考试和笔试统一考试。对于C语言作为专业基础课的专业(如计算机专业),也采用全校统一的C语言教学,但其提高要求部分在应用类习题和课程设计中进行体现。
4.重视教材建设。根据C语言教学目标和课程定位,组织具有教学和写作经验的教师进行教材的编写。通过安排多位教师参与教材的组织编写工作,培养锻炼教师,促进我校的教材建设。C语言系列教材包括《C语言及其程序设计》(讲义)、《C语言学习辅导与实践》(讲义)和《C语言考试辅导》(讲义),形成特色化系列教材建设。《C语言及其程序设计》以程序设计为主线,数据操作为核心,把C语言的知识点分解到主线和核心中。《C语言学习辅导与实践》分为三篇:习题篇、技能篇和应用篇。习题篇是配合课堂教学,以辅助消化基本知识;技能篇是针对学习能力较强,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应用篇是为把课程学习知识应用解决问题。《C语言考试辅导》是面向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由试卷及其讲解构成。
5.教学资源建设。进行C语言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重点发布课程概况、教师队伍、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作业习题、教学资源、教学成果、课程考试、教学效果、教学安排等;时常更新信息教学团队活动信息、电子教案、习题讲解材料、学生问题及其解答、参考资料等。教学团队成员和研究生共同维护,具有较强实用性。同时,也加强实验平台建设,除了开发平台外,还购置了用于学习、练习和考试的网络教学平台系统,满足上机考试。
6.教学团队建设。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开展C语言教学团队建设,主要包括:第一,制度建设。①每学期初在教学团队网站公布团队教研活动计划,以便学校、学院、教师、学生监督;②每学期开展不少于4次的教研活动,其中至少包括一次针对课程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的研讨活动,此外,还要多次小规模针对性的研讨,如学生对教师评教结果较差的团队成员研讨;③规范化教学,包括统一教材、教案和考试,组织集体备课,统一上课要求、作业要求、平时成绩给分标准及占总成绩的比例。共同制定试卷命题、批改试卷规则,由“第三方”(即本学期没有承担C语言教学的团队成员)命题出卷和给定评分标准,做到考教分离;④要求团队负责人每学期观摩课程的次数不少于4次,每个团队成员不少于2次,规定团队成员集体观摩团队承担的课程,相互促进和学习,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共同提高教师的素质;⑤针对C语言教学,要求团队成员每年应至少承担一项校级改革项目;⑥团队负责人和团队骨干有权了解和掌握团队成员的学生对C教学评价结果,以便开展教师“传、帮、带”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第二,团队成员管理。C语言教学团队成员要求具有良好的计算机教育背景,富有研发经验和教学经验。作为核心成员必须已取得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或有有关C语言的教材或讲义出版等。教学团队同时兼顾职称结构、专业背景、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的合理性。采取成员动态管理机制,吸纳教师加入团队,为新任课C语言的教师配备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导师,负责指导助课、备课、讲课等各个教学环节,对不能积极参与团队活动,或不能按团队要求教学教研活动的成员进行退团处理,确保教学团队健康发展和维护教学团队荣誉。
随着学校各项改革的发展,教学改革也随之深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学团队建设为基础的教学改革行之有效。围绕提高教学质量,采用教学团队责任制,组织“能干、实干、肯干”的教师队伍。通过教学团队活动制度,使得教学团队成为实施教学可操控的基本单位,并成为教师相互学习与交流、督促与竞争的共有平台,更好落实教学任务、完成教学目标。教学团队规模相对稳定,承担相应的课程教学,确保了教师教学工作量,有效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教学团队进行统一的教学资源建设,实现规范化教学,但对教学过程中知识点讲解和案例可任选,有效调动教师教学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李国和.完善计算机基础教学提高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J].石油教育,1999,(5):19~21.
[2]李国和,王泽华.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新疆职工大学学报,2003,11(2):8~10.
[3]吴卫江,李国和,陈菲.计算机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09,(2):56~57.
[4]连远锋,李莉.石油专业数据结构课程研究与教材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2,(4):106~109.
[5]连远锋,王新,李莉.“因专业施教”的数据结构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1,(6):5~7.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点教改项目
作者简介:李国和(1965-),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数据可视化等;吴卫江(1971-),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智能信息处理,数据库技术;赵建辉(1971-),男,讲师,研究方向为物联网技术,数据信息处理;连远锋(1976-),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图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