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艳英
【摘要】语文是思想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途径,当前,随着对语文教学渗透思想教育的深入,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渗透方法。
【关键词】思想教育;渗透;无痕育人;潜移默化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重要的基础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这些内容都寓于具体的语文文字所表现的人、事、景物之中。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文道统一,以文载道、教文育人”的教育思想就诠释了语文教学的双重性。新课标中也有强调:语文课程应重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有独特的优势。当前,随着对语文教学渗透思想教育的深入,小学语文不是无内容可渗透,而是如何渗透的方法形式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渗透方法。
一、将思想教育渗透在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
语文学科有着丰富的思想教育素材。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教材中熠熠生辉;灿烂文化,悠久历史,壮丽河山,在课文中有充分体现。通过美丽的传说、壮观的湖光山色,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带领学生在课本中聆听勾践灭吴的故事;游览雄放瑰奇的黄山,富饶秀丽的天山,秀美的西湖,威武雄壮的山海关,这些无不闪耀着爱国主义光彩。每每讲到这些优秀篇章,我都会精心准备,细致讲解。或饱含激情,直抒胸臆;或娓娓道来,点滴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寻找最佳的结合点来实施思想教育教师对课本的讲解是语文教学中很常见的方法。例如:我在教《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学习雷锋的事迹后,就组织学生寻找班级小雷锋的足迹,同学们积极发言,课堂气氛热烈,列举了许多“小雷锋”做好事的例子。大家纷纷表示要向雷锋叔叔学习,争当活雷锋,主动为集体做好事,助人为乐。例如,我班同学马小霞因母亲去世,为照顾两个弟弟,不得不退学,生活十分困难。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就有同学到她家里帮助干家务,辅导她的学习。
二、将思想教育渗透在阅读教学中
思想教育是一种隐性的德育灌输,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语文课本中思想教育渗透的内容很广泛,包括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有反映我国西部建设成就,歌颂新一代建设者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员忠于职守、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赋予革命传统教育以新内涵的《桥》,有表现一个孩子实现纯真善良心愿的《梦想的力量》……方方面面无所不有,但每篇都有侧重面,教师要找准每篇课文的渗透重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提高德育渗透的效率。比如在五年级下册“走进西部”一组教材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感受建设者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的情感,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优美的语言,受到美的熏陶。当学生品读《草原》时,引导学生在诵读“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时,感受到西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体会民族团结的和谐,从而树立热爱大西北、建设大西北的志向;品读《丝绸之路》,引起学生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在心中荡漾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品读《白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学生又会读懂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体验到吃苦奉献、无坚不摧的乐观主义精神。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受到的熏陶、感染,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细无声”的。
三、将思想教育渗透在语文课的导语激趣中
《诚实和信任》一文讲的是“我”一天深夜驾车回家,有雾能见度很低,转弯时碰到了停在路边的一辆红色小轿车,碰碎了左侧反光镜,主动留下通讯地址,最后在两人和颜悦色的电话中友好地解决了问题,让我们认识到“世界上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和信任。”新授前,老师说:“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个故事《曾子杀猪》,‘一天,曾子一家去市场,儿子吵着要母亲买肉,母亲舍不得,骗他说回家杀一头猪给他吃。回家后,曾子便磨起刀来,妻子不解,曾子说在市场你不是允诺儿子要杀猪的吗,我们作为父母的可不能失信于孩子,否则,将来怎么教育孩子呢?他妻子没法只好依了曾子杀了一头猪。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你们觉得曾子为什么这样做?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所以我们必须从小诚实守信。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这个故事,看看这个中国人在国外是怎样做到诚信的?”
通过这样的导入,引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调动学生内心的积蓄,隐埋的情感,从而认真地去阅读,体会,去认识诚信在当今全球市场经济社会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受到思想上的升华。
四、将思想教育渗透在语文实践活动中
语文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实施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新课标提到“在学生中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砥砺能力。”在教学之余,我结合学校大型活动及传统节日,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有春天的序曲、城市人居环境调查报告、找错字、限时即兴演讲,朗诵,辩论等等,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比如我在六年级第二学期开展的“编自己的书”主题实践活动中,要求学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模仿市场上流通的书籍格式,将自己小学生活中的得意作文、读书感受或有深刻影响的小事打印或手写,进行整理,制作成一本属于自己的书。学生平常接触的书不少,可真要是让他们自己编本书,困难还是挺多的,封面如何设计、书名怎么拟定、如何整理编排等等。为此,我先在班里挑选7名学生,进行小组辅导后,让他们利用五一长假尝试做一做,然后在班里进行逐个展评,让其余同学发现问题,再逐个去解决问题。就这样,学生在品评别人作品的同时,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方法。两个月后,他们顺利完成了出书的任务,作品琳琅满目,有“小小作文”、“少年杂志”、“散文四季曲”、“小说续写──穷人续集”、“我的六年生活”等,作品算不上精美,但每个学生都在过程中磨砺了自己,挑战的自我,提升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向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越大。我们把这种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是能够找到通向心灵之路的基础”。因此,从接受教育的学生心理特征来看,语文学科的德育教育应该是如春风化雨般,以情感人,无痕育人。运用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点滴渗透的方式进行,促进学生德育素质不断提高,使学生真正成为有道德、有理想、肩负祖国重任的一代新人。